38天!約翰遜給“脱歐”下最後通牒

剪不斷理還亂已經不足以形容“脱歐”了。當下的“脱歐”問題夾雜着疫情風險、貿易拉扯,相較於過去四年的糾結更甚。在“脱歐”大限越逼越近之時,英國首相約翰遜又拿出了去年談判時的強勢,強調倒計時,強調英國對“無協議脱歐”的無所謂,試圖在最後的博弈過程中爭取到更多的砝碼。當然,無所謂可能也只是嘴上説説,英歐彼此心知肚明的是,“無協議脱歐”的傷害註定是難以承受之重。

給歐盟38天

約翰遜又成了那個不管不顧的自己,在“脱歐”問題上,不斷對歐盟發出警告。當地時間9月7日,約翰遜直言,將給歐盟38天時間來達成“脱歐”協議。

約翰遜的言下之意即,10月15日就是英國給出的最後期限了。根據約翰遜的説法,“如果到時(10月15日)還是無法達成協議,我不認為我們之間還有可能簽署一份自貿協定。那我們就應該接受這個事實,繼續前進”。

態度之明確、措辭之強硬,顯而易見,也很符合約翰遜在“脱歐”問題上的風格。

38天!約翰遜給“脱歐”下最後通牒

或許是見證了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的坎坷歷程,約翰遜自從上台之後就一直強調不延期“脱歐”。據不完全統計,約翰遜從6月競選保守黨領導人起,明確表達不延期”脱歐“的態度至少有9次。雖然最後仍然沒能如願以償,但在約翰遜的強硬作風下,英國也如願在今年1月底正式脱歐並進入過渡期。

到了如今,在“脱歐”協議問題上,約翰遜一如既往,數次強調過渡期不會延長,即便代價是無協議“脱歐”。最近與歐盟連線時,約翰遜也表示,將在今年年底結束談判,並不會延長“脱歐”過渡期。

不推遲、不延期是約翰遜的底線,在他看來,談判戰線拉得越長,企業沒有時間依據談判結果做出調整。約翰遜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從目前的談判形勢來看,堅持不延期的後果有最大的可能就是“硬脱歐”了,即無協議“脱歐”。

英國和歐盟之間就已經經歷了七輪談判,在前七輪談判無果而終後。9月8日,弗羅斯特將在倫敦與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會面,參加第八輪談判。同時在本月晚些時候,第九輪談判計劃在布魯塞爾舉行。

在新一輪的談判即將開始之前,約翰遜的強硬似乎暗含也有撐腰的意味。《每日電訊報》在報道中指出,約翰遜措辭強硬的這番聲明,將打響為期五週談判的發令槍,圍繞英國主權水域捕魚權和英國政府補貼規定這兩個存在分歧的領域展開。

“硬脱歐”陰影

談判已經箭在弦上了,外界的焦點更多的在於最後無協議“脱歐”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雙方仍然在“老大難”問題上糾結,比如公平競爭原則、捕魚權及協議執行等。上個月,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第七輪自由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雙方都指責對方提出了無法實現的要求。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大衞·弗羅斯特稱,歐盟在拖後腿,由於歐盟堅持認為首先要解決國家援助和漁業上的分歧,才能在其他領域展開實質性的工作,這給談判進程增添了“不必要的困難”。而在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看來,英國未能理解歐盟在公平競爭環境、工人權益等方面的“紅線”,英國政府在“浪費寶貴時間”。

而根據約翰遜的最新説法,英國似乎也並沒有退讓之意。約翰遜強調,英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控制自己的法律、法規和漁業。

上週六,弗羅斯特的表態更是火藥味十足,“我們不會在法律的基本原則上做出妥協”;與此同時,他還強調,英國不會接受歐盟提出的公平競爭條款,不會接受任何會讓歐盟控制英國資金或運作方式的條款,而這就是英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意義所在。

對於弗羅斯特的強硬“喊話”,歐盟還未予以回應。不過,上週,巴尼耶曾表示,他對談判缺乏進展感到“擔憂和失望”,並表示英國沒有“建設性地參與談判”。

由此看來,至少在當前的情況下,英國和歐盟之間的分歧幾乎是難以彌合的。上週,摩根大通還表示,“如果在10月底前英國和歐盟有關脱歐的談判取得足夠進展並達成協議,我們將感到驚訝。無協議脱歐的可能性約為1/3,但考慮到談判中的邊緣政策,這種可能性似乎比之前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一邊強調不延期的同時,英國還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據《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約翰遜政府計劃在本週三公佈《內部市場法案》,預計將“消除脱歐協議部分內容的法律效力”,包括政府援助和北愛爾蘭海關等領域。

根據去年10月約翰遜簽署的有關北愛爾蘭的“脱歐”協議,英國必須將任何可能影響北愛爾蘭商品市場的政府援助決定通知歐盟,並迫使北愛爾蘭的企業在向英國其它地區運送貨物時提交海關文件。但《內部市場法案》中的條款將迫使英國法院遵循英國的新法律,而非脱歐協議,該法案削弱了脱歐協議對英國政府援助政策的干預能力。

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中心主任丁純表示,已經同意的東西再推翻,這個舉動被歐盟認為極為不可信任。如此看來,無協議“脱歐”的可能性確實比前增加了。

不害怕?

種種跡象表明,無協議“脱歐”的概率越發大了。在強硬的態度背後,約翰遜似乎已經為自己找好了退路。約翰遜稱,“若沒有達成協議,英國和歐盟的貿易關係就採用澳大利亞模式,那將會是一個好的結果。”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如果採用歐盟和澳大利亞的貿易模式,的確有無協議“脱歐”的意味。這一模式將讓歐盟和英國之間的經貿關係相對鬆散,而原來的想法是,雖然英國不留在歐盟,還是希望保持較為密切的經貿聯繫。據瞭解,澳大利亞與歐盟沒有全面的貿易協議,除了別商品有特定協議外,大部分貿易都遵循世界貿易組織默認規則執行。

弗羅斯特還放話稱,英國不害怕“硬脱歐”,“我們不會成為歐盟的附屬國”。對此,丁純指出,根據英國方面的發聲來看,似乎無協議脱歐確實在計劃之內。

英國真的不怕嗎?

無協議“脱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邊境檢查問題、藥品食品的供應、企業投資、行業關税無疑都將受到影響。對於具體的損失規模,英國政府早在2018年就預估稱,如果“無協議脱歐”,15年後英國GDP將比留在歐盟縮水9.3%。

而到如今,情況又雪上加霜了。英國工業聯合會最近表示,目前多數企業缺乏時間和資源來為無協議脱歐做準備,有1/5五分之一的企業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目前對脱歐的準備甚至不及1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英國企業和民眾已經身受重傷了。税收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以來,英國失業人數已達到73萬人,升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其中6月失業人數增加7.4萬人,7月份增加了11.4萬人。英國央行曾預測,今年年底失業率將達到7.5%。在裁員潮背後,包括英國百貨公司John Lewis、漢堡王英國公司、英國藥妝店Boots、英國製造業巨頭Rolls Royce、維珍航空都在掙扎中度日。

來自制造業、工業等行業的100多家公司、企業家和貿易組織於今年7月致信約翰遜,警告他説,為與英國最大貿易伙伴做生意設置障礙,將導致更多的人失業,並降低生活水平。

桑百川坦言,如果無協議脱歐的話,會使得英國和歐盟在未來的關係架構上出現很多的不確定性,歐盟和英國在保持密切的經貿合作的難度會加大。比如金融合作可能會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倫敦是金融中心,歐盟有很多的金融企業在倫敦投資經營,如果無協議“脱歐”,歐盟的很多金融企業在英國的發展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同時英國的很多金融企業在歐盟市場上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此外,雙方高科技企業合作的縫隙也會加大。

新一輪談判已經在路上了,至於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高不高,丁純坦言,還是取決於有沒有相應的作出一定妥協的政治意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邊的談判基本迄今為止無疾而終,沒有達成相應的進展,雙方在公平競爭等核心問題上一直談不攏。

丁純解釋稱,要達成一攬子的協議,其實還是要花力氣的,可以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其中很關鍵的一點,還是要取決於政治的決斷。可能在技術層面談到一定程度,談得差不多了,就需要政治層面給出一個決斷,而對於這個決斷,英歐雙方都需要綜合考量,才能做出政治決定英國需要平衡國內國外的因素,歐盟也是如此。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取決於雙方的態度或者是政治決定,是否願意做出一定的讓步。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湯藝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8 字。

轉載請註明: 38天!約翰遜給“脱歐”下最後通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