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繆文泉:燃料電池商業化需要先把產品價格降下來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副理事長繆文泉。攝影:王琳琳
8月13日-15日,以“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徵程”為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召開。在此期間,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副理事長繆文泉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要把燃料電池做大做強需要把整個產業鏈的成本結構做出來,把整個能源體系價格降下來,讓它有競爭力。”
燃料電池行業自我迭代、自我進步仍較難
新京報:在上海,目前燃料電池產品的推廣情況怎麼樣?目前遇到哪些困難?你覺得這些困難,為我們以後的推廣有哪些借鑑的意義?
繆文泉:中國燃料電池的發展,實際上和世界很多地方是同步的,國際上是在2000年左右熱了一下,2008年熱了一下,2013、2014年也熱了一下。在中國市場也呈現出一根線的狀態,其實全國都是同時在做,在世博會和奧運會的時候,清華大學那邊主要做大巴,上海這邊主要做乘用車。
從推廣角度來看,燃料電池用在汽車上的時候,整個燃料體系變了,是顛覆性的變化。所以燃料電池的應用第一件事情是整個能源體系的變化,由於能源體系的重構,會牽涉到很多技術的問題,還會牽涉到既有的社會環境的問題,所以燃料電池,也就是説加氫包括氫的獲取,影響燃料電池的發展。
實際上中國的燃料電池一直是在跟隨,在跟隨的過程中,燃料電池需要有不斷迭代進步的過程,其次早期的商業化應用是非常難的。基於上述兩個原因,在應用的過程中,儘管政府有很多的支持,但是實際上它的自我迭代,自我進步還是相對比較困難的。
在產品應用層面,或者説基於現有的材料技術,國內需要把燃料電池產品化的過程;但從材料層面來看,沒有達到與燃料電池產能發展的規模相匹配的水平。
大家談到氫燃料電池在示範運行的過程中的困難是什麼,就是氫的價格。從政府的角度,從全社會的角度,一定要通過大能源轉換,我們把整個的價格捋順。 從近階段來説,目前階段國家在做燃料電池示範區,這些區域化的推動會有利於在產業的初期把整個產業在一些特定的地區把它做大,降低成本,最後能夠在整個市場應用起來。實際上到了一定的量級之後,是否示範不是太重要的事情,這個產品有它的市場生命力,一定在經濟上有價值,不用靠國家補貼,而且還給國家交税。
新京報:氫燃料電池汽車,儲氫和運輸等方面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繆文泉:實際上燃料電池,由於它的壓力很大,達到700公斤,那個瓶可以承載80多兆帕,總體來説它不太會破。
氫燃料電池的安全性我還是比較相信的,燃料電池會有一些氫泄露,主要是產品不成熟,比如説電堆之間的密封不太成熟,但是漏出來的氫都是毫升計,大家不用過分擔心。只要一旦要用氫,政府一定會嚴格控制它的安全規範。
我一直很期待,將來氫氣量足夠大了,建立政府的一個管網,通過管網走就沒有什麼問題。 從政府管控的角度來説,畢竟是一個新的東西,尤其是大家對安全的要求高了,政府一直在很關注這個東西,我一直認為政府關注特別重要,讓這個產業很好地發展。
商業化需要在價格上有競爭力
新京報:你認為目前這塊,我們中國整個民用市場,燃料電池全面商業化還有多遠?除了價格,還需要解決什麼難點?
繆文泉:價格是不能除了,除了價格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燃料電池要想大規模上市的話,一定是要在價格上有競爭力。補貼是產業初期可以考慮,產業後期不用考慮。
實際上最終整個產業鏈做大做強,是需要把整個產業鏈的成本結構做出來,一定首先要把整個能源體系價格降下來,讓它有競爭力。
第二,我們需要把產品的價格降下來。我們要把燃料電池做起來,技術上不斷地迭代,我們是很快就會成功的,5~10年就會成功,但是整個社會體系起來,把氫的價格下來,只有氫的價格下來之後,其他產品的量就會上去,有了量就沒有價格了,這個概念很簡單。 從這個角度來説,燃料電池它總體來説它會很大一部分比例替代燃油車,但是需要時間。
新京報:目前我國市場氫燃料電池需要開拓商用車市場,乘用車的技術與商用車市在融合方面有什麼技術壁壘嗎?
繆文泉:實際上應該來説沒有太大的壁壘。第一,乘用車對BOP要求比較高,因為它的動態性能會更高一點;到了商用車這塊,功率的波動會小一點。
第二壽命,商用車通常是2萬小時作為它的壽命,乘用車通常是5千小時、8千小時作為衡量指標。這兩件事情和電堆本身的核心技術,和控制策略相關,這兩個之間並不構成所謂的技術壁壘。
實際上,怎麼樣通過催化把氧氣變成氧離子激發到一個狀態,能夠把電釋放出來。
新京報:國內的電堆企業和豐田、本田、現代這樣的企業相比,我們的技術差距有多大,差在什麼地方?
繆文泉:我們的時間比別人短,投入的錢也比別人少,確實是有差距的,但是最大的差距不是在這兒,最大的差距是原材料,是載體怎麼做。
但由於中國政府的支持,加上其他的東西,我們在後端,在製造工藝這塊,可能我們的距離會越來越小,但是我們在材料這塊,儘管距離在縮小,但是距離縮小的速度是不夠快的。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攝影 王琳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