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三變”助力端穩能源飯碗
新井打少了,單井產量卻大幅提高;“吞”氣“吐”油,二氧化碳正“變廢為寶”;太陽能光伏板遍佈鹽鹼灘塗,見證着“油企”向“能源企業”的轉變……“三變”之間,崛起於黃河三角洲的勝利油田,全力書寫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新答卷”。
今年一季度,勝利油田克服疫情影響生產原油576.82萬噸,超計劃運行。
新井少了,產油多了
今年,勝利油田埕島油田東區產能建設項目48口油井優化到33口,新井日平均產量由二三十噸提高到了六七十噸,逐步走向高效開發。
少與多,正是勝利油田“少井高產”開發理念的魅力所在。負責該項目的勝利油田海洋採油廠總地質師王志偉説,減少打井是從源頭上降耗、減碳,同時用前期高質量、高標準確保後期的高產出、高效益,實現綠色高效開發。
這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海上採油平台。(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勝利油田主動融入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統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就是服務高質量發展”成為勝利人的共識。
2021年以來,勝利油田河口採油廠減少新井數量,追加了油井清潔生產投入,減少了對儲層的傷害,最大限度釋放油藏產能。河口採油廠工藝研究所陳軍説,“少井高產”理念引領他們找到了高效低碳採油的密鑰。
增加清潔生產投資,這樣採油值不值?答案是物超所值!陳軍這樣給記者算賬:“陳371-平123井採用清潔生產工藝,費用增加88.7萬元,而日產油水平從6.5噸增加到了11.8噸,整個油井的投資回收期縮短了1000多天。”
目前,河口採油廠有14口油井複製海上油田的“少井高產”,實現了單井產量的翻番。
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牛栓文説,“清潔高效獻石油”理念已融入油氣勘探開發全流程。
變廢為寶
東營市萊州灣畔,勝利油田萊113區塊,氣驅裝置正在將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負責人屈龍濤説,二氧化碳會與原油形成混相狀態,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流動性,便於被採出,同時把大部分二氧化碳封存在岩層中。
“這項技術可應用在低滲透油層,以前注水注不進、採油採不出,但現在採出速度和採出程度都明顯提升。”屈龍濤説,在這項技術應用之前,5口採油井每天共產油11噸;採用二氧化碳驅油技術之後,產量提升到14噸,後期還將持續提升。
這是萊113區塊生產現場。(受訪者供圖)
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曹小朋與二氧化碳打了14年交道。如今,他和團隊的研究成果用到了油田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裏。
“二氧化碳驅油既減少了碳排放,又增加了原油產量,兼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曹小朋説,過去,為國找油、為油而戰是老一輩石油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我們現在不僅要獻石油,還要利用更清潔、更環保的方式獻石油。
記者瞭解到,藉助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關鍵技術,勝利油田已在7個區塊累計注入二氧化碳42萬噸,累計增油11萬噸。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CCUS生產現場。(受訪者供圖)
從油企到能源企業
走進勝利油田營二井區域,一塊塊太陽能光伏板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熱能;兩座碩大的風力發電機迎風緩緩旋轉,不斷輸出電能。
昔日採油功勳井,今朝低碳模範生。1962年9月23日鑽探的營二井,創下了當時全國日產油最高紀錄,勝利油田前身“九二三廠”也因之得名。60年後,營二井區實施“風光熱儲”多能互補、綜合利用,堪稱“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結合的典範”。
營二井區域實施的風光熱儲多能互補綜合利用項目。(受訪者供圖)
勝利油田營二採油管理區副經理李大港説,這裏每天發電1.8萬千瓦時,可以滿足營二井區8口井的用電需求,還可以供周邊油水井使用,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400餘噸。
過去3年,勝利油田新能源開發中心經理李景營忙得不可開交,他邊為新能源尋找應用場所,邊跟蹤研究新能源的前沿技術,在新領域保障能源安全。
2021年,勝利油田投產光伏發電項目52個,完成光伏發電裝機規模106兆瓦,新增年發電能力1.3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能力13.5萬噸。
李景營看好新能源發展的前景:“未來,新能源必將締造出一個新勝利——打造一個潔淨能源生產商、綜合能源管控服務商和脱碳技術方案提供商。”
如今,勝利油田正加速從油企向能源企業轉變。“‘十四五’末,勝利油田直接用新能源佔比將達到40%以上。”牛栓文説,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推動油田從單一的石油生產向多元化的能源開發轉變,既優化自身能源消費結構,也鞏固發展傳統油氣產業,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記者慄建昌、吳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