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竟然也浮虧!?專家:以後要習慣
近日,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的事件持續發酵。起因兩張在社交平台中盛傳的兩張圖,其中一張是客户投訴平安銀行的理財產品虧損,另一張是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某款產品近一個月的年化收益率為-4.42%。分析兩個產品的產品説明書可以發現,上述兩款產品都是風險等級在R2級,即中低風險的產品。
對此,不少投資者表示,作為理財產品中的“穩健型選手”,為何還會出現浮虧?這是否意味着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安全?
為何虧損?主要受債市波動影響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都是預期收益型產品佔主導,出現虧損的情況很少,即使出現也只發生在風險等級較高的產品上面。但近兩年來,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速度明顯加快,產品的運作模式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淨值型產品的特點之一即資產淨值會隨着市場波動而出現波動。
“近期,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較為罕見出現浮虧,主要是受債券市場波動的影響。”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5月份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一輪“踩踏式”下跌,債券價格下行明顯,部分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銀行系理財產品受到波動較大,出現了浮虧。事實上,公募基金的固收類產品,如債券型基金,也出現了回撤。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賬面的負收益並不代表實際的負收益。普益標準副總經理陳新春表示,“以股票投資為例,短期股票價格的下跌會帶來虧損,但如果長期持有,價格依然會漲回來,長期看依然是盈利。債券類理財產品同理,債券價格有漲有跌,最終市場價格會向內在價值迴歸,只要不是短期就贖回,賬面的負收益並不會帶來實際的負收益。”
也就是説,正如股票價格漲漲跌跌,理財產品收益波動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不過,為何銀行系理財產品出現浮虧,會引發較多討論和關注?對此,董希淼表示,其原因在於:一是銀行系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投資風格總體上較為保守,偏好穩健型產品,心理準備不足;二是長期以來銀行系理財產品處於隱性的剛性兑付之下,較少出現虧損現象,即使虧損也剛性兑付。
還會出現類似情況嗎?很可能
投資者關心的是,這樣浮虧的情況未來還可能出現嗎?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表示,很可能再出現,而且投資者也應做好心理準備。
實際上,出現浮虧的本質在於打破“剛性兑付”。2018年4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公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這是關於資管業務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國資管業務穩健發展奠定基礎、指明方向。在資管新規中就明確指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兑付。
“未來非保本浮動收益的淨值化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流,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給客户展示的收益率也是業績比較基準,而非銀行到期一定會給客户兑付的收益率,在投資過程中,產品的收益會受到投資標的走勢、銀行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等因素影響。”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表示,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打破剛兑”已經不再是口號了,是真實的會發生的。
具體到近期銀行理財產品上面,浮虧的情況也可能再出現。“投資者應全面理性地看待近期來銀行系理財產品浮虧現象。”在董希淼看來,下半年,債市走勢仍然不容樂觀,對債權型理財產品要保持謹慎態度。更重要的是,隨着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理財子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重將會上升,理財產品價格波動情況可能會更多,幅度可能會更大。
這就意味着,投資者必須摒棄過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就“一定安全”的認知,真正養成“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的理念。
投資者該怎麼辦?理性選擇
那麼,對投資者來説,到底該如何“謹慎”選擇?殷燕敏表示,投資者在選擇購買理財產品時,未來不僅要關注產品的投資範圍、投資標的、風險等級、是否保本等,也需要關注金融機構管理該類產品的歷史業績來選擇管理能力較好的機構。
與此同時,董希淼表示,投資者應充分考量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理性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投資能力的理財產品,並對自己的選擇結果負責。
當然,買賣雙方都要做到位,即不僅是投資者要做到“買者自負”,金融機構也要做到“賣者盡責”。“金融機構要加強信息披露,全面、及時、準確披露理財產品相關信息。”董希淼説。
實際上,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隨着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形象逐步褪去,銀行和理財子公司都要在資管市場通過業績去競爭客户了。除此以外,加強投資者教育也是金融機構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要做好投資者教育,理財經理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產生共情,體會其內心的需求和困惑。”陳新春表示,雖然打破剛性兑付是政策要求,必然趨勢,但站在客户的角度,需要給客户糾正“淨值型產品就一定會虧損”的觀念,讓客户理解打破剛性兑付其實是擺脱了銀行賺差價,改為銀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而客户能夠分享更多產品的超額收益;並且通過長期投資能夠平滑淨值波動,客户在長期能收穫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的紅利。(經濟日報記者 錢箐旎)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