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章玉貴:世界經濟“雙軌復甦”困局並非無解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財經

世界經濟出現“雙軌”復甦態勢,引起國際組織和分析人士越來越多擔憂。世界銀行在不久前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中警告,由於疫苗接種進展緩慢、政策反應更加有限以及大流行的創傷效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復甦相較發達經濟體明顯更弱,從而加劇不平等現象。世界銀行負責人警告,2021年發達經濟體人均收入增長5%,但低收入國家人均收入僅增長0.5%。富國和窮國的增長率之間存在“鴻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也重申半年前的“雙軌”復甦警告基調,預測發達經濟體2022年將恢復到大流行前的趨勢,但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卻將在中期出現相當大的經濟損失。有“憂心忡忡”的西方媒體日前開出避免“雙軌”復甦的藥方:確保平等獲得疫苗以及全球合作以實現更公平的復甦。

充分的信息、準確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是理性決策與判斷的前提,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經濟的國別與區域的結構性表現來看,由於本次疫情帶來的衝擊是沒有基線場景的超大規模衝擊,且是多輪反覆衝擊,這對一國或經濟體的體系彈性或吸損能力都是重大考驗。在此過程中,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由於各自的經濟基本面、政策工具的豐裕度尤其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差異,導致經濟在遭受疫情反覆衝擊後呈現復甦不同步、結構性分化乃至南北鴻溝拉大等問題,都是真實世界裏無可迴避的客觀現實。

眾所周知,儘管世界各國在應對疫情衝擊時普遍面臨“本領不夠”的困局,但廣泛的疫苗接種、檢測和治療以及不斷研發新的抗病毒藥物,仍是最優對策。只是所有這一切都有賴於足夠的財力、技術支持、可靠的衞生基礎設施以及全球範圍內的疫苗平等分配。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低收入國家只有4%的人口完全接種了疫苗,遠遠低於高收入國家70%的接種率。

另一個現實是,2021年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數比大流行前高出7000萬人,令全球減貧工作進展倒退好幾年。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根本原因在於全球既有的分工格局經由新冠疫情衝擊進一步加劇了南北差距。例如,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以千萬計,而根據拜登政府去年3月簽署的總額達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相關規定,個人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的每個成人都可獲得1400美元補貼,每名兒童可獲額外1400美元補貼;若以家庭計算,夫婦收入不超過15萬美元,夫妻可領2800美元,四口之家可領5600美元。換句話説,美國政府救助的“困難羣眾”,是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的“美國式窮人”。他們儘管在疫情衝擊下遭遇暫時困難,包括失去工作,但這些美國“困難羣眾”,與亞非拉一些發展中國家人民在疫情下的處境相比,前者是喊疼,後者才是真苦。

就新興經濟體在遭遇疫情衝擊後的經濟表現而言,復甦乏力、經濟硬着陸、宏觀槓桿率高企以及預期不確定等問題,既有自身原因,例如經濟基本面不紮實、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過於依賴外資、風險敞口較大以及應對疫情失誤等因素,更有來自美國在疫情期間祭出的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衝擊。梳理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美國祭出的貨幣與財政應對措施,包括為穩住市場情緒而投放流動性、直接援助乃至接管因疫情衝擊而面臨破產的企業、直接救助底層百姓的支出等,總計不下5萬億美元。

而稍微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金本位制被信用貨幣制度取代之後的“後佈雷頓森林體系”時代,早已負債累累的美國政府用於穩定市場、援助企業和失業居民的錢,其實就是開動印鈔機發綠票子。如今,美聯儲為應對貨幣嚴重超發引致的通脹,將於今年3月結束資產購買舉措,隨後啓動加息週期。這種基於美國經濟利益的大規模放水和抽水行為,在美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計價貨幣、交易貨幣與儲備貨幣的背景下,已經並將繼續產生嚴重的負面外溢效應,造成新興市場很難走出獨立的復甦行情。

不過,儘管新興市場的經濟復甦形勢嚴峻,但全球經濟在疫情暴發與蔓延以來已經發生一些可喜的變化,包括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韌性在經過疫情反覆衝擊甚至局部斷裂之後得到某種程度的修復與加強,全球的供求雙中心格局隨着中國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而發生有利於提振新興市場出口的變化。

再加上RCEP生效,也為新興市場經濟吸納中國增長的紅利奠定基石。事實上,新興經濟體雲集的東盟已取代歐盟和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並將隨着RCEP落地與中國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分工與合作關係。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主要新興經濟體,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結合中國市場準入的大幅放寬、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大,將持續承接來自中國經濟高水平開放釋放的諸多紅利。預計上述國家能夠短時間內修復遭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基本面,此後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週期。(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