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主打“零添加”醬油,差異化競爭,快速增長的千禾味業,已經放慢增長的速度。
花朵財經原創
千禾味業日前披露年報,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6.93億元,同比增長24.95%;淨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3.81%;此次披露的數據低於市場預期。
對比同行業來看,2020年,海天味業2020 年營收入228 億元,同比增長 15%;淨利潤 64 億元,同比增長 20%;中炬高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1.23億元,同比增長9.59%;淨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23.96%;
資本市場上,千禾味業的股價表現不盡人意,從2月份的高點51.37元/股,下跌至33元/股。2個月調整幅度高達35.76%。
4月20日,太平洋發佈研報稱,下調千禾味業評級至增持。理由是:食醋料酒高增,中部東部高增。會計準則變更,利潤表出現一定異常。並提示行業部分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
業績低於市場預期
不僅如此,其一季度的業績也不好看。最近公佈的2021年一季度,千禾味業實現營收4.78億元,同比增加32.91%;淨利潤3988.78萬元,同比下滑了43.34%。
千禾味業表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調味品收入增長所致;淨利潤同比減少,主要系本期加大廣告宣傳及促銷力度,導致促銷宣傳及廣告費用同比增幅較大。
因為支付促銷宣傳和廣告費用增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 87.33%。
2015年-2019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為1.04億元、1.56億元、1.76億元、2.16億元、3.09億元,5年累計增幅197.12%;同期營業收入累計增幅117.15%。
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1.23億,去年同期為0.74億,同比增長66%。公司自2020年9月起,加大了品牌投放、空媒和地面推廣相結合,冠名新相親節目 ,廣告費用大幅增長。
一季度的毛利率為43.34%,同比下滑5.83%;淨利率8.35%,同比下降11.24%。銷售費用大幅提升,而毛利率與淨利率都同比下滑較大,盈利能力下降。
收購案成了業績拖油瓶
2019年6月,千禾味業完成了對鎮山金山寺100%股權的收購。收購主要目的在於開拓華東地區市場,助力全國戰略佈局。
鎮山金山寺原名恆康醬醋,2018年營收206.25萬元,淨利潤3.92萬元;2019年1-5月營收180.72萬元,淨利潤4.6萬元。淨利潤水平不高。
收購之後,其運營狀況進一步惡化。2020年,鎮江金山寺虧損了2554.20萬元。公司2020年,東部區域營收增長21.02%,低於合計地區的增速24.19%。
運營出現虧損,收購之後,其原銷售渠道被整合重構,所以,千禾味業將渠道及專利方面的無形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
此外,根據管理層假設,鎮江金山寺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賬面金額,故全額計提商譽減值。
2020年四季度一次性計提了8994.21萬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全部來自曾經收購的鎮江金山寺。這也成為千禾味業淨利潤增速只有3.81%的原因。
排扣該筆減值準備計提,公司2020年淨利潤2.96億元,淨利增速為49.17%。數據會變漂亮許多。
“零添加”或為噱頭
千禾味業2016年在A股上市。在其官網上,宣傳為“二十年專注健康調味產業,倡導零添加高品質調味品。”
2021年以來,千禾味業主打的“零添加”醬油的説法,受到了一些專家、消費者的質疑。
起因是,1月,署名為西班牙維哥大學肖建波教授、香港大學王明福教授、澳門科技大學伍建林教授在《eFood》期刊聯合發表論文稱,通過“碳穩定同位素比質譜技術”對市場上在售的13種“零添加”醬油進行檢測,有4種千禾品牌“零添加”醬油疑假貨添加穀氨酸而未標註。此文引發了投資者和消費者對“零添加”醬油是否真正零添加的質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丹蓬曾表示,“企業所謂的‘零添加’概念,在沒有國家標準背書的情況下,就是一種噱頭。”
2020年8月發佈的《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了新規範,對“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都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
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千禾味業通過“零添加”醬油這個細分市場,快速取得了業績的增長。
千禾味業,2016年上市之前主要從事焦糖色和食用冰醋酸的研產銷,其營收在總營收的佔比超過50%。
近三年,千禾味業主推“零添加”醬油,並且得到消費者認可。2016年,營收7.71億元,2020年,營業收入16.93億元,上市三年多,營收增長120%,翻了一倍。
其中,2020年,醬油營收10.54億元,同比增長26.20%,毛利率46.93%;食醋營收2.92億元,同比增長32.79%,毛利率41.85%。可見,醬油的營收佔比為62.26%,食醋的營收佔比為17.24%。通過近三年的發展,醬油已經成為了千禾味業的主營產品。
有分析認為,千禾味業的高增長建立在業績基數較小的基礎之上,而“零添加”醬油的概念紅利,助推其業績高增長。
大股東不斷減持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海千禾味業董事長、監事、董秘等高管趁股價上漲大幅減持的行為,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公告顯示,千禾味業董事長伍超羣計劃在2020年8月11日至2021年2月7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所持不超過199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截至2020年9月16日,伍超羣共減持666.44萬股,套現2.73億元。
千禾味業另一位股東伍建勇開始減持。截至2020年12月11日,伍建勇累計減持1634.4萬股,佔千禾味業總股本的2.46%,套現5.87億元。
2020年,伍超羣、伍建勇從千禾味業套現超過8億元。截至2021年3月底,伍超羣、伍建勇分別持有千禾味業37.09%、9.83%的股份,為該公司第一、第二大股東。
除此之外,千禾味業的董秘呂科霖、董事胡高宏、董事何天奎、副總裁劉德華、副總裁徐毅等高管在2021年也進行了減持,套現金額從幾百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對於千禾味業只表示,“公司相關股東及高管減持股票系其個人資金需求,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業績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大股東的不斷減持説明了管理層對未來沒有堅定看好。
海天是我國第一大醬油品牌,市場佔有率18%,第二名李錦記,市佔率8%,廚邦佔5%,剩下的69%的市場份額被包括千禾味業在內的多家醬油品牌瓜分,行業競爭激烈。
千禾味業與海天味業的很大差距嗎。2020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為227.92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4.03億,市值5535億元。千禾味業營收、淨利、市值,分別為16.93億、2.06億、222億。相比之下,千禾味業是海天味業營收的1/24,淨利的1/32,市值的1/25。
靠主打“零添加”醬油,差異化競爭,快速增長的千禾味業,已經放慢增長的速度。未來“零添加”的概念會不會受到監管制約,能不能縮小和海天味業的差距,還是未知。不過,急於套現的管理層心裏沒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