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疫”中突圍

1月20日,隨着列車陣陣汽笛聲,一趟滿載熱水器、洗碗機等家電產品的中歐班列,緩緩從東莞石龍貨站開出。這趟中歐班列是粵港澳大灣區今年開出的首趟定製化專列,在歷經11116公里、大約15天的旅程後,將抵達俄羅斯莫斯科沃爾西諾站。

2020年,我國中歐班列首次突破“萬列”大關,是2016年開行量的7.3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國際海運、空運循環梗阻,有着獨特國際鐵路聯運優勢的中歐班列,成為極少數穩定連接歐亞大陸的國際運輸通道。

然而,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中歐班列的火爆之下,也一度出現了運力緊張、一箱難求的局面。為了暢通這條陸上“新絲路”,各環節都有不少“新思路”,全力支持“廣東製造”通過中歐班列走向全球。

新契機——

空運海運吃緊 中歐班列走俏

“歐洲地區的家庭普遍喜歡使用百葉窗,一家貿易企業深耕歐洲市場多年,因為競爭對手太多,生意只能勉強維持。這家企業從報紙上了解到中歐班列,嘗試聯繫班列發運,將百葉窗運至德國。因為中歐班列比海運時效快,同樣款式的百葉窗比同行早近一個月上架,這家企業的百葉窗成為了中歐班列的‘常旅客’。”中鐵集裝箱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彭棠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

2020年,突發的全球疫情影響導致國際海運訂艙困難,同行們找不到艙位和箱源,這家企業正是憑藉着中歐班列穩定的開行和快捷的時效,逆勢拓寬了歐洲大陸的市場。

一場疫情讓許多貿易商看到了中歐班列的優點:可靠又準時,經濟且實惠。

“2020年初赴歐航空運力鋭減,飛機大面積停飛,而中歐班列不停運。東莞開行的石龍—沃爾西諾精品中歐班列全程用時僅需11天,和廣州飛俄羅斯航空運輸時效接近。今年年末,中鐵集裝箱公司利用精品中歐班列為省內某大型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搶運了莫斯科年度的銷售運輸任務。這麼大批量的貨物,放在空運和當前運力緊俏的海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彭棠告訴記者。

“受新冠疫情影響,空運和汽運受阻,中歐班列通過其接觸少、點對點等多重優勢,主動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因此全國運量不降反增。”中外運深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範勇劍也表示。

此外,中歐班列擁有獨立軌道、自動化裝卸作業,能減少工作人員之間的接觸,大幅降低了疫情的傳播性。與航運、空運相比,中歐班列顯得更加安全高效有保障,成為了貿易商們首選的跨境運輸方式。廣州貨運中心棠溪站貨運主管黃小東告訴記者:“我們還制定了專列安檢標準和集裝箱防護卡控措施,全力杜絕發生安全問題。”

新花樣——

“拼車”變“專列” 跨境電商報關更方便

“中歐班列這輛‘專車’是一場及時雨,為美的集團提供了不同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補充了集團的物流資源缺口,保障出口訂單的交付。”在20日的發車儀式上,美的國際物流平台總經理賓麗告訴記者,國外疫情給包括美的集團在內的粵企出口訂單履約帶來極大的挑戰,“中歐班列解決了企業面臨的物流痛點,特別是這次的專列,保障了我們的訂單履約,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

從“拼車”轉為“專列”,對外貿大省廣東的企業來説,這不僅能優先保障艙位、優先裝車,還可以優先承運。“公—水—鐵”聯運模式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的生產基地在順德,中歐班列發運場站在石龍。以往,順德生產基地的貨物要搭乘石龍中歐班列出口,大多數會選擇公路運輸方式,即逐櫃將貨物從順德運送至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物流成本較高。現在可以先通過公路運輸,將順德生產基地的貨物運至中外運佛山倉碼,換乘中國外運“灣區快線”駁船航線轉運至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再通過中歐班列加速前往歐洲,可節省本地物流成本20%。

定製專列並不是廣東首次在中歐班列運營上進行創新。去年12月5日,廣東首個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正式開行。20.6萬個包裹搭乘班列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深圳跨境貿易物流監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波告訴記者,以往跨境電商貨物通過中歐班列出口採用的是一般貿易出口方式,由於每票報關單限制申報50種貨類,而跨境電商貨物出口往往涉及的貨品十分繁雜,導致企業報關資料複雜、時效較長。灣區號“跨境電商專列”的開通,採用了“9610”申報模式,大幅提高了通關時效、降低企業成本。

新趨勢——

更豐富的貨物品類 更廣闊的“朋友圈”

優勢凸顯,創新帶動,中歐班列越發火熱。回首2020年廣東中歐班列開行日曆表,這條陸上“新絲路”版圖不斷延伸。

廣鐵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中歐班列持續高位運行,全年共開行中歐班列262列,運送民生和產業鏈物資逾14萬噸。特別是進入4季度以來,廣州大朗、東莞石龍每週至少開行3列,深圳平湖南每週2列常態化開行,穗莞深三地4季度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環比增長76%。

“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廣物中歐班列承運的貨物品類更加豐富。”廣物國際物流主要負責人介紹,發運貨物從以電子產品為主逐步擴展到工業原材料、服裝、家用電器等,且95%以上貨源均為珠三角企業生產製造。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2020年廣東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防疫物資2278.8億元,增長81.7%,出口電腦及其零部件等增長9.2%,兩類商品合計拉動廣東出口增長2.9個百分點。

“疫情下客户消費習慣有所改變,電商貨和散拼貨增加,高價值貨物增加明顯。”範勇劍説,2020年中外運在廣東運營的中歐班列出口貨值8.9億美元,進口貨值51.46萬美元,出口貨值同比增長9.8%,進口貨值同比增長15.25%。

與貨物共同增長的是中歐班列的輻射範圍。這5年,更多中外城市進入中歐班列“朋友圈”——

以廣州為例,自2016年8月“穗滿俄”線路開通以來,廣州開行的中歐班列已延伸覆蓋到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並以多式聯運形式貫通東南亞。

“廣州中歐班列已實現滿洲里、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等多口岸通關,目的地覆蓋歐洲、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尼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該負責人介紹,廣州中歐班列的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縱橫交錯的鐵軌輻射到整個歐亞大陸。

新課題——

探索路徑破解口岸擁堵、貨箱緊張難題

中歐班列運力快速增長之下,疊加疫情因素,也面臨口岸擁堵、貨箱緊張的問題。

“受海運、空運價格上漲、國內集裝箱緊缺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運力承壓,且由於境外疫情持續蔓延,中歐班列出境口岸出現了擁堵勢頭。”廣物上述負責人説。

“俄羅斯出口班列遇到最大的困難是集裝箱的問題,俄鐵箱用箱緊張。”範勇劍説,因疫情影響,空運和海運運輸途徑受阻,部分貨物轉為鐵路發運,造成鐵路資源緊張,給鐵路出境造成很大壓力,導致換裝不及時,口岸擁堵。

多位受訪者都坦言,口岸擁堵是個大環境問題,很多時候沒有根本解決方法。“如果在口岸有比較靠譜的合作單位,能發揮一定的協調作用。”中歐班列另一頭,招商中白業務發展部經理鄭曉冬也反映了類似的問題。

為了暢通這條陸上“新絲路”,各環節都在想法設法破難題。

比如,廣鐵貨運中心石龍站,就通過簡化優化安檢和運輸環節,加強箱源調配組織,確保檢驗通關、車輛調配、裝卸組織等各環節的無縫對接,滿足客户即來即走的運輸需求。“這樣也有利於提高貨場場地的週轉,為更多急着發貨的客户騰出存放場地。”貨運主管蒲穗説。

“一是爭取圖定班列每週穩定開行,二是密切聯繫鐵路相關部門,爭取多開行臨時班列,保障省內企業出口需求。”廣物介紹了自己的做法。

“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的總量約為1.24萬列,這樣的量已使大部分的口岸處於飽和狀態,建議加強政府間協調溝通,擴大開通中歐班列通過口岸國家和車站的數量,提升換裝能力,更多地惠及沿線有關國家。”範勇劍建議,加強口岸建設,提升口岸換裝能力。

而在口岸擁堵導致貨物疏散慢之外,全球疫情蔓延也造成外國出口到中國的貨物減少,導致回程空箱增加。

不過,範勇劍認為,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也成為更多回程運輸的潛在推動力,“歐洲國家是中國市場最大的供應商之一。當進出班列實現平衡時,就解決了空箱的回程問題。”

招商中白也找到了另一個解決路徑。鄭曉冬介紹,2020年4月起,招商中白以白俄羅斯出口奶製品為基礎貨源,開啓白俄羅斯—中國專列線路,“回程奶製品專列和其他去程出口班列支撐,因此中白的自備箱可以得到有效的雙向循環滿載運營。”

“對於單個的班列經營單位來説,解決問題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思路,比如像中白這樣在出口貨源充足情況下,也要儘量找到與出口相對等的回程貨源,保持重載排中國。比如在暫時不用的情況下,將排到國外的空箱當地出售或出租。”鄭曉冬説。

●南方日報記者 劉倩 昌道勵 陳曉 實習生 張雅楠 蔡依依 通訊員 劉雯 張嬈 陳琳

策劃:何雪峯(劉倩 昌道勵 陳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歐班列:“疫”中突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