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蛋殼公寓事件”爆雷後,微眾銀行發佈致微眾銀行租房消費貸款客户的公告稱,建議被迫搬離的該行租房消費貸款客户可到該行登記相關信息,免息將延至2023年底。截止12月1日,微眾銀行161845名租住在蛋殼公寓的客户當中,經客户提出,已確認完成登記的為40077人。對該部分客户該行暫停扣款和計息,也未影響其信用記錄。
據瞭解,早在11月,微眾銀行面對租客權益受侵害問題就發文稱:如果租客被迫撤離,可以登錄“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公眾號進行信息登記,該行會及時進行受理,保障至少在2021年3月31號前,租客的徵信不會受到影響。
針對蛋殼爆雷始末,經濟日報日前評論稱:金融科技創新,新在便民惠民、防控風險,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為成本高、流程複雜的業務場景提供便捷、低成本金融支持,才是真正的金融科技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經濟日報的評論中着重強調了微眾銀行私自修改電子合同的這一違規做法,微眾銀行企圖刪去“如果租客提前退租,由蛋殼公寓直接把租金返還給微眾銀行”這一約定來實現將責任轉嫁給租客的目的。而針對這一做法,微眾銀行給出的回應稱:版本升級。
面對微眾銀行私改電子合同,網友這樣説:
有細心網友在追蹤微眾銀行電子合同的進展過程發現,微眾銀行還添加了關於租客如果提前退租,在蛋殼公寓無法償還的前提下,租金由租户承擔的款項。
點評:針對“租金貸”問題,之所以出現金融化泡沫更多是因為監管的缺位,因此加強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監管是關鍵。首先,應該嚴查這些中介機構的資金來源和流向,一旦查實將從嚴處罰;其次,開展個人“租金貸”業務條件、代理經租企業須提示風險、加強風險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主體責任、建立並嚴格執行面談制度等要求。作為互聯網公司通過技術實現利益最大化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當企業私有利益凌駕在公眾利益甚至侵害公眾利益的時候,技術的取向就發生了偏移。技術是中性的,決定技術性質的是人,因而作為技術的操控者,一些互聯網公司主體應該秉持正確的商業理念不能唯利潤至上,而是在經營管理之際兼顧公眾的羣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