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定會先數數口袋裏的錢,再瞧瞧腳下的路,看一看天氣,摸一摸揹包裏有沒有傘,找一找前人的腳印,然後出發。
基金從業人員可能是離基金市場最近的人之一,他們或許不是一線投研人員,購買基金的“基齡”也或長或短,但比起教科書一樣厚厚的投資指南,這羣人的成功過的“經驗”和踩過坑的“腳印”或許更具操作層面的借鑑意義。
基齡近4年W同學:
2021年市場中有比較多的結構性行情,自己也嘗試買入了一些並不瞭解的行業主題基金,但熬了幾個月換一個不虧不賺的“體面退出”。
當一個東西在上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説一百個認可它的理由。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在沒有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研究的情況下,可能比較難獲得理想的超額收益。今年決定迴歸平淡投資的本質,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選擇值得信賴的基金經理。
對投資而言,選擇適合的基金經理可能是一條捷徑。去聽他們的直播、市場觀點,觀察這位是不是足夠有責任心,是不是真正有熱情在做好這件事,且在專業領域有長時間的深耕並擅長。通過他聊的東西,是會有所判斷的。
基齡近7年Astrid:
養老投資規劃是近幾年基金公司重點佈局的業務。作為與外界溝通的人員,其實在對外發聲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去思考為什麼要宣傳這件事情。在工作中我瞭解到,未來的我們都有可能活到100歲,可能要面臨長壽危機這件事,如果不是設身處地的感受,即使這些字眼天天聽到,也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大事。
我真正下定決心開始做養老投資,是因為看了《老後破產》這本書。這是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編寫的書,根據是節目組拍攝的同名紀錄片。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我們的鄰居日本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之後,有房子,有存款,有年金,都有可能在退休後的某一天破產。而如何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似乎我們的父母輩沒有經驗給我們。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低,所以我用在養老投資上的資金並不多,就每個月發薪日定投,這個金額是很低的。在養老投資這件事上,我覺得可能時間是最大的本錢,而不是資金量。
基齡近2年小黑:
折騰着買過不少基金後,逐漸覺得心安更重要。摸索出來最適合自己的類型是平衡偏進取的風格。其實基金投資中過於頻繁的擇時,很多時候是一種“瞎折騰”。
很多同學工作有收入後,在身邊人和網絡的各種推薦之下買了自己並不瞭解的基金,追逐“風口”、大多數人希望能賺快錢,因為耐着性子“慢慢變富”其實是比較折磨的一件事。
有朋友開玩笑説,賺200沒有比賺100元開心很多,但是虧100會比虧50痛苦很多。其實對於工作比較忙的人,堅持基金定投,選擇一個讓自己心態保持淡定的理財方式比較重要。
基齡近7年BM:
過去一年,我們家把六七成的資產放在風險比較高的混合型基金裏,兩三成放在偏債基金裏。家裏長輩會選擇固收+的產品。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總體回顧下來還是獲得了一定收益。
在工作中,我會向客户介紹許多我們公司的基金,自己也會做到知行合一。每當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的時候,自己往往會追加再買一些,畢竟基金投資需要長期的堅守。幸運的是我的家人們都認可這一點,因此我們買入的基金都不大會動。
基齡近20年閃哥:
去年還是有所收穫的一年。與新手相比,投資中的“熟手”,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能夠比較堅定地相信自己的邏輯。同一只基金、同一個板塊,可能有人進入的時點不對,就很快想要割肉或者回本就離場。但是有人就能夠堅定對大的、未來趨勢的判斷。
我們公司領導曾經説過,長期投資,不是指拿的時間多長,而是指看的有多遠,在投資決策中對於長遠中會發生的問題的考慮是否充分。對於看好的方向和人,只要邏輯沒有變化,我一般可以持有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如果太急於求成,可能就會在優質的賽道也無法有所收穫。(文章來源:興證全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