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8月22日,順豐控股(002352.SZ)發佈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883.43億元,同比增長24.20%;實現淨利潤為7.6億元,同比減少7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虧損4.77億元,同比下滑113.8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3.32億元,同比減少37.51%。
此前,順豐控股在一季度錄得大額虧損後,順豐董事長王衞公開表示:“這樣的問題出現後,我認為馬上要形成一種防範和對應的措施,以後類似的問題不會再出現第二次。”
從財報來看,順豐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4.77 億元,同比下滑113.85%,其中第一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1.34億元,第二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 6.57億元。2021年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主要是順豐將位於中國佛山、中國蕪湖、中國香港的三項物業資產的權益轉讓至順豐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處置收益,以及政府補助等。
在無紙化辦公以及電子發票愈發普及的背景下,順豐控股核心業務時效快遞業務增速再次放緩。2021年上半年,順豐時效快遞業務實現不含税營業收入 461.61億元,同比增長6.50%。順豐方面表示,該業務增速放緩主要因去年疫情期間防疫緊急寄遞需求旺盛帶來時效業務增量較大,同比基數較高。
“文件寄遞業務在未來還會進一步收縮,為應對這一變化,順豐必須從電商消費領域作出突破。”業內人士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順豐在高端電商品牌的業務與京東快遞有一定競爭,但從市場份額來看,順豐優勢更明顯。
順豐亦在在半年報中透露,瞄準高端電商消費及製造業領域,伴隨未來貨運機場樞紐的建立,不斷精進重點城市互寄時效,提升航空資源效率並加強空地模式協同,進一步提升交付能力及穩定性,穩固高端市場份額。
近年來,電商快遞的價格戰持續,導致順豐、“通達系”快遞企業單票收入連續下滑。但隨着監管介入,7月份快遞數據反應價格戰有所趨緩。
但上述業內人士坦言,順豐一直不擅長價格戰,雖然希望用豐網品牌進入經濟件市場,但其面臨的成本與運營壓力已經對其盈利造成影響。
長城證券則在研報中顯示,受益於高端消費線上化加速,順豐時效件與消費升級聯繫日益密切,時效件增速現在已經掛鈎大消費;成本端運力的階段性問題、新業務戰略性投入等不利因素在一季度已經集中體現,考慮到公司公司較強的管理能力,相關的成本壓力將逐步緩解。
另一方面,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表示,順豐在下半年大動作比較集中。順豐此前公告的200億的“定增”拿到批文或擇機發行;順豐同城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完成對港股上市公司嘉裏物流的收購;繼續加大引進飛機的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