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次新基金建倉節奏分化 市場震盪是長線佈局好時機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財經

  證券時報記者 曹雯璟  

  隨着基金一季報陸續披露,不少次新基金建倉情況浮出水面。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對於新基金來説,市場大幅波動提供了很好的建倉機會。 

  新基金建倉節奏分化 

  記者梳理去年12月以來成立的次新基金髮現,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次新基金倉位已在90%以上,但也有部分倉位偏低。 

  比如由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1月20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規模為208.82億元,股票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為35.96%。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美的集團(000333)、騰訊控股、隆基股份(601012)、美團-W、瀘州老窖(000568)。 

  由邱璟旻管理的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股1月20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規模147.30億元,股票市值佔比為90.18%,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中國移動、小米集團-W、建設銀行、申洲國際。報告期內,該組合降低了消費行業的配置比例,增加週期行業的配置比例。 

  銀華基金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1月8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規模120.43億元,股票市值佔比為91.95%。一季報顯示,在不少基金經理面對市場調整降低倉位、轉換風格的時候,李曉星仍維持高倉位運作,配置相對均衡,兼顧消費和科技,重點配置食品飲料、新能源、電子、互聯網、醫藥等行業,精選高景氣行業中高增長的個股。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寧德時代(300750)、五糧液(000858)、匯川技術(300124)、智飛生物(300122)、貴州茅台(600519)。 

  由梁浩、聶毅翔管理的鵬華匯智優選混合型於今年1月8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規模113.82億元,股票市值佔比為91.95%。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雙塔食品(002481)、華潤啤酒、安井食品(603345)、騰訊控股。 

  由譚麗管理的嘉實價值長青混合於去年12月24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規模144.33億元,股票市值佔比為82.27%。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長城汽車(601633)、萬科A、興業銀行、長江電力(600900)和工商銀行。 

  由袁芳管理的工銀瑞信圓豐三年持有期混合今年1月13日成立,截至一季度末,基金總規模74.85億元,股票市值佔比為90.41%。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海康威視(002415)、寧德時代、中國移動、香港交易所。 

  市場大幅波動下 

  仍有很好建倉機會 

  一季報中,明星基金經理們對自己的持倉策略和最新倉位情況做出了不同的解釋。 

  馮波在季報中提到,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於1月下旬成立並開始建倉。建倉初期,市場大幅上漲,股票估值水平高企。面對這種情況,將控制風險作為主要任務,堅持以絕對收益思路進行投資。操作上,將股票倉位控制在低水平,謹慎買入估值合理的企業。春節後,市場大幅回撤,部分優質企業估值逐步進入合理區間,適度增加了一些股票倉位,加大A股和港股優質標的投資力度。從結構上來看,主要配置互聯網、家電、消費、光伏等行業優質個股。 

  馮波還表示,經過前兩年的大幅上漲,由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驅動的A股核心企業的估值重構過程基本完成。在合理估值水平下,企業盈利的增長將成為推動未來股價上漲的最重要的因素。市場的大幅波動,對短期投資者來説是風險,但對長期投資者來説,則是獲取超額收益最好的機會。對於新基金來説,市場的大幅波動提供了很好的建倉機會。 

  李曉星在季報中提到,市場裏很多優質公司因為市場風格原因和交易因素,短期出現大幅調整,這些優質公司中,60%-70%的公司本身基本面並沒有問題,很多基本面反而還有上修,相比於之前的股價位置,他認為目前的位置是合理的。稍微長期看,這些景氣度延續的公司通過業績的持續增長,可以漲回去。基於這樣的判斷,自己維持了高倉位,目前持倉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費兩大領域,科技方面包括新能源、半導體、順週期成長股和互聯網,消費方面包括可選消費和醫藥。 

  梁浩、聶毅翔也在季報中提到,組合目前仍處於建倉期,組合成立後藉助市場波動機會一直在耐心慢慢建倉,主要配置基本面紮實、估值合理、未來盈利增長可期的個股上。從長期投資角度,仍然看好中國權益市場的未來長期表現。基金將堅持自下而上精選個股,主要圍繞科技、創新醫藥與醫療服務、消費升級與新興消費、高端製造和新材料等方向,着重發掘那些未來盈利增長可觀且確定性較強的細分行業優質公司並長期持有。 

  譚麗在季報中提到,一季度恰逢基金建倉期,堅持較快的建倉策略,大約用了1個月的時間完成建倉,為應付可能的贖回,倉位保持在80%,結構上偏保守,對市場部分高估值資產比較看空,在組合結構上,以低估值的品種為主,立足1年維度,以獲取絕對收益為目標,配置估值有吸引力的個股,一直堅持安全邊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