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財險公司大虧近66億:“台柱”車險保費下滑,信保業務“拖後腿”
伴隨着保險業最新經營情況的出爐,財險公司前10月成績單也浮出水面。11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渠道獲悉,前10月財險公司淨利潤虧損近6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由盈轉虧;其中,信用保證保險(以下簡稱“信保”)以低於-10%的承保利潤率“拖後腿”。除此之外,車險讓利於消費者、保費價格下滑的同時,兩月來,車險保費規模持續走低。業內人士認為,頻頻暴雷及企業風控能力的不足導致了信保業務持續收縮,而車險綜合改革則是車險保費降低的主因,需要險企、尤其是中小險企發展自身特色業務,從馬太效應愈發明顯的“紅海”中“拼殺”出來。
淨利潤同比下滑112%
具體而言,前10月財險公司淨虧損高達65.87萬元,較去年同期淨盈利的552.77億元同比下滑111.92%,然而相較前9月末的-118.94億元的虧損缺口有所收縮。這意味着,10月單月財險公司淨利潤實現53.07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產險公司前10月利潤總額為41.87億元,然而所得税費用高達107.7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07億元猛增近7倍,直接導致了10月產險淨利潤轉負。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解釋稱,“所得税費用=當期所得税+遞延所得税費用-遞延所得税收益”,由於財險公司經營利潤較上年度實際上有較大幅度下降,因此當期所得税應該是明顯下降的,結果所得費用卻大幅增加——顯然,這是遞延所得税費用大幅度增加的結果。
而關於為何所得税大幅度增加,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儁生表示,這是2019年調整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減輕了當年保險企業税收負擔。
據悉,2019年5月29日,財政部、税務總局發佈了《關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調整保險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將原來財產保險業15%和人身保險業10%的限額扣除比例統一併提高至18%,超過部分則允許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調整適應了保險業經營特點,在人壽保險轉型與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減輕了保險企業的税收負擔,對中小險企的發展尤為有利。
信用保證險“拖後腿”
產險業務板塊中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延續了一直以來的低迷態勢,不僅虧損缺口進一步擴大,保費收入也進一步下滑。
具體而言,在承保利潤方面,前10月信用保險、保證保險分別虧損17.79億元和94.98億元,承保利潤率分別為-13.84%和-17.76%,給前10月產險公司承保利潤率“拖了後腿”。其中,相較去年同期,信用保險業務虧損缺口擴大26.08%,而保證保險業務更是由盈轉虧,同比下滑70倍有餘。
而在原保險保費收入方面,10月單月,信用保險業務12.16億元,同比下降23.56%;保證保險業務43.43億元,同比下降42.00%。
對於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表現頹靡的原因,李文中介紹稱,在多家財險公司的信保業務暴雷之後,今年5月中國銀保監會出台《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嚴格了保險公司經營信保業務,特別是融資性信保業務的條件,加大了對信保業務的整頓。此後,財險公司的信保業務規模顯著下降。
“但是,由於很多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保險期限為多年,過去達成的那些隱藏着較大賠付風險的保單並沒有到期,而風險正處於快速釋放階段,加上現階段保費收入規模急劇下降,利潤表上表現出較大虧損也就非常正常了。”對於其“拖後腿”的原因,李文中如是解釋。
關於信保從業者下一步如何做,李文中表示,從此次信保業務暴雷並且虧損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來看,保險公司經營信保業務一定要謹慎。他建議,事先要對自身的信用風險控制能力做出正確的評估,不要盲目跟風,做好信用風險控制,避免承保“龐氏”借款人,並需要根據經濟形勢與風險狀況對業務規模做動態調整,將業務規模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需要特別注意控制超過1年期業務的規模。
綜改兩月車險保費走低
除了淨利狂虧超過65億元以外,產險“台柱”車險也在10月保費上表現不佳。具體而言,10月當月,機動車輛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618.38億元,同比下降6.50%,相較9月當月的745.44億元進一步降低。
對此,多數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受到了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
關於車險綜改帶來的變化,許多業內人士第一反應是車險費率的下降。在“共築保險新生態 守護美好生活”研討會暨泰康在線五週年慶典上,車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磊介紹,車險綜改兩個月以來,車險保費便宜了25%以上,且價格的差異化體現了出來,對保險公司本身的定價能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同時需要各家保險公司加強科技屬性。
“9月車險綜合改革方案已經開始實施,車險費率整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這自然會導致車險保費收入規模與市場份額的下降。”李文中認為,此次車險綜合改革之後,車險業務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特別是對於那些難以形成規模經濟的小型公司而言面臨的競爭壓力非常大。
“如果保費規模做不上來、難以超過三四十個億,那麼很難攤銷成本,車險業務會越做越虧。”朱儁生建議,要麼退出車險市場,要麼通過產品的創新、通過差異化在一些細分市場上生根,通過科技提高定價能力。他表示,差別化的定價能力,也是車險綜改後比較核心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中保車服副總裁彭柱石也認為,車險綜改帶來的兩個最大變化一是更關注服務,二是更關注效率。而對於未來的車險市場,彭柱石則預測了兩個特性:首先,市場將進一步向大公司集中;二是因為創新的不同和基礎的不同,有準備的公司有特色的領域將會異軍突起。
對於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特別是小公司而言,李文中建議,應認真分析自身在車險市場競爭的優勢與劣勢,做好市場與客户細分,改變過去簡單追求車險業務規模,主要利用車險業務形成的現金流的市場運作模式,以在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並實現生存與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