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總市值破10萬億美元創5年新高 券商APP被擠爆引起宕機。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上週滬指大漲5.82%,並且券商股領漲。截至7月6日收盤,上證綜指上漲5.71%,創出今年單日最大漲幅,報收3332.88點;深成指上漲4.09%,報12941.72點,創業板指漲2.72%,報2529.49點,上證50指數漲近7%。兩市成交額超過1.5萬億元,創近5年新高,北向資金淨流入約160億元。兩市逾200股漲停(含ST股)。
一時間,“牛市論”不絕於耳,眾多研究機構也紛紛發出樂觀論調。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摸清此輪行情上揚的根本因素,才能更好預判股市未來發展趨勢,從而做好投資決策。
此輪股市行情是多重宏觀利好因素的疊加。
首先是我國股市在目前形勢下成為不少外來資金的投資對象。目前,全球為應對疫情衝擊,紛紛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市場資金也在諸多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從投資保值增值的角度出發,積極尋找價值窪地。
從基本面上來看, A股股指在橫向的全球範圍和縱向的歷史水平看,都處於較低的位置,適合外資進場。近期,北上資金大規模入場,體現了外資對於中國股市的看好。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宏觀經濟正處於快速復甦階段。雖然2020年一季度GDP受疫情衝擊而下滑,但中國率先實現了對疫情的有效控制,並在今年3月份開始加速全面復工復產,取得了良好成效。
6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9%,比5月份高0.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5月份高0.8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回升。中國經濟在供需兩端持續回暖,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這有助於提振投資者對於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整體走勢的信心。
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連續釋放有利於股市發展的系列利好政策。
央行決定於2020年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主要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
這一系列“寬信用”政策,一方面將繼續為宏觀經濟後續各方面指標好轉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也會形成從經濟到股市的傳導機制,為股市向好提供增長空間。
今年以來,我國股市雖然也有起伏,但整體發展仍然是比較穩健的。儘管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嚴重,但A股仍保持了較強的抗跌性。上半年,上證綜指累計下跌2.15%,但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卻分別累計上漲14.97%和35.6%。其中,創業板指已創2016年以來新高。
由此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圍繞股市進行了一系列國際化、法治化的改革。比如,科創板、創業板試行註冊制的重大創新舉措,新證券法的頒佈實施,精簡優化證券發行條件、調整證券發行程序,為大批科技創新型公司的上市鋪平了道路。證監會對於各類違法案例從重問責,顯著提高了違法成本,保護了中小投資者權益。
這些舉措持續增強了股市的內生動力,有助於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也就吸引了更多偏好價值投資的長線資金,並帶動了各類藍籌股如之前科技股、近期保險股的股價持續上漲,為股市的整體轉好起到了示範作用。
股市持續上揚源於“復甦牛”的宏觀利好,當然,就此斷言股市進入“大牛市”還為時過早。這取決於我國經濟在投資、消費等方面能否進一步得以改善,新基建為核心的科技驅動創新能否儘快發揮更多推動作用,疫情、國際貿易環境等外部因素是否會朝着好的方向轉變。
廣大投資者對此仍要保持清醒頭腦,更偏重於價值投資,瞭解和把握個股分化趨勢,專注於對個股的深入研究,而不能一味跟着概念、熱點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股市發展的長期紅利。
□畢舸(財經評論作者)
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