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政府派發的紅包正陸續在居民手中兑現。
為搶抓歲末年初這一重要消費旺季,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復甦,近期,各類消費券再次在多地閃亮登場。記者採訪發現,餐飲消費券似乎頗得民心。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內,消費券對消費的拉動作用直接且傳導迅速,可以説是真金白銀式的刺激。但總體來説,提振消費還需要從長效措施入手,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為主。
新一輪消費券發放
有地區帶動消費破億元
12月22日上午8時,總額300萬元的衡水市政府消費券正式發放。記者梳理發現,除衡水外,僅12月份以來,已有南京、鄭州、合肥、成都、重慶等多地相繼發放消費券,涵蓋餐飲、娛樂、購物、旅遊等多場合使用。
如合肥市於12月17日在全市開展“皖美消費·合肥購”消費券發放活動,首輪投入4000萬元,其中餐飲業1500萬元,商場超市1500萬元,汽車業1000萬元;12月17日至12月26日,鄭州將聯合市內重點美食街區、購物中心、品牌餐飲企業共同舉辦“品味中原”美食節,推出特色美食市集、特色菜品、暖冬小食盲盒等活動,並由銀聯雲閃付配合發放500萬元餐飲消費券。
應習文表示,政府發放消費券,一方面有利於促進短期消費、恢復消費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對商家進行間接補貼,增加其短期收入、緩解經營壓力。此外,如果限定消費券的使用渠道,如通過雲閃付或數字貨幣等形式,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特定渠道的推廣。
記者注意到,在消費券的帶動下,已有地區交出了亮眼的消費成績單。以伊寧市為例。12月3日至12月14日,伊寧市人民政府共發放消費券19.6萬張,核銷券數15.81萬張,核銷金額838.45萬元。據瞭解,每日在線參與搶券的人次超過10萬,成功報名參與活動的商家共400餘家,直接及間接帶動消費破億元。
“按照2020年上半年的經驗,在消費市場回暖過程中,消費券確實發揮了關鍵作用。”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機制上講,消費券能在短期內刺激相關領域消費的復甦,進而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好轉,緩解經濟運行壓力。
提振消費
還需長效措施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43億元,同比增長3.9%,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回落0.2個百分點。若從全年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已由年初的兩位數增長回落到個位數。
在付一夫看來,11月份消費數據低迷,主要是疫情對消費市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擾動,並影響到了線下消費市場的經營狀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反覆影響,11月份消費恢復不及預期。整體上看,目前服務業生產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部分接觸型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因此,發放消費券有利於儘快促進消費回升,提振年末消費。預計12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保持4%以上的同比增長。
雖然消費券帶來的短期刺激效果立竿見影,但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提振消費不能只靠短期措施,更要從長遠角度考慮。
付一夫表示,消費券只是一次性提升消費者支付能力,無法為消費市場注入長久動力。從長期來看,若想真正推動消費市場的發展壯大,還應從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優化商品服務供給質量、完善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發力。
暢通消費堵點
專家建議“抓大頭”
消費作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劉向東看來,明年促進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恢復,關鍵就是要暢通制約消費的堵點、斷點。同時,要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從中長期看,需要通過更多方式來促消費,除發放消費券外,還要深化消費商品價格改革,增加流通環節的便利性,降低流通交易環節的税費和成本等。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歷史經驗以及實際效果看,消費是“慢變量”且具有較強的順週期性,因此,通過“穩就業”進而“穩收入”,是促進消費增長的根本途徑。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居民的預防性需求,進而釋放更多收入用於消費。最後,要全力推進“共同富裕”,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推升必選消費的消費力度。
對於促消費,鄭後成從“抓大頭、強弱項、防風險”這三方面提出建議:“抓大頭”方面,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房地產後週期類消費在限額以上消費中位列前三,可重點促進相關領域消費;“強弱項”方面,書報雜誌類、中西藥品類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速較低,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相對較大;“防風險”方面,從預防的角度看,應加大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力度,為消費尤其是場景式、積聚性消費提供良好的氛圍與環境。
付一夫亦持類似觀點。他表示,想要進一步促進消費,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讓居民消費潛力得到釋放。如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妥善處理居民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解決民眾消費的後顧之憂;此外,還要改善偏遠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並規範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來激發國人的消費潛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