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博納影業終回A股 於冬“朋友圈”大曝光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財經

三年來首家闖關IPO成功的影視公司

撰文 | 顏迪

出品|大摩財經

11月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的審核結果顯示,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迴歸A股,2019年3月,受瑞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

四年時間,影視行業已經不再是博納影業私有化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

2016年前,影視行業上市公司進行高溢價的外延式併購的案例不在少數,IP的資本化似乎讓明星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同時商譽高企也讓當初實行高溢價併購的影視類上市公司“自食其果”:業績對賭不能完成的情況下,商譽減值像慢性病一樣吞噬着上市公司的利潤。

影視行業很難上市,這幾乎是熟悉資本市場的人的共識,2017年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僅有3家影視公司,2018年至今,幾乎沒有一家影視公司登陸A股。

影視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一直是影視製作公司謀求上市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開心麻花和新麗傳媒在上市之前都因盈利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

博納影業衝擊上市的四年時間裏,博納影業的老朋友萬達電影已經成功將影視製作板塊萬達影視裝進了上市公司主體中,華誼兄弟在2018年和2019年主投主控項目空白後,2020年集中發力,先後放出《八佰》和《金剛川》。

時代不同了,影視行業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重回A股的博納影業是“特例”還是能夠帶動影視行業公司的上市潮仍然未知。

延伸產業鏈,為上市買保險

2018年以來,影視公司衝擊A股紛紛折戟。

曾以《夏洛特煩惱》以小博大斬獲14億票房的開心麻花沒能將話劇搬上大熒幕做成工業性產品,《驢得水》沒能複製上一年《夏洛特煩惱》的成功。先後推出《我的前半生》、《如懿傳》等知名電視劇作品的新麗傳媒也最終放棄IPO,賣身騰訊系的閲文集團。對於影視製作公司來説,如何保證盈利的可持續性是每次IPO前都受到監管和媒體追問的問題。

2010年,博納影業作為國內首家在美上市的影視公司登陸納斯達克,股價卻沒有太大起色,2015年,博納影業決定退市。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了私有化,隨後回A股。2017年,博納影業正式提交招股書,衝擊A股。當年,成功登陸A股的438家上市公司中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和中廣天擇三家影視公司。

近三年來,博納影業是第一家首發通過的影視公司。

從業績表現來看,2017年至2019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3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3.5億元。其中,電影業務分別貢獻了總營收的62.29%、63.33%、54.25%。

主旋律影片是博納影業的制勝武器。2018年,《紅海行動》實現收入3.34億元,2019年《中國機長》實現收入3.77億元。2019年,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博納影業推出了《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三部電影,即“中國驕傲三部曲”。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黑天鵝事件,對影視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業收入7.55億元,淨利潤僅為2680.0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3.11萬元。

發審委同樣關注到了盈利可持續性的老問題。受疫情影響,博納影業今年第一季度虧損,第二季度憑藉着影視劇線上發行、版權銷售業務的增長,才實現上半年扭虧為盈。

不過,博納影業目前正向下游的院線延伸,試圖打通全產業鏈。

截至2019年底,博納影業已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城市投資建成並管理79家五星級標準現代多廳影城。博納影業這次IPO所募集資金也將投資於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擬投入募集金額分別為6.05億元和8.196億元,總計14.24億元。

影視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院線作為現金奶牛能夠保證盈利的可持續性,或許是博納影業為上市購入的一份“保險”。

阿里騰訊齊入股

博納影業回A上市,也是創始人於冬的“朋友圈”共享資本盛宴的過程。

博納影業上市,綁定了章子怡、黃曉明、陳寶國、黃建新、張涵予、韓寒、毛俊傑等一眾明星,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上述明星們是在2017年3月博納影業正式申報IPO前突擊入股,影視公司在收購明星“空殼”公司實現明星IP的資本化受到嚴監管之後,綁定明星做股東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中,張涵予認購343.63萬股,黃曉明認購343.63萬股,章子怡認購206.18萬股,陳寶國認購137.45萬股,黃建新認購68.73萬股,韓寒認購68.73萬股,毛俊傑認購34.36萬股。博納影業與明星進行了更深度的綁定。

博納影業不光有明星股東,更有阿里系和騰訊系。

招股説明書顯示,在前十大股東中,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以7.72%的持股比例,位列博納影業的第三大股東,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則為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4%。

阿里與騰訊早在博納影業私有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2016年,博納影業私有化買家包括: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軟銀賽富,以及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馬雲、馬化騰等人組成的豪華買家團也陪博納影業重回A股。

同樣作為明星公司股東出現的還有博納影業的“老朋友”萬達電影。2017年5月,萬達電影發佈公告,其和博納影業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萬達院線斥資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持股比例1.875%。

在影視行業較為低迷的時期,老牌資本開始現身影視行業。2019年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機長》中,中植企業集團作為出品方出現十分耐人尋味。在招股書中,博納影業的第八大股東為浙江中泰創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泰創信”),持股比例為4.11%。

2019年,中泰創信的淨利潤為-8681.79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泰創信的淨資產為-350.37萬元。中泰創信的唯一股東為中泰創展控股有限公司(“中泰創展”),中泰創展為中植系旗下的資本運作平台。

中植系擅長於二級市場的資本運作,在影視方面,中植系的投資版圖中曾出現驊威文化的身影。中植系曾於2018年6月擬30億元收購東陽曼荼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知名導演張紀中之女張悦。

在驊威文化的前十大股東中,第七、第八和第九大股東湖州中植澤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湖州融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湖州澤通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持有驊威文化5.46%的股權,三家公司背後均為中植系。同樣,中植系也通過高晟資本接盤了星美部分院線。

中植系雖然沒有高舉高打進入影視行業,卻在影視發行、製作和院線領域逐漸滲透。

•END•

大摩財經正在招聘主編/財經編輯/商務運營,座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