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磁力”增強 年內41家國企實現A股上市

市場“磁力”增強 年內41家國企實現A股上市

本報記者 杜雨萌

資本市場“賦能”國企改革,再添新例。9月8日,國鐵集團下屬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特貨”)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這也成為去年以來繼京滬高鐵、鐵科軌道及金鷹重工成功上市後,鐵路領域市場化改革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是聯繫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重要紐帶。作為我國重點推進混改的領域之一,以中鐵特貨為代表的國鐵企業通過上市實現混改,一方面對於當前我國鐵路行業市場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標誌着我國鐵路市場化改革再次提速,是推動優質鐵路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亦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進一步體現,有助於增強鐵路領域企業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顯著提升企業集中度和經營質量,實現規模經濟和轉型升級。

在深入推進股份制改造方面,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鐵集團除充分挖掘鐵路資產資源優勢和潛力,推動高鐵主營業務板塊、專業運輸板塊和鐵路工業及科創板塊優質企業股改上市外,也在積極推動國鐵資本和社會資本融合發展,包括分層分類組建“國鐵吉訊”“中鐵順豐”“中鐵京東”等混合所有制企業。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鐵路資產證券化規模增加4732億元,資產證券化率由1.3%提高到5.4%。

事實上,不只是鐵路領域,近年來,包括電力、電信、民航等重點領域借力資本市場推進改革的動力,也得以進一步增強。

在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看來,隨着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資本市場與國企改革的雙輪驅動效應亦愈發明顯。整體上看,無論是混改國企的上市,或是國企上市致力於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深化,預計後續在資本市場都將成為常態化現象。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僅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41家國有企業實現上市,包括17家央企國資控股公司、13家省屬國資控股公司以及11家地市國資控股公司。與此同時,從目前的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排隊”企業看,也不乏出現多家國有企業身影。

“近年來,國有企業積極赴A股市場上市,充分體現了其進一步構建市場化體制機制的核心訴求。”張立超認為,上市除了解決國有企業自身的融資問題外,還能從公司治理、人才建設、運營發展等方面推進其體制機制改革的完善:一是治理效能。通過上市企業規範的公司治理機制,可以更好地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促進國企運營效率的提升。二是人才建設。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方式,有利於更好地吸引並留住各類優秀人才,通過將個人利益與公司發展“綁定”,使兩者在目標一致的基礎上謀求更大的發展。三是運營發展。通過將原先分散孤立的國有資源整合重組上市,可有效發揮國有資源的規模與協同效應,優化企業機制和佈局結構,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本月初,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小兵公開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繼續支持中央企業培育優質資產,並通過IPO、資產重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匯聚;加大專業化整合力度,持續優化上市資產運營質量和產業佈局。此外,還將推動一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尖兵”在科創板上市,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張立超稱,當前資本市場賦能國企改革的效力愈發顯著,已成為我國國有企業上市和參與併購重組的重要渠道。未來,資本市場在服務國企改革上,有必要以國有資本運營為載體、以併購重組為核心、以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為目標,進一步暢通資本流通機制,提升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支持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4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場“磁力”增強 年內41家國企實現A股上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