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消費金融開啓IPO:撥備計提壓力不小,巨頭相繼入場
繼去年7月捷信集團宣佈赴港IPO,但僅4個月後自行撤銷之後,近日,“中國版捷信”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金融”)正式開啓了IPO進程,有望成為中國A股消費金融第一股。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重慶銀保監局已於近日批覆了馬上消費金融首次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發行規模不超過13.33億股。同一時間獲批的,還包括馬上消費金融總經理郭劍霓的任職資格,郭劍霓此前曾任捷信中國創始人之一兼CFO,有10餘年消費金融領域管理經驗。
自2015年以來,消費金融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迅速上升,不過,近3年來,行業發展明顯放緩,增速持續下降,以馬上消費金融為例,其2019年淨利潤增速已降低至個位區間;而另一方面,國內金融和互聯網巨頭對消費金融牌照的興趣日漸濃厚,相繼入場。
行業格局正在發生着變化。
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壓力
馬上消費金融於2015年6月1日在重慶市註冊成立,趙國慶為創始人、董事長。其股東包括:重慶百貨持股31.060%,北京中關村科金技術有限公司持股29.506%,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7.264%,重慶銀行持股15.53%,成都市趣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持股4.99%,陽光財險持股0.9%,浙江中國小商品城持股0.75%。其中,重慶百貨的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國資委。
馬上消費金融的初始註冊資本僅為3億元,2016年~2018年,每年增資一次,目前註冊資本40億元,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持續消耗着資本金,根據重慶銀保監局的批覆,此次,馬上消費金融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成立的第3年,其貸款業務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貸款發放額為692.76億元,同比2016年的99.06億元增長近6倍,貸款餘額達315.64億元。
不過,在這一年,P2P、現金貸等民間金融經歷了一波嚴厲的監管整治,行業信用風險加速暴露,同期也波及到了消費金融公司,比如,捷信消費金融期內的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馬上消費金融當年末關注類、不良類貸款也出現急劇上升。
根據新世紀評級報告,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關注類貸款餘額從2016年的1.44億元,增長至45.56億元,不良貸款餘額從上一年的0.96億元,增長至10.03億元,當年,不良貸款率達到3.18%,比上一年增加了1.82個百分點,逾期率更是達到了12.5%。
自2017年開始,馬上消費金融的撥備池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新計提貸款減值準備大幅增長,以覆蓋未來風險;二是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壞賬核銷大幅增加。
與銀行不良資產表現不同的是,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比如,馬上消費金融的平均貸款期限為7~8個月,這導致消費金融公司的不良暴露要比銀行來得更加快速。
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不良資產核銷達15.98億元,新增計提31.47億元;2018年末,馬上消費金融貸款發放額為850.26 億元,貸款和墊款餘額為389.53億元,兩者增速均放緩至20%左右,但大幅的計提與核銷仍在持續,當年新增計提近58億元,壞賬核銷54.73億元。
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馬上消費金融計提與核銷仍在高位。2017年~2018年,其撥備覆蓋率維持在170%以上。新世紀評級報告認為,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逾期貸款規模逐漸增長,因此計提的貸款減值損失逐年增長,未來公司仍面臨撥備計提壓力。
核銷、計提之下,馬上消費金融的不良率維持在較低水平,2016年~2018年末,不良率分別為1.36%、3.18%、3.45%,而同期,捷信集團在中國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3%、7.2%、9.7%,不良貸款覆蓋率分別為136.0%、124.5%、125.9%。
不過,大幅計提也影響了淨利潤的表現。2018年,馬上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76.5%,撥備前淨利潤同比增長72.71%,但淨利潤同比增長38.58%。2019年,其營業收入為89.99億元,同比僅增長9.22%,淨利潤為8.53億元,同比僅增長6.49%。
從負債結構來看,馬上消費金融負債主要由短期借款、吸收存款、拆入資金和長期借款組成,其中短期借款佔比較高,維持在80%以上。
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方式包括吸收股東存款、同業拆借、同業借款、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IPO之後,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顯然是消費金融公司夢寐以求的事。
巨頭入場,格局謀變
截至目前,國內共有消費金融公司27家,其中,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屬於行業第一梯隊,總資產在500億元以上。
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三家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總資產規模在300億元左右,位列行業第二梯隊。
不過,這種格局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近年來,大型資本入股和新設消費金融公司的積極性顯著增加。今年,小米新設的小米消費金融、中國平安設立的平安消費金融、光大銀行設立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已經相繼開業。
另外,建設銀行也在計劃籌建消費金融公司,尤其是,螞蟻集團擬在重慶市設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據興業研究報告,螞蟻金服消費金融類資產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約為當前消費金融全行業規模的4倍。
儘管消費金融市場潛力依舊巨大,但隨着巨頭的漸次進入,目前的消費金融公司也面臨着市場份額的壓力。
自2015年以來,消費金融在中國的滲透率迅速上升,不過,近3年來,行業發展明顯放緩,增速持續下降。
根據中國銀行(維權)業協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截至2019年末,廣義消費貸款餘額(不含房貸、經營貸)為13.91萬億元,同比增長15.92%,較2018年24.12%的同比增速下降超過8個百分點。
與傳統銀行信貸業務類似,消費金融的本質也是獲得息差,只不過,相對於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模式更加“高舉高打”,通過高利率覆蓋高風險,消費金融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利率基本處於銀行和小貸公司之間。
8月,最高法最新修訂的民間借貸新規,對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按照4倍LPR進行定價,4倍以上認定為高利貸行為,以2020年7月20日發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3.85%的4倍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以前的24%大幅降低。
而事實上,很多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利率都超過了這一上限,這也為未來行業發展蒙上了更多不確定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