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近日,科創板“便攜按摩器第一股”的一位重要高管職務出現了變動。
5月6日晚,倍輕鬆公告稱,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張大燕以個人家庭為由,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
倍輕鬆屬於新上市公司,登陸A股僅10個月,財務總監這個重要崗位卻突然更換,一度引起市場關注。
在尺度股東羣,有投資者表示,“財務總監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維護投資者關係,即把公司推銷給機構等投資者。此外,在兼併收購等資本運作方面也有參與。”
另有投資者表示,“希望下一個財務總監能救救股價,高位買股票的投資者已經虧慘了”。
公開資料顯示,倍輕鬆主業為健康智能硬件,旗下產品包括頸部、眼部、頭部及頭皮等產品。
截至2020年,國內小型按摩器市場滲透率不足2%。而在該行業中,榮泰健康、奧佳華、倍輕鬆三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9%、5.3%、5%,位居行業前三。
目前,倍輕鬆在眼部按摩器市場佔有率為16.5%,頸部按摩器市佔率為9.5%。
在2021年7月15日(上市第一日),是倍輕鬆的高光時刻。當日,其股價大漲534.3%,股價最高觸及185.09元。
但之後,該公司開啓了長達數月的下跌趨勢,當前股價已經跌至48.09元,相比高點跌幅達74%。
導致股價腰斬的原因是業績得不到市場認可。
2021年,倍輕鬆實現營收11.9億,同比增長43.93%;實現歸屬淨利潤9186萬元,同比增長29.92%。但是,這份年報數據低於部分券商機構的預測數值。
去年11月1日,首創證券預測倍輕鬆2021年淨利潤為1.12億元。今年1月26日,上海證券預測倍輕鬆2021年淨利潤為1.2億元。
不難發現,年報披露數值與券商機構預測數值相差0.2億以上。
倍輕鬆方面最近在機構調研中表示,“由於疫情反覆,公司線下直銷渠道收入不及預期,2021年公司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
到了今年一季度,倍輕鬆歸屬淨利潤虧損988.98萬。券商機構分析稱,“主要系疫情反覆下線下直營門店運營成本較為剛性、管理和研發人員薪酬上漲、信息化建設諮詢服務費增加等”。
我們關注到,外界對倍輕鬆一直存在2個爭議點。
一是“重營銷、輕研發”。
數據顯示,2017至2021年,倍輕鬆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289億、1.829億、2.865億、3.329億、4.848億,佔營收比重分別為36%、36%、41.27%、40.27%、40.7%。
近五年,該公司銷售費用合計約為14.16億元。
再看研發支出情況,2017至2021年,倍輕鬆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66萬、2558萬、4066萬、3689萬、4720萬,佔營收比重分別為5.2%、5%、5.8%、4.46%、3.96%。
近五年,該公司研發費用合計約為1.69億元。
經計算,近5年倍輕鬆的銷售費用為研發費用支出的8.37倍。
二是對倍輕鬆的核心技術人員有所質疑。
在IPO期間,倍輕鬆將董事長馬學軍劃入核心技術人員,並稱其在研發方面的主要貢獻包括組建並領導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指導和培養技術人才....
不過,這位擁有職高學歷的董事長的從業經歷大多與銷售和管理有關。
履歷顯示,馬學軍在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期間就職於台灣富豪食品有限公司業務部,任銷售主管;在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期間就職於深圳西格瑪銷售中心,任銷售經理; 在1996年9月至2001年9月期間就職於深圳市倍輕鬆保健用品實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2001年8月至今就職於輕鬆有限、輕鬆股份及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
股價腰斬的倍輕鬆後市表現如何,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