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吳凡) 科創板一季報正式收官,據星礦數據統計,科創板2021年一季度單季營收合計為960.22億元,同比增速為71.29%;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13.36%。科創板一季度營收、淨利潤增速均創出單季度數值歷史新高的背後,與大批半導體公司一季度業績飄紅“密不可分”。
《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從2021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看,除中芯國際外(注:一季報尚未披露),28家科創板半導體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盈利,其餘4家公司中,有2家為股票帶“U”的未盈利上市公司。
從業績增速角度看,16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恆玄科技、晶豐明源以及神工股份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0%,其中恆玄科技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4751.05%,晶豐明源一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9331.68%。
“行業景氣度提升”是眾多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雲岫資本合夥人兼首席技術官趙佔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催升行業景氣度大增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增長較快,半導體的下游應用主要包括手機、數據中心、汽車、Alot以及PC,這五大市場是消耗芯片量最多的市場,今年(需求)都在快速的增長。
除市場需求拉動外,華芯金通(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吳全還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地緣格局變化、產業能力生成也是此輪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的原因之一。
16家芯片設計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100% 《科創板日報》製圖以半導體產業鏈劃分,上述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包括晶豐明源、恆玄科技等18家企業屬於芯片設計領域;滬硅產業、金宏氣體等8家企業屬於半導體材料領域;華峯測控、中微公司、華興源創以及芯源微屬於半導體設備領域;利揚芯片與中芯國際分屬半導體封測和製造領域,另外華潤微則是以IDM模式運營的半導體上市公司。
進一步來看,在芯片設計板塊中,16家公司一季度營收呈現不同程度同比增長,晶豐明源、恆玄科技、樂鑫科技、明微電子、芯朋微、晶晨股份以及寒武紀等營收同比增長均超過100%,其中寒武紀作為一家尚未盈利的AI芯片公司,其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達到212.75%。
寒武紀解釋稱,銷售收入及毛利的增加主要系本期邊緣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銷售同比大幅增加所致。另外寒武紀一季報同時顯示,多支科創50ETF集結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之中。
另外,在下游需求拉動以及上游原材料、代工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去年以來,電源管理IC以及LED芯片陸續出現缺貨和漲價的情況,比如晶豐明源在今年4月就曾兩次發佈漲價函。
上述一季度營收增幅較大的公司中,芯朋微為電源IC公司、明微電子與晶豐明源的產品橫跨電源管理IC和LED芯片兩個賽道,前述兩家公司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4.9%以及124.24%。
幾家歡喜幾家愁,瀾起科技與紫晶存儲一季度營收分別同比下滑39.58%和15.9%。
作為全球內存接口芯片“三傑”之一,對於一季度業績下滑,瀾起科技解釋稱,客户需求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DDR4內存接口芯片進入產品生命週期後期,導致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另外公司產品以美元計價,美元兑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貶值。
國金證券發佈研報認為,服務器內存接口芯片衰退週期近尾聲,明年DDR51+10內存接口芯片,串行檢測等因素的推動,這些驅動力都會讓瀾起從二季度到下半年營收及獲利環比,同比回升。
而紫晶存儲未在一季報中具體解釋其營收下滑的原因。
多家QFII集結恆玄科技
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其他板塊,除了掩膜版供應商清溢光電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0.3%外,其餘14家公司一季度營收均同比增長,其中芯源微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達到1229.72%,為33家科創板半導體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增幅之最。
芯源微為半導體設備公司,產品包括光刻工序塗膠顯影設備(塗膠/顯影機、噴膠機)和單片式濕法設備(清洗機、去膠機、濕法刻蝕機),其營收增長主要系公司擴大業務規模應對半導體行業的高景氣。
另外,半導體級單晶硅材料公司神工股份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89.1%,公司解釋稱,主要系本期行業持續回暖,公司維護原有銷售渠道,並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訂單增加,出貨量增加所致。
而從歸母淨利潤的角度看,一季度同比增幅超過1000%的公司分別為:恆玄科技(同比增長4751.05%)、晶豐明源(2424.3%)以及神工股份(1752.66%),其中恆玄科技為科創板半導體公司中,一季度歸母淨利潤漲幅最高的一家公司。恆玄科技表示,公司一季度營收增長主要系業務增長所致。
作為國內音頻SoC芯片龍頭,華西電子孫遠峯團隊近日發佈研報認為,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伴隨着產業鏈進一步成熟,智能藍牙的滲透率會持續提升,公司智能藍牙音頻芯片的收入佔比也將有望進一步提高。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在恆玄科技披露的一季報中看到,包括澳門金融管理局、阿布達比投資局以及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3家QFII出現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
另外中微公司、明微電子、晶晨股份、華潤微等13家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
業績下滑原因多樣
部分科創板半導體公司一季度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發現,33家科創板半導體公司中,13家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出現同比下滑,其中有方科技與芯海科技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100%。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因全球晶圓產能緊張,部分芯片設計公司無法保證充足的產能,是致使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前士蘭微董秘更是在朋友圈放話:一季度報表不用在細看,只看這個公司搶到多少份額的貨就行。
今年一季度,有方科技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48.34%,公司提到,雖一季度訂單同比大幅增長,但受到市場芯片原材料供應等因素的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僅增長約14%,並且有方科技還提醒,如芯片供應未能緩解或價格波動較大,則上半年累計淨利潤仍可能虧損。
無獨有偶,此前發佈一季報的SOC芯片設計公司瑞芯微,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50.17%,但公司也表示,下游需求增長過快,但由於存在晶圓代工廠和封測產能緊缺的風險,公司能否滿足客户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雲岫資本合夥人兼首席技術官趙佔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因為晶圓缺貨的原因,整個行業格局肯定會受到影響,但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擁有產能的公司其業績表現會不錯,比如像設備、材料、芯片製造、IDM公司,這些公司業績都會比較好,而在芯片設計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公司也是獲益的,因為這些公司擁有一定的產能保證,同時獲取新產能也具有優勢。
趙佔祥進一步表示,對於一些新創公司,以及一些產能不多的公司,即使受到(晶圓緊缺)的影響,但影響也不會很大,“因為當前資本對半導體市場(投資)比較火,所以很多公司現金流上還是比較充裕的”。
除上述原因外,報告期內的相關費用計入是拖累公司業績下滑的另一主要因素。
信號鏈芯片設計公司芯海科技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17.74%,公司解釋稱,其在第一季度確認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股份支付費用約917.39萬元,另外在2021年第一季度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543.41萬元。
拋光液供應商安集科技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91.2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6.24%,公司稱,因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產生股份支付費用(屬於經常性損益)約為1200萬元,同時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下降(屬於非經常性損益)約800萬元。
另外,包括思瑞浦、華峯測控、瀾起科技等公司的一季度業績下滑均受到報告期內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同時研發費用的同比增長也是影響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
下游市場需求拉動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科創板半導體公司在年報或是一季報中表示,行業景氣度提升是驅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從銷售端的數據看,2021年2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395.88億美元,同比增速達14.66%。其中中國市場13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91%。
那麼催升此輪行業景氣度提升的原因有哪些?
趙佔祥表示,催升行業景氣度大增的原因,主要還是下游需求的較快增長,“半導體主要應用於五大下游市場:手機、數據中心、汽車、Alot以及PC”,這五大市場是消耗芯片的主要市場”。
2020年作為5G手機大規模普及的元年,受疫情影響,放緩了5G的滲透速度。展望接下來的手機市場,據 SUMCO 綜合 Gartner,IDC,Omdia三家諮詢機構數據預測,2024年全球5G滲透率將達70%,龐大的換機需求將推動整體半導體產業鏈穩定增長。
“5G手機中圖像傳感器中的圖像模組、視頻模組、電源模塊等組件,對芯片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趙佔祥進一步補充道。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受疫情影響,數據中心建設進一步加速;而在汽車市場,隨着汽車電子化率提升,對車用芯片需求顯著提升;在PC市場,2021年Q1,全球PC出貨量達8398萬台,同比增長達55.2%,宅經濟下PC需求正快速爆發;而在Alot領域,藍牙耳機、智能手環、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增長,持續拉動着Alot市場景氣度的提升。
除市場需求因素外,華芯金通創始合夥人吳全還認為,基於競爭力尚不足夠的現狀,面臨被卡脖子的戰略博弈,面臨數字經濟浪潮的戰略機遇,國內半導體領域處於“供給與需求、被動發展與主動作為”這兩對關係互動的複合期、交匯期和上升期。
吳全表示,站在落實國家“雙循環“戰略、培育與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的高度,國家對半導體領域給予了全方面支持和引導,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半導體行業景氣度。
吳全進一步指出,由於地緣格局變化,國內半導體產業自強的訴求更加強烈,供應鏈國產化的接受度更加提高,增強了國內半導體業界的發展信心,也給予了相應市場空間,體現為只要國內半導體公司具有相應能力,基本就能接到訂單。這是發展機遇和外在驅動力。
龍頭公司有望提升市佔率
那麼此輪景氣度預計將持續至何時?趙佔祥給出的預測是會持續一兩年的時間,而吳全對行業景氣度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預計全球半導體的景氣會持續8-10年,國內會更長一些。
信達證券發佈研報認為,當前迎來 5G、AIOT、汽車電子等新一輪的需求爆發,半導體市場將迎來長達5-10年的需求週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半導體下游需求旺盛,但在當前全球晶圓短缺的背景下,部分無法搶到產能的中小廠商是否會因此出局?行業格局是否會被重塑?
趙佔祥表示,此次晶圓短缺影響較大的是下游終端廠商,“終端廠商中規模較大的廠商,如頭部手機、家電廠商,他們是有芯片產能保證的,但很多小終端廠商,其在獲取芯片的優先級並沒有那麼高,因此這些廠商影響最大”。
吳全認為,缺貨漲價潮的出現,有實際成分的因素,也有虛假成分的因素,其中虛假成分的因素,是指在行業產能偏緊的情況下,為搶產能,供需雙方都有提價和誇大需求的使然動力,這一是客觀存在的。
吳全預計行業稍微冷靜理性後,產能緊張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相對樂觀。這一過程中,部分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是正常客觀存在。“至於,是否行業格局會被重塑,我認為會埋下重塑因素的種子,誰會重塑行業格局,誰成為新量級市場玩家,需要市場歷練和時間釀造。”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晶圓廠產能緊缺,價格逐季上調,對下游設計業危機並存。部分中小創業公司難以得到穩定的產能保證,或將逐步出清。而龍頭公司憑藉自身行業地位優勢,產能供給無虞,同時成本亦可向下游傳導,有望在這一輪缺貨漲價潮中大幅提升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