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工廠變得更加智慧,更有底氣

本文轉自【晶報APP】;

受疫情影響,貴州省今年暫不舉辦線下數博會。但是,“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系列活動在5月至9月開展,數博會已經成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的一張新名片。事實上,隨着貴州大數據、工業4.0帶來的時代之變,貴陽“千企改造”工程的深入推進,一個個智能工廠在貴陽應運而生。大數據的應用,智能工廠的數字化生產,完全顛覆了傳統的人工密集勞動型生產模式,並能有效控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杜絕質量事故發生。自2014年以來,貴陽累計有力源液壓、貴陽海信等6家獲批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航天電器、振華新雲電子等4家獲得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示範;黎陽航空、雅光電子等31家企業獲批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

大數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大數據讓工廠變得更加智慧,更有底氣

大數據公司如何助力防疫抗疫及復工復產,每家公司的定位不一,其做法也各不相同。

對貴州數聯銘品而言,主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疫情監測分析、監管效能,提升防疫效率,降低監管和防控成本,幫助全社會加快實現復工復產復課。作為一家以金融業務為主的大數據公司,數聯銘品也基於大數據和徵信服務能力,聯合多家商業銀行開展線上小微信貸,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自1月25日起,已為5010户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13.59億元。

人和數據公司幫助貴州省人社廳迅速搭建“貴州省勞動維權業務辦理平台”,編寫《全省建築領域務工人員復工風險評估快報》,開發疫情防控“復工登記”端口,為復工復產提供技術支撐。公司副總經理江南展示了公司於3月27日發佈的一份貴州省住建復工復產專題報告。通過一張張圖片,能直觀地看出全省各市州的應復工項目和已復工項目、各市州人員復工情況及主要工種復工率等信息。通過這些,便能更好對接企業與工人,讓企業快速找到工人,也讓工人能快速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大數據融入生產各個環節提高企業產能

在貴陽吉利智慧工廠,製造過程自動排產調度、自動跟蹤預警、故障自動推送等智能化製造,可滿足5種車型的混線生產……各種機器手臂已完全取代了流水線上的工人。

據瞭解,在智能工廠的背後,有一個“智能大腦”,它將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存儲、分析、轉化,並最終服務於生產的各個環節。

“大數據技術融入到整車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貴陽吉利汽車有限公司陳豪介紹説,“從建立虛擬仿真工廠對生產工藝及機器人工位進行提前規劃定位,實現解決工廠量產前期生產核心技術問題達90%以上;到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數據採集、分析處理,實時指導現場作業,實現管理模式扁平化;再到多系統集成互通、數據傳輸的智慧物流體系將上游供應鏈、基地倉儲系統、下游供應鏈緊密聯繫在一起,實現內外物流可視化、物料交接零時間、降低庫存積壓。通過工業大數據的應用搭建起產品生產全生命週期製造、管理體系。”

“大數據的應用,智能工廠的數字化生產,完全顛覆了傳統的人工密集勞動型生產模式,並能有效控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杜絕質量事故發生。”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張仕林説。

大數據讓工廠變得更加智慧,更有底氣

事實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製造業結合,帶來了產業變革升級,同時也讓企業降低了成本,提質增效。

“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能夠幫助企業提質增效。而且整合的程度越深,效果越明。”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局吳迪説,比如,貴陽海信投資5000萬元建立以ERP(企業資源計劃)、SCM(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信息化系統,導入近30台智能機器人,升級改造6條生產線,工廠人員由1000人規模壓縮到500人,減員比例高達50%,節省了近5000萬元的人工成本。同時,實現了質量效率雙提升,運營成本下降26.78%,生產效率提升108.28%,產品不良率下降27.5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3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數據讓工廠變得更加智慧,更有底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