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爾尼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全球合夥人賀曉青圍繞國潮品牌興起、消費行業趨勢等熱點話題,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採訪。
針對“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的討論,賀曉青舉例説,去年上半年,一些100元至200元檔位的運動鞋比較熱銷,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趨於保守。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去年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出現階段性下滑。不過,目前中國消費市場已經出現比較明顯的“消費迴流”趨勢,尤其是高端消費品快速增長,預計今年消費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佔據更大比重。
疫情之下,消費行業出現了數字化程度加深、更關注健康生活、青睞現代生活方式等亮點。賀曉青認為,這些趨勢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出現。比如過去幾年,包裝食品飲料增長較慢,但健康飲料增長較快。受疫情影響,這些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
對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任務正在變得更加緊迫,同時整體呈現出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的趨勢。例如,OEM企業轉向品牌建設;本土企業加大創新,從跟跑轉向領跑;等等。
未來3年到5年,科爾尼公司非常看好中國消費品行業民族品牌崛起帶來的投資機會。一方面,公司調研發現,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有民族自豪感,國潮品牌的興起就是一個例證;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愈加成熟,更有競爭力。
賀曉青還表示,本土企業在社交媒體營銷、市場決策等方面更有優勢,但民族品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更加關注產品力。消費品行業本土品牌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營銷能力、產品力、渠道建設3個方面,雖然各個細分市場各有側重,但缺一不可。
賀曉青認為,近年來,零售行業的跨國公司正逐漸改變對中國的定位。具體來説,七八年前的定位是“Globle for China”(全球產品銷往中國市場),後來開始轉向“China For China”(中國定製產品銷往中國),眼下正在向“China For Globle”(中國創新產品銷往全球)升級。中國企業的創新發展給跨國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會成為推動其快速轉型的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 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