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峯資本:深耕醫療投資,蒲公英精神的踐行者

“我喜歡蒲公英,它不需要多少養料,只需一陣風,就能將種子播散到世界各地,無論氣候乾旱或潮濕,土地貧瘠或肥沃,最終怒放原野。”濟峯資本創始人餘徵坤詩意地説着這句話。

回望近20載投資生涯,餘徵坤對蒲公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本是醫藥科班出身,當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加入到IDG資本,自此踏入了醫療投資圈。2015年,趕在醫療投資大爆發前夕,餘徵坤離職創立濟峯資本,首期基金就吸引了IDG資本和紅杉中國出資。

多年下來,餘徵坤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他深信應該在“藍海里找機會,而不是在紅海里博概率”。沿着這樣的邏輯,濟峯資本團隊迄今投出了英科醫療、翔宇醫療、平安好醫生、悦康藥業、艾博生物、諾思格、博恩登特、澳華內鏡、生泰爾、嘉思特、愛博泰克、通用生物、天澤雲泰等明星企業,其中英科醫療斬獲數十倍賬面回報。

濟峯資本:深耕醫療投資,蒲公英精神的踐行者

親歷了醫療投資圈的喧囂,餘徵坤愈發淡然——Doing well by doing good(為善者,諸事順),這是濟峯資本團隊的恪守的理念,也是他一向堅守的為人處世哲學。“正如濟峯資本的LOGO是一朵蒲公英,我們希望每一個患者能夠擁有像蒲公英一樣擁有極強的生命力,也希望投資的醫療項目遍地發芽,濟峯資本因此生生不息。”

從IDG到濟峯資本

中國第一代醫療捕手的成長軌跡

一朵蒲公英的成長曆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萌芽,開花,結籽,等風來,一個人、一個機構的成長亦然。

餘徵坤很早就跟醫療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藥學專業出身、知名藥企工作經歷,MBA深造後,他從產業跨界到投資。

2005年1月,餘徵坤加入IDG資本,當時國內很少有人專注醫療投資,“記得當時IDG合夥人跟我説,這個領域投資接近空白,你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 就這樣,餘徵坤成為了國內最早一批醫療投資人。

萬事開頭難,餘徵坤到現在還記得當時初入行時,到處在各個生物園區掃樓式的尋找項目、參加各種行業展會、收集企業宣傳資料,用他的話來説,“這是笨功夫,但成功沒有捷徑,我們做投資,還是要踏踏實實的,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該調研的公司調研好,最後才能把投資做好。”2006年,也就是餘徵坤加入IDG資本的第二年,他從厚厚一疊行業報告發掘出一家骨科器材公司——康輝醫療。“當時的康輝醫療,在行業內雖然小有名氣,但並非骨科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不過在和他們創始人聊過之後,我覺得可以放心去投。”

餘徵坤回憶,當時康輝醫療創始人表態為了企業更好發展,可以讓出總經理職位給更合適的人來擔任,這在當時民營企業家普遍不願下放管理權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難得。於是,在餘徵坤推動下,IDG成為公司最早的投資方。2010年,康輝醫療在紐交所主板上市;2012年,被美敦力以8.2億美元私有化收購,成為中國跨國醫療器械領域最大併購案之一,IDG資本首輪投資獲得超過30倍的回報

在IDG的十年裏餘徵坤還投出了CBPO泰邦生物、雙成藥業、瑞慈醫療、鵬愛醫療等十幾個經典案例,收穫7個IPO,還有幾個項目通過被上市企業收購實現退出,十年的投資幾乎沒有讓IDG虧過錢。如此高比例的上市及退出率,也讓餘徵坤在偌大的醫療投資圈內聲名鵲起。

隨着醫療投資開始爆發,餘徵坤萌生做專業型醫療基金的想法。在他看來,醫療健康投資門檻很高,需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專注的研究。相比綜合型基金,專業型基金能夠更快地決策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投後管理服務。

2015年,餘徵坤創辦濟峯資本。為何取名“濟峯”?餘徵坤向投資界解釋:“濟”即濟一成三之意,我們致力於幫助創業企業由小到大,成就事業,惠及社會,即《道德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峯”則代表着“峯高我遠”,隨着被投企業一個個走向成功,我們又回到起點,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成長,開啓一個新循環。

濟峯資本:深耕醫療投資,蒲公英精神的踐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餘徵坤還特地選擇蒲公英作為濟峯資本的LOGO。“蒲公英象徵着孕育生命的力量”,用他的話來説,蒲公英代表着希望和頑強的生命力,他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在醫療幫助下重獲健康。

首戰斬獲數十倍賬面回報

一窺濟峯投資版圖

就像萌芽出土的蒲公英一樣,新成立的濟峯資本開始活躍在中國創投歷史的舞台。

2015年,濟峯資本啓動首期基金募集,老東家IDG資本給出了第一筆資金——1000萬美元,後來IDG資本的合夥人個人也有出資支持,紅杉中國也決定出資。有了這兩大頭部創投機構的支持和背書,濟峯資本開始被越來越多的LP關注,募資變得格外順暢,管理的三期人民幣基金,每一期都出現超額認購,但在規模上濟峯一直保持克制。

2015年6月,濟峯資本投出了第一個項目——英科醫療,一家做手套的企業。在很多人看來,手套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附加值和利潤率也不夠吸引人,但見到創始人劉方毅並對公司實地調研後,餘徵坤內心堅定要投。智商高、有野心、夠勤奮,這是第一次和劉方毅見面後的直觀印象,從半夜12點聊到了凌晨2點,早上6點還要趕回山東的工廠,規劃很清晰就是要用五到六年的時間把英科醫療做成醫用手套銷量全球第一的品牌,這種企業家精神非常打動餘徵坤。後來對英科醫療生產基地的實地調研也頗讓人感到震撼:偌大的車間見不到幾個人,全靠一排排高速運轉的全自動化機器支撐起上億隻手套生產線。生產設備均由創始人劉方毅親自設計,而非標準設備,這意味着英科醫療生產的是一隻只難以被模仿的“獨家”手套。

產品市場空間大、技術有行業壁壘、創始人勤奮上進,有能力帶領公司做成醫用手套銷量全球第一的品牌,英科醫療完美地符合了餘徵坤對一個好的投資項目的想象。2016年初,濟峯資本又追加了一輪投資。

2017年7月21日,英科醫療登陸創業板上市。2020年疫情之下,醫用手套需求直線上升,英科醫療股價也因此一度漲超2500%,被稱為A股“第一牛股”、“手套茅” ,去年實現約70億利潤,超過全球第一大手套製造商——馬來西亞頂級手套公司。“我們首輪是以10億估值投資的,英科醫療最高市值時超過千億。”這一筆投資曾讓濟峯資本收穫近百倍的賬面回報,至今也有高達數十倍。

濟峯資本:深耕醫療投資,蒲公英精神的踐行者

2017年,翔宇醫療的投資創下了濟峯資本人民幣基金單一投資最高記錄。這也是濟峯資本深入行業研究,提早發現行業隱形冠軍的一個典型案例。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濟峯開始對康復養老這個細分賽道進行深入研究,最終發現並領投了一家專注康復設備的企業——翔宇醫療。2021年3月31日,翔宇醫療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康復養老器械公司

最近,濟峯資本還出手了一家研發mRNA疫苗且臨牀進度最靠前的企業——艾博生物,説到這個項目,餘徵坤頗為激動。mRNA疫苗是所有核酸疫苗中最先進也是最難的疫苗技術,目前世界上僅有幾款mRNA疫苗獲准上市,美國一家叫莫德納(Moderna)的企業位列其中,最新市值達1400億美元。艾博生物在mRNA分子設計、化學修飾以及核酸藥物靶向遞送製劑方面擁有國際先進的核心技術,已經建立豐富的產品管線及一流的研發團隊,公司技術不僅可以用於核酸疫苗,且可以作為藥物方式用於腫瘤治療,想象空間巨大。

為了約該企業創始人英博見面,濟峯資本另一位合夥人胡旭宇早上四點起牀趕火車去見他。英博曾在Moderna公司從事mRNA疫苗研發工作,具有多年資深從業經驗和技術背景,其國際化視野和戰略思維深深打動了胡旭宇。今年一季度末,濟峯資本出手投了艾博生物。2021年7月,艾博生物合作方沃森生物在中國臨牀試驗網登記了mRNA疫苗ARCoV的III期臨牀試驗,與泰格醫藥合作的海外多中心III期臨牀試驗也正在推進。

英科醫療、翔宇醫療、艾博生物只是濟峯資本投資版圖中的冰山一角。過去6年時間,這支鮮少發聲的醫療投資軍團投出了幾十家企業,遍佈藥物、醫療器械、生物技術、診斷&IVD、CXO、醫療服務、移動醫療等細分領域。

覆盤方法論:不在紅海里博概率

紮根醫療投資行業近20載,餘徵坤的投資頗為務實,深入細緻的行業研究、紮實的盡調判斷貫穿濟峯資本投資的始末,從結果上來看,總能提早發現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失敗率低、上市退出快,是濟峯資本的一大特點,也正是因此獲得了不少投資人的持續認可。總結出投資該領域的三個維度:大環境+細分賽道+公司判斷。

首先從大環境上,要綜合分析醫療需求人口、社會經濟狀況以及相關引導政策,例如隨着今年最新人口普查數據出爐,人口老齡化現象顯示進一步加深,提前佈局康復養老、健康護理等領域就具備現實意義,此外關注醫保控費、藥品集採、企業上市條件等變化同樣至關重要。

其次是對於賽道的選擇,餘徵坤主張選擇市場容量比較大、競爭環境是藍海、市場進入壁壘較高的領域,“在藍海里,明明普通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我們寧願被看做是堅守這一準則的傻子,也不要在紅海里面拼命去找出金子,以證明自己是聰明人。”

餘徵坤認為醫療器械、診斷、創新藥及研發服務領域都存在較大的投資機遇。醫療器械市場如神經介入、心血管介入、骨科疾病治療、微創等耗材領域存在旺盛的市場需求。相關疾病發病率逐年走高,但器械滲透率卻還處於低位,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且器械市場穩定性較強,一般只是進行技術迭代,很少發生顛覆替代,這給醫械投資降低了不少風險。

診斷尤其是分子檢測技術也是餘徵坤十分看重的細分領域。隨着對遺傳性疾病的攻克和傳染性疾病增多,分子診斷也將成為未來醫療發展的主流方向。

創新藥研發及CXO是醫療投資人公認的必投賽道,他認為創新藥中腫瘤藥和罕見病是更具投資價值的兩大領域,而包括臨牀試驗CRO和藥品及診斷試劑生產CDMO在內的CXO則都有機會。“如果把研發創新藥比作‘挖金礦’,那麼CXO則是‘賣水人’,無論金礦有沒有挖到,水一定可以賣的很好。”

遵循着這種思路,餘徵坤給濟峯資本確立了“二八投資定律”,即80%的資金會投向醫療器械、診斷、創新藥和CXO行業,20%的資金投向其它領域如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等

最後,説到公司判斷,創始人的特質尤為關鍵,所有因素最終都歸結到人;簡單來説濟峯喜歡的創業者一般都有這幾個特點:聰明、勤奮、有野心有國際視野、管理能力強。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

永葆創業精神,踏入下一段征程

從開花到結籽,蒲公英需要歷經數月,而從結籽到飛往漫山遍野,只需一陣風。

這些年,醫療創業領域呈現出火爆一幕,餘徵坤看在眼裏。這裏有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總計395起,共計120億美金,超過同期歐洲(377起,82億美金),成為該領域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融資市場。

但風口也是壓力口,隨着大量的資金湧入,醫療行業也是錢追着項目跑,創投機構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

對此,餘徵坤錶示,只能通過不斷做深行業研究,多跑腿調查,運用專業性加上勤奮,在別人發現之前找到好項目,並投進去。同時對於一些估值已經漲上去的好項目,他認為如果成長性、盈利性、壁壘高度等基本面都表現良好,即使略貴也還是應該下手。“今年覺得它是貴,到了明年可能就不貴了,再到後年反而看起來顯得便宜了。”

除了在投資端發力,投後服務也要跟上。餘徵坤舉例介紹,濟峯資本曾幫助英科醫療介紹一些併購標的,為其介紹了美國一家安全注射器公司,以拓寬產品線;胡旭宇也曾陪着翔宇醫療創始人走訪瑞士、德國、意大利等國,尋找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跨境商貿機遇。

餘徵坤將這些總結為“Doing well by doing good”(為善者,諸事順),他希望幫助優秀的創業者成就偉大的企業。

投資界獨家獲悉,根據目前濟峯資本的投資進展,濟峯資本四期基金很快將開啓募集,餘徵坤説道:“我們希望更加專注做好自己,自我迭代,投資期做好佈局,在收穫期可以成為一名等風者。正如我們LOGO蒲公英一樣,隨風飄揚、生生不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90 字。

轉載請註明: 濟峯資本:深耕醫療投資,蒲公英精神的踐行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