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經觀察|一地綠“基茅”,基金虧損該“怪”誰?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代表下跌的綠色,近期成為市場主色調。

過去一週,“市場先生”向投資者展示了它不理智的一面。週一衝高,週二開始回落,週四週五探底回升。據同花順iFind周K數據顯示,滬深300跌1.39%,上證50跌1.81%,創業板指跌1.45%。

其實,和2月底那一週暴跌相比,上週跌幅已“温柔”許多。創業板指跌幅超2020年7月份,但略小於去年3月份跌幅。

“抱團股”節後持續下跌,“以空間換時間”讓被高估的一眾龍頭股重回合理價值區間。

被高估,不科學,但暴力下挫亦非好事,短期高價湧入的投資者乃至專業機構都不得不“高位站崗”。

牛年開市以來,機構抱團股逐漸崩塌,貴州茅台跌跌不休,“醬茅”“油茅”等過去風光無限的“茅股”都成為重災區。有投資者戲稱,市場已是一地“基茅”。

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匯安基金旗下新基金產品剛發行2日便完成建倉,其後在短短12個交易日內淨值跌去近18%。面對投資者質疑,匯安基金於3月4日晚間發文致歉,這在公募行業也算頭一遭。

“基金虧損該不該道歉”,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有人認為,穩定信心可以,但道歉“大可不必”,還不如基金管理人做一個檢討,以免重蹈覆轍;有人則表示,投資虧損屬正常情況,及時給客户道歉並表示信心,這種精神值得讚揚。

無論是褒是貶,基金虧損已成現實,過錯也不全在基金經理。

專業機構向投資者道歉,一是市場大漲矇蔽機構雙眼,選擇反傳統的快速建倉卻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這本身就擴大了風險敞口;二是投資者對基金盲目樂觀、對風險認知不足,在基金出現低潮時又缺乏足夠的耐心。畢竟,這是投資者選擇基金而非基金選擇投資者。

只不過,虧損出現時,投資者一般都難以保持冷靜,道不道歉都顯得尤其無力。

事實證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並非只對散户説,對廣大“基民”同樣適用。當風險來臨之際,即便是專業機構也難以擺脱市場力量的影響。

毫無疑問,股票仍然是最好的投資資產,但股票價格下跌是沒有充分理由的。按照西班牙股神帕拉梅斯的説法,股價下跌是人們行為不穩定的結果,下跌之後將會均值迴歸。在此之前,投資者需要耐心等待。

因此,投資者眼下需要做的,是強化風險意識,同時保持足夠的耐心,靜待下一輪行情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