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編者按:地產摺疊時代,有一股力量成為中流砥柱。 它們,或衝鋒於拍地現場,或江湖救急,成了“白衣騎士”; 它們是低調潛行的地產國企,它們成長的密碼是什麼? 從2月9日起,樂居財經聯合樂居財經研究院,推出2022年度策劃③——《國之大者:2022年國企地產巡禮系列》,將陸續推出百家國企地產商的成長故事。

文/樂居財經研究院 胡佳傑

30年來,上海張江經歷了從一片農田到高科技園區,再到科學城的華麗蜕變,打造了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羣,享有“中國硅谷”“藥谷”的美譽。

作為張江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推動者、科創生態營造者,多年來,張江(600895.SH)統籌承擔區域開發建設、項目引進、產業培育、功能服務、創新創業氛圍營造等重要功能。

不過,在張江科學城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張江旗下合營企業所持股票市價如過山車,給公司未來發展帶來了變數。

加快城市更新 建設“科學之門”

通過主業園區運營租賃,張江築巢引鳳,取得了輝煌成績。

截至2021年底,張江高新區有境內外上市企業360家(其中張江科學城77家),佔全市62%;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50家(包括張江科學城27家),佔全市85%,首發募資總額達1368億元,佔全國近三分之一。

展望未來,張江被寄以厚望。2021年12月31日,上海科創辦發佈《推進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張江力爭到2023年,湧現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羣以及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若干引領全國的特色產業集羣,培育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集聚一批傑出創新創業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型特色基地,提升特色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度,使張江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

步入2022,張江高科董事長劉櫻提出搶佔產業高地,營造產業氛圍,完善創投體系,推進張江城市副中心開發,加快建設“科學之門”,加快張江西北區城市更新等發展目標。

股價過山車 業績動盪

上海張江的建設如火如荼,然而,近來張江的業績表現卻有些動盪。

2022新年伊始,張江就迎來了一則壞消息。1月29日,張江發佈了《2021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2021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腰斬,較2020年將減少約10億元,這也是張江上市後的首份業績預減公告。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縱觀張江近年的歸母淨利潤表現,2016-2019年在4-7億元水平小幅波動,2020年猛增212.63%至18.22億元,若其2021年業績預減情況成為現實,其歸母淨利潤將回歸2020之前10億以下的水平。

公告顯示,此番淨利腰斬主要是受下屬合營企業影響。張江下屬合營企業Shanghai ZJ Hi-Tech Investment Corporation持有的已上市股票市價2020年大漲,2021年大跌,造成張江2021年度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約9.4401億元。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微創醫療(00853.HK)

據悉,該合營企業持有股票微創醫療(00853.HK),縱觀該股票近2年表現,2021年7月攀升至峯值71.5港元/股,隨後便在波動中一路跳水,至2022年2月24日跌至21.45港元/股,降幅達70%。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張江高科(600895.SH)


值得注意的是,張江(600895.SH)的股價也呈現相似情況,由2021年中峯值21元/股左右一路下跌至2022年2月25日14元/股左右。

主營收入回血

雖説股票表現不佳,但張江營收方面似乎緩過了一口氣。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數據顯示,2016-2020年間,張江營業收入在2019年達到14.77億元,隨後跳水至7.79億元,降幅達47.23%。這一下降趨勢可能在2021年得到緩解,張江在《2021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中透露,其2021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150%以上。

根據近年張江年報,其營業收入主要源於園區租賃,扮演着“包租公”角色,此外還有部分來自園區銷售和服務等。並且,上海是絕對的收入主力,外省收入僅佔小份額。

其中,2018年-2020年,張江租賃收入呈現小幅下降態勢,張江在相關公告中指出,主要是因其對受疫情影響的部分租賃企業減免租金。 

經歷了金融投資過山車後,肩負重任的張江又將在上海科技高地發展領域劃出怎樣的一筆?


責任編輯:梓譯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研究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9 字。

轉載請註明: 張江高科:科創搖籃丨國之大者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