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日前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指出2021年在積極做好頂層設計、搭建政策體系、做好應急保障、參與全球治理的同時,中國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實施了7項具體工作: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提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排放,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展試點示範。
經初步核算,2021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計下降50.8%,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35億千瓦,單位GDP煤炭消耗顯著降低,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連續30年實現“雙增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啓動一週年,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金額84.92億元。
一、調整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穩步推進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產業集羣建設,支持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建設綠色製造體系。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1%;新能源汽車產量367.7萬輛,比上年增長152.5%;光伏組件產量達到182吉瓦(GW),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打造662家綠色工廠、989種綠色設計產品、52家綠色工業園區、107家綠色供應鏈企業。聚焦輕工、紡織、建材、化工、電器電子等行業,培育117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截至2021年,培育430家節能環保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8萬億元,年增速10%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6.0%,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1%。綠色產品認證覆蓋建材、快遞包裝、電器電子產品、塑料製品。
二、優化能源結構
1. 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提速,2021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首超煤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6.6%,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6.0%。加快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1億千瓦項目已開工建設。截至2021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63億千瓦,佔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均超過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一。2021年,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量同比增長40.5%、25.1%和23.6%,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48萬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9.8%。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新投產核電機組5台、新增裝機561.8萬千瓦,新核准建設機組11台,裝機1260.3萬千瓦。
2. 推動可再生能源跨省區輸電通道規劃建設。截至2021年底,西電東送電力流超過2.8億千瓦,建成投運跨省區特高壓通道31項。2021年9月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啓動。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截至2021年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400萬千瓦。制定併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 提高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水平。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集中利用。大力推進煤電“三改聯動”,2021年全國煤電完成節能降碳改造1.1億千瓦、靈活性改造6380萬千瓦、供熱改造6830萬千瓦,火電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2.5克標準煤/千瓦時,比2012年下降了6.9%。截至2021年底,累計實施節能降碳改造近9億千瓦,實施靈活性改造超過1億千瓦,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改造、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2021年我國煤制油、煤制氣、煤(合成氣)制乙二醇產能分別達到823萬噸/年、61.25億立方米/年、675萬噸/年。持續增強油氣供應保障,2021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2.5%,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升至8.9%。
4. 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繼續實施並逐步優化能耗“雙控”政策,加強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等措施,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合理用能需求。落實能耗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要求,2021年,全國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同比降低2.7%(暫未扣除原料用能)。
三、促進節能提效
1. 大力推進工業領域提質增效。加大節能技術推廣力度,遴選發佈500餘項工業和通信業先進節能技術、裝備、產品,實施重點用電設備能效提升計劃。強化“節能監察+節能診斷”雙輪驅動,組織對3535家重點企業開展節能監察,對6800家企業、園區開展節能診斷服務。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6%。
2. 加快提升建築能效水平。發佈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推動實施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國家標準。截至2021年底,城鎮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面積50.7億平方米,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面積4.7億平方米,太陽能光伏發電建築應用裝機1816萬千瓦,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6%;節能建築占城鎮民用建築面積比例超過63.7%;北方採暖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累計完成超過16億平方米;累計建成綠色建築85億平方米。新能源汽車繼續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累計推廣超一千萬輛,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佔比超過71%,五類專業化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達75%。出台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舶優先通過三峽船閘政策,長江干線船舶LNG加註體系初步形成,全國建成內河LNG動力船舶310餘艘。2021年鐵路電氣化率達73.3%,國家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9%。實施民航綠色發展規劃,繼續支持行業單位加快推進機場運行電動化項目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國機場場內電動車佔比超過21%,北京大興機場電動車輛佔比接近80%。加快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2021年鐵路全年完成貨物總髮送量47.74億噸,比上年增長4.9%;全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5.45億噸,比上年增長6.8%,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754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增長9.8%。持續深化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綠色出行水平不斷提升。累計建成各類充電基礎設施261.7萬台,已建成加氫站200餘座。
3. 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2021年,全國28個地區出台“十四五”公共機構節能專項規劃,16個地區制定本地區公共機構低碳引領行動實施方案。公共機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和人均用水量2021年同比下降1.14%、1.32%和1.30%。截至2021年6月,全國約35%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中央和國家機關本級全部建成節約型機關,創建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5114家、遴選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376家。
4. 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嚴格能效約束,分步實施、有序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加大國家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工作力度,統籌推進重點行業節能監察,完善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監管體系。發佈《“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要求加強節能基礎能力建設,強化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加強節能監察執法,組織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加快完善節能標準體系。
四、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排放
從能源、農業、廢棄物等主要排放源着手,積極開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排放控制行動,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排放控制相關政策、標準、技術規範體系,強化地方、部門、行業企業的甲烷管控措施。中國政府正在編制《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1. 能源領域。鼓勵煤礦瓦斯回收利用。加強放空天然氣和油田伴生氣的回收利用,有關企業成立“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探索開展甲烷回收利用及檢測等行動。逐步淘汰電網使用六氟化硫,推廣節能、低增温潛勢的相關電力設施。
2. 農業領域。構建種養新模式,推動減量化和資源化,構建秸稈還田下水稻豐產與甲烷減排的稻作新模式,甲烷減排31.5%-71.7%;培育並推廣節水抗旱稻,1畝稻田甲烷排放降低90%-95%,年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降低農田氧化亞氮排放,2020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比2016年減少12.3%。2021年,96個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降低糞污處理過程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排放。
3. 廢棄物處理領域。發佈《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在297個地級以上城市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113個城市和8個地區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加強制度和技術創新。
4. 工業領域。發佈《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將氫氟碳化物納入管控範圍。按照相關要求,加強對氫氟碳化物排放管控,要求嚴格控制部分氫氟碳化物化工生產建設項目、加強相關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企業不得直接排放副產三氟甲烷。
五、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1. 提高森林與草原碳匯。2021年,完成森林撫育3467萬畝,退化林修復1400萬畝,完成造林5400萬畝,全國森林火災次數、受害森林面積、受害草原面積同比下降47%、50%和62%,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160萬畝,續建9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首次實行造林任務直達到縣、落地上圖,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完善。中國已有193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4%,人居環境不斷改善。2021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升至50.32%。2022年,中國提出“力爭10年內種植、保護和恢復700億棵樹”的行動目標。
2. 增加濕地等其他碳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涵蓋絕大部分天然林、草地、濕地等典型陸地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紅樹林、珊瑚礁、海草牀等典型海洋自然生態系統,進一步夯實全國生態安全格局、穩定生態系統固碳作用。2021年,全國濕地保護率達52.65%,新增和修復濕地109萬畝。發佈《岩溶碳循環調查與碳匯效應評價指南》行業標準,啓動建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岩溶碳匯試驗場,選取西南典型流域開展岩溶碳匯調查評價。
3. 增加農田土壤碳匯。統籌部署推進農田建設工作,加強規劃引領,強化政策支持,突出支持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着力解決黑土地出現的“變薄、變瘦、變硬”問題。2021年,東北典型黑土地區共完成耕地保護面積1億畝以上,其中,實施保護性耕作7200萬畝。在401個縣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全國秸稈還田量超過4億噸,還田面積近11億畝。中央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20億元實施深松整地作業任務1.21億畝。
4. 穩步提升海洋碳匯。制定紅樹林、濱海鹽沼、海草牀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與評估技術規程,選取16個藍碳生態系統分佈區域開展碳儲量調查評估試點。編制《紅樹林生態修復手冊》。組織實施海洋缺氧酸化和海—氣二氧化碳通量業務化監測,開展長江口和珠江口缺氧區監測。探索開展海洋碳匯交易。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36個,助力貢獻海洋固碳。
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1. 出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政策。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峯碳中和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兩大戰略任務,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作為“1+N”政策體系文件之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於2022年6月印發實施。通過建立“源頭-過程-末端”全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體系,全面提高環境治理綜合效能,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2.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實踐。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優化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功能,推動排污單位污染物和温室氣體排放相關數據統一採集、相互補充、交叉校核。
七、深化試點示範
中國在能源、工業、建築、交通、金融等領域開展了豐富的低碳試點示範工作。自2010年以來,我國陸續在6個省和81個城市開展了低碳試點,涉及31個省(區、市),涵蓋全部5個計劃單列市,試點省市碳排放強度下降總體快於全國。建成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助力實現冬奧場館100%綠電供應。全球首個運行中的“光儲直柔”建築在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建綠色產業園內高效平穩運行一週年。浙江省衢州市率先探索數字控碳,已為234.2萬個企業和個人建立碳賬户,創新開發碳賬户金融產品。截至2022年6月,該市27家金融機構先後開展碳賬户金融應用場景試點,累計發放碳賬户貸款195億元。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中國一貫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零碳解讀
1.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我國一直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併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作出貢獻。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反覆、俄烏衝突、能源價格上漲等事件接連發生,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和巨大挑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即將於11月6日-18日在埃及舉行,在這一特殊時期更需要各國之間暢通溝通。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解讀報告時提到,COP27應當倡導各方將已經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轉化為有效的政策、紮實的行動、具體的項目,而不是現有的目標還沒有落實又急於提出新的目標。他還表示,在資金問題上,敦促發達國家儘快兑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承諾。
2.全國碳交易市場經過第一個履約週期的建設和運行,已經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初步發揮了碳價發現機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業減排温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意識和能力。
李高透露,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抓緊推動新履約週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相關配額分配方案將於近期公開徵求意見。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新的履約週期相關工作,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範圍,進一步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同時要在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啓動温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近期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採訪時建議,下一步要從兩個方向增強碳交易系統的功能。一方面要擴容,讓更多行業及市場主體能夠進入到碳交易市場中,更有利於形成有效的碳價格;另一個方面是要重視金融對碳中和的作用,金融體系本身具有強大的價格發現功能,能帶來很大的流動性,金融產品在交易過程中會反映出碳排放真實成本,有利於形成有效的碳價格,用來指導碳排放,建議適當有序地增加碳交易市場的金融產品種類。
3.目前,減污降碳已開始進入到互相加強的階段。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接下來,減污降碳對經濟高質量倒逼和引領作用將會顯現出來。大量與減污降碳相關的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裝備製造、綠色建材新材料、數字經濟產業,已對經濟增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無論是“雙碳”還是減污降碳,我們都需要真正轉變觀念,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決發展和減排之間的深層次問題。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所副所長高健也認為,要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對技術支撐的需求越來越精細。比如北上廣深超大城市要實現持續減排,在工業集羣等各方面的管理需求就要進一步細化。在碳和氮、碳和VOCs、碳和新污染物的協同治理方面,需要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確保在低風險基礎上達到較好的減污降碳成效。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