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股科技板塊暴漲18倍,A股為何遠遠落後?中國研發金額是日德韓印的總和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財經

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

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假日期間,外圍股市科技股經歷了短暫的上漲,而港股中芯國際受美國製裁的影響,股價也經歷了大起大落,未來仍充滿了不確定性。今年以來,科技股大面積回調,科技股未來的命運會怎樣,四季度能否迎來“翻身”的機會?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科技股,之所以要對此展開深度分析,是因為最近在翻閲《喬布斯傳》的時候,發現美國早在60年代甚至更早對芯片、晶體管、光刻膠、集成電路等前沿技術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部分成果沿用至今。

相比之下,中國在這一塊起步較晚,但飛躍式地進步令全世界折服,5G競賽中國更是取得了領先地位。科技不僅僅是國家實力的象徵,是第一生產力,更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

中國研發金額全球第二,是日德韓印四國總和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有兩個場景令記者記憶深刻,一個是《北京好人》裏的醫療機器人,及時叫號提醒病患就醫;另外一個是黃渤主演的片段《天上掉下個UFO》中,曾經一對戀人因為1公里的距離被迫分手,後來黃渤發明了“UFO”,不僅縮短了溝通距離,更是通過科技創新使農民羣眾致富。

科技元素幾乎充斥了整部影片,除了上述之外,還有直播帶貨,雲教學等。而科技的應用也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以蘋果公司以及喬布斯的各種創新為例,至少可以説是重新定義了手機和電腦。

這也是全世界各國不斷對科技投入加碼的原因,而強大的科技實力也絕非靠牛皮吹出來的,以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研發投入來看(2018年數據),美國研發投入以5529.8億美元的金額位居全球首位,中國近年來研發投入金額也在不斷提升,2018 年達到4748.1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且中國的研發金額是後4名(日本、德國、韓國和印度四個國家)的總和。全球研發金額超過千億美金的也僅有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以研發投入強度來看(研發投入/GDP),研發投入前10國家中,韓國居首,超過4%;居其後的日本達到3.5%,而美國等3國超過2%,中國接近2%。

科技對GDP貢獻度屢創新高

從國內股市的研發投入來看,隨着公司數量的增加, A股公司中科技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全部A股研發支出總額逐年加碼,2019年超過了8800億元,而全部A股研發投入強度也在提升,2017年至2019年均維持在2%以上,2019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25%,創過去十年新高。

在研發投入不斷加碼的背景下,科技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也在穩定提升。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自2011年以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值已連續9年超萬億元(以下無特別説明的地方,單位均為人民幣),2016年突破2萬億元,2019年突破3萬億元。

從科技產業對GDP的貢獻度來看,雖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不到5%,但近年來保持穩定增長,2018年該貢獻度首次突破3%,2019 年再創新高,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達到3.3%。

A股科技板塊漲幅遠遠落後於美股

縱觀全球,科技絕非僅僅是興國,更是全球資本市場長牛賽道之一。為保證數據可比性,以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全部股票的平均漲跌幅(截至10月9日,自1990年起),明顯發現科技、醫療以及消費三大板塊表現大幅領先,這三大賽道基本上成為支撐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

舉例來看,美股日常消費股平均漲幅超過了30倍,信息技術股平均漲幅接近18倍;日本股市醫療保健、日常消費、可選消費及信息技術板塊平均漲幅均超過50%;德國和新加坡股市醫療保健及信息技術板塊平均漲幅均位居前兩位。

對比之下,A股市場消日常消費、醫療保健平均漲幅居前,但信息技術表現一般,漲幅遠不及前2個板塊,上市較早個股中,累計下跌股不少,像雲賽智聯、號百控股等股價累計下跌均超過20%;而深科技、寶信軟件累計漲幅也都低於1.5倍。

事實上,在11個行業中,以信息技術為主的A股科技板塊主要靠近2年的強勁表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金向技術含量高的行業遷移,科技股在資本市場也成為了最受寵的對象。數據寶統計顯示,1990年至2018年末,信息技術板塊漲幅位居行業倒數第四位;但2019年信息技術板塊個股平均漲幅超過50%,僅次於電信服務;今年以來,該板塊個股平均漲幅位居第四位。

中國科技公司未來增長潛力大

上文的數據對比不難看出,雖然中國的研發投入排名世界第二,但中國科技企業的股價漲幅遠不及美國、德國等國家,這主要由於中國科技研究起步較晚,諸如高端設備、高端儀器一類的精密物件研發需要時間的積累,並非一朝一夕。

國慶節前,英媒援引專家的觀點稱,如果投資者希望分享全球最成功的技術公司的增長,就應該把目光投向中國,因為相比於美國同類公司,中國技術公司的股票升值速度更快。以中美的科技巨頭對比最為明顯,數據寶統計顯示,亞馬遜最新估值超過100倍,蘋果估值超過34倍;國內的阿里巴巴估值不到32倍。業績方面,Facebook、蘋果2019年業績雙雙下滑,而國內騰訊、阿里巴巴業績均穩定增長。

再以A股、美股全部科技股近年來的估值、業績增速進行對比,取規模以上股票(A股市值超過50億,美股超過50億美元,剔除估值及淨利潤增速中的極端負值)分別計算估值平均值和淨利潤增長率平均值,不難發現A股科技市盈率均值普遍高於美股,A股科技淨利潤增速均值普遍低於美股。但與2018年數據對比看出,美股科技估值均值猛增,而A股科技股的估值增速顯著低於美股,並且A股淨利潤增速也有大幅提升趨勢,而美股淨利潤增速呈放緩態勢。

中美博弈,A股科技股危中有機

在經歷了2019年的普漲後,A股市場科技股的估值普遍較高,今年以來科技股表象不佳。數據寶統計顯示,信息技術板塊2019年股價漲超50%個股佔比超三成,漲幅超過150%個股去年末估值平均超過200倍,但今年以來股價平均漲幅低於20%。例如博通集成、東方通2019年股價漲超2倍,但今年以來股價跌幅均在20%左右。

近年來中美之間摩擦不斷,美國對國內的制裁涵蓋芯片、軟件等科技領域,再加上一些前沿賽道的核心技術仍國內未完全掌握,一旦受到打壓,股價、業績都成為“犧牲品”。因此,國產化替代、自主可控刻不容緩。

可喜的是,中國在科技方面快速崛起,一批優秀的科技公司正迅速成長。國家政策對科技也是不遺餘力支持。“十四五”對科技創新有了新規劃,第三代半導體前景廣闊,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國內大循環將會是規劃核心,而要實現國內大循環,就必須要加快國產替代的以及自主可控的速度。再加上股價、估值的漫長調整後,四季度科技股行情或可期。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