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專精特新 形成發展優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強調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企業創新,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
工信部目前已公佈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塞特精密工具、聯宜電機、華都核設備、靈動科技就是其中的幾家。這些企業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努力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為了進一步探索中小企業如何走好專精特新之路,助力高質量發展,本報特推出專版,敬請關注。
——編者
專
江陰塞特精密工具——
深耕小模數齒輪刀具行業
本報記者姚雪青
在控制汽車行進方向的轉向系統中,有一個帶動輪胎轉向的齒輪,直徑只有約20毫米,一般由10顆齒構成。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齒輪,過去我國企業只能依賴進口刀具來生產。原因何在?
就像切蛋糕一樣,一顆顆齒所組成的齒輪需要由小模數齒輪刀具來切削。在高端精密傳動領域專門工具中,這種刀具要同時符合硬、快、準三大條件,難!
但是這把刀,最終被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造出來了。
公司副總經理朱源告訴記者,為了自主創新,從2006年開始,公司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攻堅研發團隊,目前已獲得了有效專利47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
在這個過程中,塞特精工以“一根筋”式的態度,專攻硬、快、準這三大難題——
第一個是材料關。朱源介紹,公司反覆嘗試,終於“燒結”出比原材料還要硬實的金剛石砂輪,從而實現了材料上的迭代,解決了刀具所需要的“硬”要求。
有了好材料,“快”的問題依然棘手。“刃口過於鈍自然不好使,但過於鋒利又容易崩。”從2010年開始,公司自主設計研發出刀具鈍化設備及工藝,經歷數百次試驗,終於找到了平衡點——鋒利中帶有那麼一點兒鈍。
專門應用於汽車等領域齒輪的刀具,對精度要求極高,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精密刀具,更是需要超高精度。為了實現更“準”的目標,近年來公司研發、檢測兩手抓,通過大數據建模,倒逼出齒輪傳動效果和使用壽命的雙提升。
“小刀具,大市場;走得專,路才寬!”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沈雲彪説,通過技術與工藝的提檔升級,塞特精工目前已發展成為銷售額超億元的民營股份制企業,主導產品佔領國內70%細分市場、在全球市場排名前五。
精
浙江聯宜電機——
強化電機制造精細化能力
方敏李磊
走進位於浙江東陽的聯宜電機有限公司齒輪車間,只見7台機械臂正忙着將一個個毛坯齒輪“塞”進滾齒機牀加工。“機械臂24小時作業,一天能加工1100多個齒輪。”操作員向仲江介紹,以前人工操作時,效率僅為現在的2/3。隨着齒輪加工過程實現自動化,加工精度也提升了好幾個等級。
智能製造是聯宜電機推行精細工藝的一個例證。拿焊接來説,早年多為人工作業,有的產品體積小,結構緊湊又精密,對操作人員的手藝要求極為嚴苛,且多道工序要在不同工位完成,費時又費力。而通過智能化改造後,一大批機器人遍佈焊接、拋光、機加工、自動化組裝等車間,這些較難的部分交給機器人來做,實現多道工序同時完成加工,不僅原先的難題迎刃而解,而且效率提升了,成本下降了。
工藝的精細,還帶來了產品質量的提升。在高鐵自動門驅動電機研發上,產品的壽命從200萬次(開關)提升到600萬次以上;輪椅車用電機檢測從12道單項手工檢測,提升到智能化全自動檢測……
“聯宜電機每年將一定比例的銷售收入用於科研;依靠強大的研發團隊,為全球客户提供‘全案定製’服務。”公司電控研究所所長吳曉峯介紹。
除了精細工藝、精細產品,精細管理也是聯宜電機的一大法寶。公司副總經理季福生介紹,今年初,公司請來諮詢公司“把脈”企業管理工作,在產業佈局、效率提高、異常管理等方面提升精細管理水平。根據不同產品線建立相應的事業部,實現垂直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明確“以需求為導向”,減少物料浪費……
去年,公司實現營收9億多元。如今,在聯宜電機紮根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頭部企業與之深度合作,數量達50多家。
特
四川華都核設備——
提升核反應“心臟開關”安全性
本報記者王永戰
一陣轟鳴聲中,技術員正熟練地操作數控車牀,幾分鐘後,一台用於核電站的核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成型。短的有三四米,長的有十幾米,在位於四川都江堰的華都核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廠房裏,通體亮黃色的特殊產品擺滿了廠房。
這些驅動機構究竟有什麼用?公司總工程師朱清告訴記者,它們就好比核反應的“心臟開關”,是用來抓取核反應堆控制棒、控制反應温度和規模的專用設備。
這家成立於2008年的企業,在十幾年發展歷程中聚力技術創新,迅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專業核心技術,沉澱出了獨特的工藝。
談到公司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秘訣,“核心就是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一套獨特的生產工藝技術。”朱清説。
據介紹,一台核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包括鈎爪、電磁線圈、密封殼等多個核心零部件,對設備安全性和精密度有着極高的要求。以電磁線圈為例,依靠公司研發的新型骨架設計方案和耐高温絕緣浸漬漆灌封技術,華都核設備在國內外首先實現了電磁線圈的耐温等級達440級。“採用這樣的耐高温電磁線圈後,就可以取消核反應堆的強制風冷系統,僅此一項就能為核電站節約成本數億元。”朱清解釋。
通過無對接焊縫一體化密封殼技術、耐磨損鈎爪組件技術、鈎爪堆焊技術和耐高温一體化棒位探測器組件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公司擁有了業內領先的核電設備研發製造能力。朱清介紹,目前公司已為“華龍一號”大型核電站反應堆提供了控制棒驅動機構。
獨特工藝背後依靠的是持續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公司總經理喻傑介紹,公司每年都會預提不低於上年銷售收入7%的資金來確保研發投入。“截至目前,我們已培養出高級工程師10人。”
新
北京靈動科技——
研發第四代自主移動機器人
本報記者賀勇
位於北京順義的順豐供應鏈倉庫,20台形如機場行李車的移動機器人正在來回穿梭。令人驚訝的是,地上並沒有磁條、二維碼等引導標識,這些機器人卻像有眼睛一樣,自行導航規劃路徑、自動避開障礙物和迎面而來的工作人員——這就是來自靈動科技有限公司的第四代自主移動機器人(AMR)。
靈動科技是一家2016年在北京註冊成立的科技型企業,聚焦“人工智能 機器人”領域。前幾年,公司經調研發現,物流業的應用前景廣闊,然而,國內產品相比國外還是有差距。
如何走出一條新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齊歐此前的目標是,將計算機視覺引入移動機器人,不依賴昂貴的激光雷達,以攝像頭為主要傳感器,完成三維空間的定位與環境理解,發展可自主移動的第四代機器人。但是,走這條路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先例,註定十分艱辛。
方向明確了,實現起來的確困難重重。比如,倉庫裏往往有數量不少的叉車,各個廠家生產的叉車大小、形狀各不相同,裝貨和空載狀態也會變化,如何讓機器人識別叉車並避讓?
團隊分別去了幾十個貨倉,拍攝了大約40萬張各種角度的照片,並將其三維空間數值錄入數據庫,而這只是第一步。讓機器人的“眼睛”能看到叉車後,還要設計避讓規則,這就涉及超過十萬行的無人駕駛代碼。
執着的堅守終於有了回報。去年,靈動科技的系列產品公開亮相,其中有一款最高負重600公斤,可以實現360度低矮避障。目前,公司的產品已經在多家大型企業應用。
短短几年時間,靈動科技已成為具有大規模集羣調度能力的視覺自主移動機器人廠商。“我很幸運抓住了夢想的翅膀。”齊歐説,“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1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