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落定激活滿盤
本報記者 王亮 潘鋭 米韻熹
從“吉林一號”凌空而起,到“復興號”動車組落地飛馳,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到“吉林智造”加速助推老工業基地實現脱胎換骨、華麗轉身……吉林大地上,創新的脈動,隨處可以感知。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創新不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一子突破”的關鍵一招,更是引領發展“激活滿盤”的致勝一步。那麼,創新驅動如何“落子”,高質量發展又如何佈局?打開我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藍圖,答案躍然紙上——
立足基礎、發揮優勢、面向未來,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讓創新成為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最有力支撐。
按下創新發展“快進鍵”的吉林,正在創新驅動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創新定位:打破創新成果轉化“玻璃牆”
構建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為什麼一定是長春?
長春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創新氛圍濃厚: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數十所高等院校坐落長春,十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百餘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在長春。2020年長春市進入全球前100強創新集羣,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38位。
長春“重量級”工業企業基礎雄厚:一汽、長客等大型國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同時擁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大國工匠”“技術能人”。
這些,是我省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的最大“底氣”。
然而雖然坐擁“大院、大校、大所、大企”的豐富資源,但如何讓創新成果走出“閨閣”,切實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卻一直是吉林人不小的“苦惱”。
一邊是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養在深閨人不識”,一邊是企業對轉化成果“眾裏尋她千百度”,打破成果轉化的“玻璃牆”,迫在眉睫。為此,我省頻頻推出政策“利斧”:圍繞長春市全力支持5個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積極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建設,打造“龍頭+產業鏈+產學研創新聯盟+小微”孵化模式,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近悦遠來”的人才集聚高地……
頂層設計既已綱舉目張,基層探索同樣活力迸發。
作為我省重要的創新“高地”,長春新區堅持不懈抓政產學研創新“協同”。為形成“1+1>2”的協同創新效應,長春新區充分發揮政府搭台作用,聯合吉林大學、光機所、應化所、華為等大院大所大企開展合作共建,打造“開放、集成、高效”的協同創新聯盟,為聯合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銜接、企業自主創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聯合吉林大學打造的“環吉大雙創生態圈”,整體構建“一核、雙心、N園”創新佈局,將形成“科、教、創、產、服”協同創新聚集區。聯合中科院長春分院打造的中科院(吉林)科技產業服務平台,推動中科院微電子所、力學所、瀋陽自動化所等50多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聯合應化所打造的國家應用化學研究中心,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重點解決仿生合成橡膠及航空輪胎、光刻膠等“卡脖子”技術問題。
“過去由於缺少與市場的溝通對接渠道,科研人員往往手握科研成果卻無法有效轉化。隨着一批產學研合作平台啓動建設,很多科研成果找到了轉化出路。”吉林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教授相宏宇告訴記者,“我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方面,這個學科與百姓食品安全息息相關,由於轉化平台的不斷完善,我們的很多科研成果得以走出實驗室,走上百姓餐桌。”隨着省校合作、校地合作的推進,吉林大學與松原市、白山市、通化縣等多地簽署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協議,“紅旗學院”“吉林大學松原技術轉移中心”“吉林大學長白山資源與健康研究院”等一批產學研合作平台也陸續落地啓動。“這些平台不僅幫助院校解決了科研成果難以落地的問題,更為企業贏得市場提供了創新原動力。我們過去常講‘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現在可以叫‘政府搭台、專家編劇、企業唱戲’,有了專家學者的創新力支撐,企業的戲才能唱得更好、更長久。”
創新模式:攪動一池活水的“魔法棒”
從一杯咖啡開始,談項目、促合作,再從“苗圃期”到“加速期”,為不同階段企業提供對應“土壤”……對於在孵企業來説,長春擺渡創新工場的意義遠不止一個物理空間的概念,更是一個全方位推動企業發展的“加速器”。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劉俊梅團隊將人蔘和地瓜這兩樣東西合成為一種可口的零食——人蔘地瓜脯,兼具了人蔘皂苷的營養成分和地瓜甜糯的口感。這是劉俊梅正式創業後的第一款產品,也是她的科研成果第一次成功轉化。在擺渡創新工場的支持下,劉俊梅的科研成果一下子有了出口,隨後,“靈芝脆片”“靈芝酵素茶”等一系列既有科技含量又迎合市場的產品,被迅速開發出來,也讓長白山地區的特色資源有了更新穎的“表達方式”。
“孵化器就像一所企業成長學校,在這裏創新者們在創業導師和孵化器的指導和培育下,把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市場歡迎的產品,助力企業健康成長。”擺渡創新工場總經理劉錚説。
除了像擺渡創新工場這樣以“天使投資+創客創業+一站式服務+企業孵化”的孵化模式,以中國一汽集團雙創孵化器—旗智創新中心為代表的“龍頭+產業鏈+產學研創新聯盟+小微”孵化模式,以長春理工大學等為代表的“科研院所+雙創平台+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模式,以吉林動畫學院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課程教學+實訓平台+創業就業”孵化模式,以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等為代表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孵化模式等“雙創”典型模式,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點燃了市場主體活力。
最近一部原創動畫《血與心》火了,上線不久網站播放量就突破了百萬。這樣一部原創動畫出自長春知行合一動漫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李巖松對模式創新感慨頗深,“通過專業人才培養、大企業生態孵化的方式,打造沉浸式創新創業環境,可以有效提高初創企業的存活率和成長空間。創新創業結合,線上線下結合,孵化投資結合,開放式的創新生態系統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更多路徑選擇。”
從“平台”建設到“模式”創新,從“新技術”應用到“新成果”頻出,打造創新平台載體,推廣“雙創”典型模式儼然成為攪動我省創新活水的“魔法棒”。在吉林省吉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光通信、智能感知、量子技術領域的多項“卡脖子”技術取得突破性成果,“依託創新平台,可以為更多科研人員和相關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提供研發設備和研發場地,助力企業進行產業科研前瞻性佈局。”公司總經理佟存柱介紹説,“瞄準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搭建成果熟化平台和產業加速平台,打通從創新技術到產業的關鍵環節,建設需求引領、多元共建、體系開放的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基地正是我們打造創新中心的目標所在。”
創新環境:建設開放包容共享的“生態圈”
“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跑了”……針對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痛點”,我省提出要“像打造營商環境一樣打造創新環境,推進創新要素資源合理配置。”“構建科技、教育、產業、人才、金融緊密融合的政策體系,破解創新鏈條堵點痛點斷點問題,推動創新創業互動、科技經濟融合,建設開放包容共享的創新生態。”
今年年初,長春新區創造性實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先期推出適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共13項,涵蓋科技、金融、人才等領域。政策出台不到一週,政策兑現就直達企業。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和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成功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符合新區“免申即享”中“對新認定、新引進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政策條款。當企業負責人收到“免申即享”政策兑現的獎勵時,非常感慨:“沒經過層層填表申報,沒跑一步路,‘坐在家裏’就拿到了‘真金白銀’,這項服務太暖心了。”
變企業“上門找政策”為政府“上門送政策”,加強政策的到達率和兑現率,讓政策紅利轉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我省持續提高政策精準性和可達性。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主體是最敏感的: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新登記企業91152户,同比增長19.6%,平均每天誕生334户新企業。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為千方百計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盡其才的體制、機制、政策和環境,營造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濃厚氛圍,我省探索實行“產業鏈+人才”工作機制,引資引智並重,支持重點企業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及其團隊,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持續完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留吉就業創業。
“今年吉林省推出人才政策2.0版,21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聚焦全省振興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有力回應廣大人才安心、安身、安業訴求,對穩定人才隊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談及如何進一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長春光機所黨委書記金宏思考良多,“隨着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物流快速發展,地域本身已不再是人才選擇去留的首要考慮因素。相比之下,找準比較優勢,圍繞自身優勢產業、優勢學科,集中配置有效資源,搭建好人才幹事創業的平台和載體,形成事業留人、項目留人的良好氛圍,更有利於增加人才黏性,讓人才真正紮根吉林。”
堅持引進外部人才與留住本土人才並重,吉林大學構建了以“匡亞明/唐敖慶學者”人才崗位為主,以“培英工程計劃、鼎新學者、勵新學者、金種子、講習班”為輔的“一主五輔”人才引育體系,有效激勵、培育了一批高水平人才,釋放了高校內部的“人才紅利”。“高校是人才的蓄水池、聚集地,特別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育的基礎,吉林大學將持續構建更全面、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吉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馮正玉表示。
據最新統計,截至8月底,我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含研究生)留省就業近9萬人,留省就業率達到53.6%,留省人數同比增長2.02萬人,提升28個百分點。
當創新驅動的成果日益顯現,當市場主體的活力日益旺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青春與未來做出選擇。吉林距離構建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的夢想,近了,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