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購節折射多重消費態勢

  進入6月,廣東荔枝的境遇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今年荔枝豐收,“618電商網購節”前後,荔枝寄遞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5倍;憂的是受疫情影響,以航空運輸為主的荔枝出粵不暢。

  “順豐及時調整預案,對時令產品運輸各環節進行多重保障。”順豐速運銷售負責人譚靖華告訴記者,截至6月14日,順豐航空第66架全貨機正式加入機隊,優先保障廣東荔枝發運,滿足寄遞需求。

  電商網購節的這個“小插曲”,折射出當前消費市場的多重色調:既有“互聯網+實體商業”的創新方式全面提升流通效率,也有疫情給消費復甦帶來的壓力,更能看到我國消費市場的變革、下沉市場的崛起及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軌的趨勢。

  “國潮”成消費新時尚

  “別管是‘618’還是‘雙11’,搶在前面的肯定是直播平台。”説起購物經驗,“90後”安徽姑娘劉婉很興奮。她告訴記者,薇婭、李佳琦等直播電商一般5月底就開始第一波預售,6月1日零點付清尾款,“不用等到6月18日當天,我想買的東西就已經到手了”。

  “當前,消費者的需求以及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表示。同時,隨着消費升級的加快,市場更加細分,下沉市場、銀髮經濟、社區消費以及即時消費也展現出廣闊空間。

  在消費人羣變化和渠道變革雙重作用下,國貨品牌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國潮”正成為新的消費時尚。“618”開門紅,天貓首次為老字號設置了專屬會場,整體成交額突破10億元,61個老字號品牌單日營收達100萬元。

  京東大數據顯示,與國際品牌同比增幅對比,2020年中國品牌的成交額增幅高出6%,品牌數量增幅高出5%,用户數增幅高出18%。在消費者品牌熱搜前10位中,國貨佔據7席,其中華為、小米、茅台、榮耀、格力、李寧、五糧液等品牌廣受關注。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加速恢復,內生動能有所增強,消費延續了較好復甦態勢。”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鄒藴涵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電商服務農產品“上行”

  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爆發式增長。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用户對產地的搜索次數超過2020年同期的2.5倍,雲南、新疆、四川、海南是用户搜索最多的農產品產地;產地農產品消費也呈現高倍數增長。“618電商網購節”期間,高品質農產品加購量超過平時的3倍。

  “農產品高品質化發展的核心要點是打通流通過程中的堵點,避免盲目追求低價。”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電商平台能夠較好地解決優質農產品營銷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深入供應鏈全流程實現可視化,確保農產品品質。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劉德成表示,要強化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統籌能力,為電商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各類主體提供市場開拓、資源對接等服務,增強電商服務農產品上行能力。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數字經濟將供給側資源與需求側空間更緊密地加以優化配置。

  供給端提質升級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這就要求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環節的各種障礙和限制因素,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

  今年,200多個產業聚集帶和京東“618電商網購節”同頻共振。18日開場15分鐘內,電腦數碼產品熱銷拉動蘇浙滬地區數碼產業帶平台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與消費互聯網發展中的贏者通吃邏輯不同,在產業互聯網生態下,產業系統中供應鏈企業的協同與合作將成為常態,由消費互聯網轉軌至產業互聯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當前,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提升“交易效率”向提升“交易效率+產業效率”轉變。未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更需符合數字化時代的基礎設施投入,這既包括信息更快速、更精準的傳遞,更包括以更高效的方式實現產品和服務從供給側觸達需求側。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6 字。

轉載請註明: 電商網購節折射多重消費態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