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監管政策的落地,存量超7萬億的現金管理類理財市場走向“新老劃斷”過渡期,商業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面臨新規帶來的產品轉型壓力,最短持有期類理財產品有望成為下一階段銀行理財市場的發力新方向。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位銀行理財人士瞭解到,《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發佈後,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謀求產品轉型,一些公司甚至在新規的徵求意見稿發佈後就開始佈局轉型。從產品形態看,投資滿足最低持有期、每個交易日可開放贖回的理財產品,成為越來越多理財子公司嘗試的品種,這類產品兼具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相對靈活的申購贖回機制,還暫不受《通知》在投資範圍和集中度、資產久期、風險準備金等方面的嚴格約束。
銀行理財“試水”
最低持有期類產品
“《通知》發佈後,我們公司正在研究應對方案,包括着手開發新的替代產品,最短持有期類的理財產品也在考慮。”北京一家理財子公司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記者查閲多家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發現,目前存續或在售的理財產品中,不乏覆蓋超短期至中期的各類最短持有期類理財產品,比如7天期、14天期、1個月期、3個月期、6個月期、1年期等。這類產品也屬於開放型產品,最大的特點是申購贖回靈活性介於現金管理類和定期開放類之間。以交銀理財發行的“穩享固收精選日開1號(7天持有期)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目前每個交易日開放購買,並支持定投,但需持滿7天后才可申請贖回。招銀理財發行的“財招睿豐和(信用精選)3個月持有期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同樣約定每個開放日開放申購和贖回,但投資者不得贖回持有期低於最短持有期的理財計劃份額。
一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因《通知》拉平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與貨幣基金的監管規則,新規正式實施後或會進一步降低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分流一部分客羣。因此,一些銀行理財實際上自徵求意見稿發佈後,就開始着手產品轉型,通過加大最短持有期類和定期開放類理財產品的發行力度,實現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資金的引流和承接。
“最短持有期類產品因在投資範圍、集中度和資產久期方面比現金管理類產品有更多選擇空間,其收益率會比現金管理類相對高一些;同時,其申購贖回機制又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與現金管理類產品類似,可以滿足投資者對高流動性的訴求,所以目前有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嘗試用這類產品作為一種規避監管的替代方案。”上述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稱。
淨值化轉型之路
道阻且長
《通知》的嚴監管規定,影響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規定不僅有對投資範圍、集中度等方面的限制,還有對現金管理類產品使用攤餘成本法估值核算設置規模類指標限制,明確同一商業銀行採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其全部理財產品月末資產淨值的30%。理財公司方面,同一理財公司採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其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
“上述要求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整改壓力還是挺大的。此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是理財子公司做大規模的‘利器’,一些公司存續的此類產品規模甚至能超過總規模的30%,這意味着僅風險準備金就需要上億規模。”上述北京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稱。
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峯對記者表示,現金管理類產品因為可以用攤餘成本法進行估值核算,淨值表現相對平滑,客户接受度高,容易做大規模。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這類產品規模已增長百分之七八十,佔符合資管新規產品規模約50%,現在沒有任何理財產品能達到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增長速度。但現金管理類產品某種程度上具有資產池業務特徵,其規模過大不利於理財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不利於資管機構的能力培養,也容易積累流動性風險,上述監管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的過快膨脹,也為可能發生的風險衝擊留有化解資源。
自理財新規落地以來的兩年多的時間裏,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之路依然道阻且長,對於利用成本法核算淨值以平滑估值波動仍有較強依賴。
記者瞭解到,為了讓銀行理財淨值“看起來”穩定上升,減少淨值的起伏波動,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會通過“借道”信託計劃、券商資管計劃,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在底層資產中配置一定比例的PPN(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非公開公司債、ABS(資產支持證券)、ABN(資產支持票據)等可採用買入成本法計價的資產。
“有的理財產品會投資多個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專户以增強淨值的穩定性,所以會看到有的理財產品淨值曲線增長非常平穩,單位淨值曲線呈現出一種穩定上升的趨勢,淨值回撤明顯小於同類債券型基金,這實則是最底層資產通過成本法計價形成的。”上述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稱,這種做法有打“擦邊球”的嫌疑,潛藏着流動性風險,債市平穩運行時可以風平浪靜,但當債市劇烈下跌或者信託計劃中的底層資產出現大量浮虧的時候,會因無法及時反映最新的市場公允價格,導致浮虧變實虧,會對新認購的投資者造成不公。
淨值波動容忍度
考驗最低持有期產品
銀行理財估值對成本法的偏好反映出淨值化轉型依然路漫漫。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表示,銀行理財投資配有大量可用成本法計價的債券作為底層資產的信託計劃,並以此平滑淨值波動的情況在業內確實存在。這反映出兩方面問題:一是銀行理財淨值化的標準還不夠具體;二是投資者對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還需進一步提高接受度。
“淨值化的標準問題主要表現在估值方面,比如未來需要進一步統一相同投資品種在不同資管產品中的估值規則,按實質性原則對投資策略和投資場景的估值認定規則要一致等。”上述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稱。
王一峯表示,大眾客羣對於銀行理財保本保息的心理預期仍較強,所以淨值波動特別是破淨的情況會對投資者產生較大的心理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穩定的估值或者淨值表現,是現在客户所期待和需要的,這是矛盾的一個核心點。從現在的資管產品譜系看,債券類基金和一年期以上理財產品的銷售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客户對銀行理財的穩定收益表現還懷有期待,從原來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到完全接受淨值型產品還需要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投資者對淨值波動容忍度仍待提高的背景下,最短持有期類理財產品能否“接棒”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仍有待觀察。王一峯認為,最短持有期類產品不能像現金管理類產品使用攤餘成本法計價,考慮到客户對淨值波動接受度的問題,儘管目前有銀行理財嘗試推廣最短持有期類產品,但後期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