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葉檀財經
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明顯加速了,央行先後在深圳、蘇州、雄安和冬奧會進行了一系列封閉測試。
2020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
技術方案越來越成熟,相關法律也已經開始修訂,種種跡象表明,數字人民幣越來越近了。
多數人的反應是驚喜而疑惑,驚喜是因為這是個新事物,而且比特幣漲的這麼兇,潛意識裏大家會把二者關聯起來;疑惑是因為相關的報道很多,但卻沒人能説明白數字人民幣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對金融體系和整個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能否消滅現金和經濟犯罪很多説法提到數字人民幣有利於打擊經濟犯罪,真的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看現階段央行數字人民幣的設計思路。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提出,數字人民幣定位於M0,屬於零售型 CBDC,採用雙層運營模式,不計付利息。
M0指流通中的現金,CBDC是英文簡稱,意思是“央行數字貨幣”。所謂雙層運營模式,指的是央行加商業銀行的模式。
數字人民幣就可以理解為電子化的人民幣現金。搞清楚了這一點,後面的分析就有了方向。注意這裏的現金是貨幣銀行學中的概念,指的是M0,為了方便小白用户還是要科普一下:
那麼現金會被完全取代嗎?
不會!因為數字人民幣要依託於手機,中國有大量的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從保障公民權利上講,必須保留現金。
即使不説老年人的問題,法律層面依然有障礙。人民幣是法定貨幣,任何公民和機構不得拒收,但如果是數字貨幣就有問題了,法律無法規定每個人必須有一部手機,還安裝了“數字錢包”APP。所以現金是必須存在的。
至於很多人説到的反洗錢,就更不是數字人民幣能解決的問題。首先現金不會消失,就算沒有現金,洗錢和經濟犯罪的手段依然有很多,比特幣、證券、藝術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壞人做不到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説到這裏,您是不是覺得數字人民幣就是瞎折騰?什麼也影響不了。還真不是,有一個行業可能會出現重大變化,那就是電子支付!
數字貨幣改變不了現金、改變不了貨幣乘數、終結不了經濟犯罪,更不可能影響貨幣政策,但他偏偏能革了支付行業的命。
三足鼎立的電子支付要聊變革就得先聊聊支付行業的歷史和現狀。
支付業務主要分兩塊,線上和線下。在智能機沒有普及的時代,電子支付就已經出現了——網上銀行。美國最早是1995年,中國是1999年。
網上銀行其實就是把央行主導的支付結算系統搬到了網上,模式沒有變。
2000年以後電商興起,電商平台建立了自己的支付系統,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擔保交易,消費者先把錢打到平台的擔保賬户,確認收貨之後,平台再把錢打給賣家。
在微信興起之前,支付寶可謂一家獨大。騰訊依靠龐大的QQ用户羣搞出了一個財付通,後來併入了微信支付。但最早這兩個支付工具都只是在線上活躍,且主要限於自家平台。
後來出現了二維碼,這個不起眼的的東西幫支付平台把業務拓展到了線下,從大賣場到煎餅攤兒。移動支付成了中國奇蹟。
互聯網巨頭靠用户數量建立了護城河,在經濟學上這叫“網絡外部性”,網絡外部性是新經濟中的重要概念,是指連接到一個網絡的價值取決於已經連接到該網絡的其他人的數量。
通俗點解釋,假如80%的人用支付軟件A,你肯定也會用,因為你不用就很難和這80%的人做交易。如果軟件B只在20%的場景下能用,那你肯定覺得它很雞肋,不願意用。
在電子支付方面,銀行系統起步很早,2002年3月,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合併18家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的基礎上,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85家機構共同出資成立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在二維碼出現之前,線下支付是銀聯的天下,因為大額交易的主要方式是刷卡。
二維碼支付出現之後,大家刷卡的次數變少了,很多人出門連銀行卡都不帶,一台手機走天下。
大家忙着搶市場,但最後發現誰都搶不過支付寶和微信,因為中國人手機裏基本都有微信和支付寶,他們在C端的獲客成本基本是零。商家的成本就是把自己的收款碼做成一個牌子,外加一隻掃碼槍。不好的一點是提現需要收千分之一的手續費。
而銀聯要擴張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017年底銀聯推出了自己的APP “雲閃付”。現在用户數量3億,據説最初的一年砸了20億,拿下了1億用户,人均獲客成本20元。
要獲客你就得送福利,相比支付寶和微信,銀聯的福利還是挺多的,卡的級別越高,福利也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查自己的卡片權益,卡片越多權益越亂,銀聯最近新上線的“銀聯卡官方服務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公眾號菜單欄【權益精選】-【銀聯卡禮遇】就可以查詢自己的權益。
互聯網公司也送福利,但喜歡搞的比較複雜,雙十一折扣算法堪比高數,過個春節還要被“敬業福”支配,相比之下銀聯的方式更討喜一些——直接送。
我最喜歡的權益是VIP候機室。有時候去機場比較早,需要用電腦處理點事情,就很麻煩。出差本身就比較累,這種時候能有一個舒服的地方坐着辦公,而且還不用花錢,何樂而不為呢?這種福利屬於雨天送傘,急人所難,對用户來説這個價值要超過服務本身的成本。
這些權益主要分四類:商旅、健康、娛樂、生活,大家可以到“銀聯卡官方服務號”按需自取。
除了存取款和轉賬,你知道自己的銀行卡有哪些功能?其實很多人並不瞭解自己的銀行卡,銀聯公眾號裏面有一個模塊叫“秒懂百科”,把“卡片知識”、“卡片權益”和“卡片使用”做成了小視頻,簡單明瞭。公眾號還經常有專屬抽獎,福利多多,而且銀聯卡的活動和權益都會在這裏首發,所以這個號做的還是不錯的,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平時不用微信和支付寶,用銀聯的雲閃付。除了網購和煎餅攤之外,沒有差別。支付行業競爭到今天,基本就剩下三家:支付寶、微信、銀聯,三家各有所長,三足鼎立。
一碼掃天下 利國又利民那麼數字人民幣能改變現有的格局嗎?真的很有可能,因為二維碼的統一成了可能。基於每個用户持有的數字人民幣,一人一碼!
事實上央行也在推進這件事情。
2019年9月公佈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户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2020年1月也曾經有新聞報道,雲閃付和微信之間實現了互掃。
從央行的角度看,統一二維碼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因為交易更方便了。兩千年前秦始皇都知道統一度量衡,我們今天為什麼要用這麼多二維碼,不累嗎?
國內還好,像日本這種互聯網不太發達的國家,二維碼支付就讓日本央行非常頭大,因為二維碼太多了,而且每家支付公司規模都不大。日本央行想統一二維碼,但搞了兩年沒搞定,可見基於現在的支付系統,實現統二維碼的統一是比較難的。
數字人民幣可以把這個問題變得簡單。根據央行公開的資料和試點時候披露出來的信息,這個設想的確是可行的。
數字人民幣流通的載體是數字人民幣錢包,在開通賬户時僅需要用户個人身份唯一標識進行認證即可,無需通過銀行系統就可實現與其他用户之間點對點的轉賬交易,大幅降低對金融中介的依賴程度,提高交易信息保密性和現金週轉率。
用户個體的數字錢包在取錢或充值時,仍需通過銀行機構完成交易。在前期測試中得知,用於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結算的數字錢包App設計簡約,以上滑付款、下滑收款的簡單功能實現錢包收支。
除支持掃碼、匯款等傳統在線支付方式外,還利用NFC技術實現碰一碰、雙離線交易等模式,手機沒信號也能用。
可以想見,數字人民幣推出之後,互聯網巨頭在線下的優勢很可能被瓦解。
但央行是非盈利機構,考慮的是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和安全,不會自己來做業務,更不會去搶誰的飯碗。最後肯定是像銀聯這樣的機構來做,然後把所有支付平台都接入進來,實現全面統一。
在各自的平台上,互聯網巨頭依然不可替代,你在淘寶、鹹魚還需要用第三方擔保交易,你甚至可能需要用花唄;在京東和拼多多你可能會繼續用微信支付。
但是在線下,一碼掃天下,用誰都一樣方便。恐怕到時候不但提現不需要手續費,支付平台還要積極給大家送福利。
至於銀行,數字人民幣的影響其實很小,因為銀行的主要利潤來自存貸款和信用卡業務,都不會受到衝擊。
對於銀行來説,擁抱金融數字化變革還能削減不少成本。比如數字銀行卡就可以幫銀行節省掉實體卡片的成本,截止2020年12月,銀聯累計發行了90億張銀行卡,每張成本按10元算,就是900億!所謂的數字銀行卡其實是類似電子身份證、電子社保卡的概念,不需要實體卡了。
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跟銀聯合作,發行“銀聯無界卡”,也就是數字銀行卡。2020年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户及支付機構一起發佈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
數字銀行卡有幾點好處:首先就是不用去網點了,在雲閃付APP上就可以辦卡,其次還實現了卡碼合一,可以用手機一鍵調取無界閃付卡和無界卡二維碼。數字銀行卡幫助銀行實現了從髮卡、管理到安全維護全流程的數字化,用户用起來方便,也不用怕丟卡了。
無論是二維碼的統一還是數字銀行卡的發行,都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提高了金融系統的效率,讓金融更好地服務於用户,服務於經濟發展。這才是央行的初衷。
數字人民幣顛覆的不是某個公司,也不是某個羣體,而是壟斷和混亂。金融科技帶來的變化也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網銀到移動支付,再到數字人民幣,老技術承載着新技術,疊加在一起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