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跑出“加速度”

本報記者 陳婷婷

10月24日,伴隨着響亮的汽笛聲,滿載着電子產品、服裝鞋帽、工藝品及汽車零部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長春興隆鐵路口岸發車,此後十餘天將陸續抵達歐洲各站點……

作為服務我省經濟發展、聯通內外的物流“動脈”,今年1-9月,中歐班列(長滿歐、長春—漢堡)運量逆勢上揚,共承運貨物10283標箱,同比增長27.51%。其中,省內貨物標箱4366個,佔比大幅提升。

“從最初的10%左右,上升到如今的56%,中歐班列(長滿歐)自開運5年來,貨源結構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玥介紹,本地貨源持續上升,説明我省產品供給和歐洲市場需求的契合度越來越強,同時也説明了中歐班列對本地企業的承運需求滿足程度越來越高。

一直以來,相比於海運,中歐班列的貨物運輸成本較高,那麼,近些年來我省企業為何越來越多地開始選擇這一物流形式?這不斷攀升的數據對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來説意味着什麼?

“中歐班列的運輸效率比較高,我們的地板產品從長春到歐洲,如果用海運大約要55天,用班列時間能縮短一多半。”德林木業負責人籍林告訴記者,對於外貿企業來説,輸出效率尤為重要。“特別是當企業有一些即將逾期的訂單,選擇中歐班列承運能夠有效避免違約風險。”

汽車零部件一直是我省中歐班列承運較多的貨物,當問到一汽進出口有限公司為何選擇中歐班列時,該公司副總經理於洪表示,“家門口”報關的便利條件格外吸引企業。“過去我們的汽車零部件需要在滿洲里和哈爾濱進境,異地報關後,再通過公路運輸到長春查驗,相對繁瑣,現在用中歐班列可以本地報關、查驗、提貨,非常方便!”於洪指出,與空運、海運相比,中歐班列實行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是疫情期間最顯著的優勢。

“報關手續越發簡單,通關速度不斷加快,這幾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歐班列的成長。”作為一家長期利用中歐班列的企業,福耀公司關務負責人方媛感慨地表示,中歐班列的配套服務眼見着一年年變好。“過去,企業出口貨物先通過海運抵達港口,再通過公路運輸到指定倉庫,現在藉助中歐班列,可以直接把火車開到企業要求的倉儲區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

不斷轉型升級的中歐班列越來越受到企業推崇。據長春海關口岸工作人員透露,在多重政策疊加效應下,如今我省已有部分企業商品實現中歐班列運輸成本與海運基本持平的案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多本地企業選擇中歐班列後,將有助於打破過去貨源分散,集結效率低等發展瓶頸。”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關加大服務,專門設立中歐班列快速通關窗口,通過預約通關、預約查驗、隨到隨查等支持舉措,保證班列貨物通關“零延時”。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長春在東北地區開放優勢並不明顯,中歐班列開通後,將長春與歐洲腹地進行了連通,延長了這裏對外開放鏈條,打破了省市進口產品只能依賴沿海沿邊和空港口岸轉關的現狀,極大地提升了長春對外開放水平和規模。該人士指出,在東北其他地區中歐班列還未成規模的情況下,我省中歐班列率先走出了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的關鍵一步,對於提升國際競爭力,搶抓東北地區開放先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有着重大意義。

這一點,記者從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近期發佈的工作簡報中得到了印證: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憑藉着以中歐班列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多式聯運國際貿易通道體系,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作為東北亞區域綜合樞紐的地域優勢依然明顯。1-9月,長春至天津、長春至遼寧方向海鐵作業量共計26569標箱,與去年同比增長160%;1-9月,卡車航班總髮運量達275票,貨重達216噸,貿易額2.2億人民幣。其中,卡車航班自2018年4月開始試運行,現每週定班發運三次,已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上千家知名企業提供了物流服務。

逆勢跑出“加速度”,不斷成長的中歐班列及配套通道體系正為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蓬勃動力。1-9月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值948.2億元,其中,9月當月進出口126.2億元,增長20.8%,創今年以來單月進出口最高值。同時,依託中歐班列長春國際陸港區域不到三年的時間裏集聚了鐵路口岸、整車進口口岸、進口肉類口岸、冰鮮水產品口岸等指定口岸資質,成為我省連接國內國際的窗口和通道,為大宗商品交易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物暢其流,貨通天下。走訪中記者發現,目前我省中歐班列已經構建起的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業務協同操作與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王玥表示,作為中歐班列的運營機構,該公司正不斷通過打造“智慧物流”以及在國外修建存儲倉等方式,助力我省貨物更好地“走出去”,讓吉林品牌在帶動省內經濟內循環和國際貿易外循環更加順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0 字。

轉載請註明: 逆勢跑出“加速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