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警惕兜底式增持背後風險

  炒股沒有隻賺不虧的,這是常識。如果有人試圖幫忙兜底,目的性必然很強。絕不可聽信少數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個人承諾,跟風爆炒“兜底概念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選擇好公司最終還是得迴歸基本面。

  炒股虧了算老闆的,賺了算員工的——還有這樣的美事?某公司實際控制人日前向全體員工發出倡議並承諾,凡在期限內淨買入該公司股票(不低於1000股),且連續持有約1年的員工,若產生虧損由其本人自有資金全額補償。反之,收益全歸員工所有。目前,深交所已經發出問詢函,並得到部分回應。

  這份兜底式增持倡議,看似言之鑿鑿,但公告發出後還是引發市場質疑:既然實控人這麼“土豪”,為何自己不直接增持?截至5月19日,該公司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逾50%,漲這麼多有必要兜底嗎?萬一跌了,兜底式增持的承諾和倡議還算數嗎?

  據該公司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對企業未來前景的相關陳述和對投資做出的承諾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實質性承諾。由此可見,企業主體不涉及兜底增持事項的背書和履約。

  國家雖未明令禁止公司高管推薦自己公司的股票,但所謂的兜底式增持倡議,實際上可能帶來公司股價震盪、資金快速入場等後果。因此,這類行為背後是否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合謀進行純概念炒作?不能不給予高度關注。

  炒股沒有隻賺不虧的,這是常識。如果有人試圖幫忙兜底,目的性必然很強。

  一種可能是,為了在公司股價大幅下跌過程中穩定股價,維護大股東和公司利益,提振員工和投資者信心。國內首次兜底式增持出現於2015年6月A股市場大幅回調期間,在2017年至2018年,兜底式增持案例增多。從結果看,兜底的短期利好消息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股價反彈,也讓部分職工和投資者受益。

  另一種可能是,純粹的“釣魚式增持”和“忽悠式兜底”。這類兜底往往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兜底倡議為名,行減持套現之實,又或者從頭至尾根本無力兑現兜底承諾,最終只鼓了大股東自己的荷包,損害了企業員工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更有甚者,少數上市公司以兜底增持等利好為名,勾結資產管理機構聯合坐莊,進行純概念炒作,騙取散户投資者高位接盤,擾亂正常的證券市場交易秩序,引發資本市場異常波動。

  凡此種種,無論出發點是什麼,投資者面對兜底式增持倡議,始終都應保持清醒頭腦。

  首先,應密切關注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是否經過一系列法定步驟。那些未經過充分計劃和集體決策的兜底式增持倡議或承諾,很可能只是高管個人“拍腦袋”作出的決定,董事會和公司並不承擔任何責任。這種由高管個人向員工作出的口頭承諾,最終只能靠發起者的契約精神和道德品質來履行,在法律上沒有太多保障,箇中風險不可不防。

  其次,面對個股可能下跌的風險,投資者切不可天真地認為上市公司會兜底所有股東。一來,兜底“兜的是員工持股的底,與其他普通投資者沒有多少關係”。二來,退一步講,即便上市公司有意願“兜底”所有股東,但實際操作中仍可能出現實控人破產、董事長離任、上市公司被併購等導致無法兜底的情形。

  再次,兜底式增持雖然對公司的動態進行披露,但並未起到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信息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信息的不確定性。此外,針對可能存在的員工與非員工間的不同兜底承諾,還會涉及股東權益分配不公等問題。

  綜上分析,兜底式增持雖有一定益處,但隱患更大。投資者應擦亮雙眼,對兜底式增持背後的風險要保持高度警醒。絕不可聽信少數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個人承諾,跟風爆炒“兜底概念股”。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選擇好公司最終還是得迴歸基本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3 字。

轉載請註明: 經濟日報:警惕兜底式增持背後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