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薪254萬,實控人花1300萬買藝術品,新華揚被上交所問詢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財經

文 | 楊萬里

近日,正在闖關科創板IPO的新華揚答覆了首輪問詢。讓外界關注的是,該公司實控人花千萬資金來購買藝術品。

據公告內容顯示,近年,實控人詹志春向多名社會人士買入藝術品,分別花費476.51萬元、504.53萬元、397.57萬元,合計約1378.61萬元。招股書顯示,詹志春2020年薪酬(含税)為253.76萬元。由此可見,其購買藝術品的支出遠超年薪收入。

上交所要求説明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説明,實控人詹志春藝術品交易真實性採取的核查程序,相關交易資金的最終去向是否涉及供應商、客户等利益相關主體。

新華揚後來答覆稱,“確認相關藝術品交易存在真實的實物交割...相關交易資金不涉及供應商、客户等利益相關主體”。

在尺度上,有投資者發帖寫道,“現在,一些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的老闆越來越會玩了。

買藝術品有幾個目的,一是進行投資,搞保值增值,在必要時刻可以救急。例如,在2015年時,A股上市公司中超控股讓子公司豪擲1.04億,買下了著名紫砂壺大師顧景舟的28把紫砂壺作品。之後,該公司又賣出3把紫砂壺,收回了2550萬元。

第二個目的是純粹是公司老闆個人愛好,比如喜歡收集一些藝術品之類的。

第三個目的是為了避税。網上有爆料稱,一些專家給企業老闆做税務籌劃的時候,會建議他們投資文物、書畫藝術品。不過,隨着相關新規發佈,這個鑽空子的方法不靈了。

買藝術品還有很多原因,詹志春買藝術品的原因是什麼,目前沒有明確答案。

其實,還有比詹志春買藝術品更受關注的事情,博瑞醫藥的董事長袁建棟,當年在IPO的時候,被媒體曝出養錦鯉花費了3228.5萬。

回到新華揚,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業務涉及酶製劑、微生態製劑等,應用領域包括飼料、食品以及紡織等。

早在2011年,新華揚曾遞交招股書,闖關創業板IPO。到了2012年,因“創業板上市條件還不具備”,該公司終止上市。

2017年8月,新華揚再次闖關創業板,但後來又終止,且原因未披露。

2021年9月份,新華揚又選擇向科創板發起上市衝擊,目前處於問詢階段。在IPO期間,有媒體對其質疑,包括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實控人曾涉及兩起受賄案等。

新華揚未來能否成功闖關科創板,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