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惠琳 編輯/ 陳曉平
在美上市的“快遞第一股”中通,回港二次上市正在倒計時。
9月23日,中通快遞公告,將香港二次上市的發行價定為每股218港元,預期將於9月29日開始交易。本次上市,中通計劃為全球發售和上市4500萬股A類普通股,募資預計達120億港元。
放眼快遞行業,中通成績不菲。
在美上市四年,市值翻了一倍有餘,截止9月24日,市值約1590億人民幣,繼順豐後,在快遞業第二家市值越過千億。招股書顯示,今年1-6月,中通以近70億件包裹量,佔據中國快遞市場的20.6%。
快遞業在加速進入寡頭競爭時代,中通的二次上市,也揹負着更大的圖謀。
賺錢能力,一枝獨秀
當下快遞業頭部公司中,中通發展時間最短,2002年創立,比順豐和申通快遞晚誕生9年。受益於電商的爆發式增長,中通又允許加盟商以網點資產摺合股份入股,迅速崛起,2016年打敗圓通,躍進國內市佔率第一,由一個追隨者實現逆襲。
從經營數據看,中通處於穩步上升的勢頭。
2017-2019年,營業收入由130.6億增至221.09億 ,一季度遭遇疫情黑天鵝,中通快遞經營受到一定衝擊,但很快恢復元氣,第二季度完成業務量46.0億件,同比增長47.9%,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至21.5%。
快遞業硝煙四起,中通快遞連續四年穩居市場第一,首先靠的是低價策略。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單票收入一路由1.96降至1.29元,受此影響,同期毛利率從32.6%降至27.6%。
中通單票收入
橫向對比,中通的毛利率水平卻居於行業領先,甚至高於票單價更高的順豐。
2020年上半年,順豐控股的毛利率為18.62%,比中通低了三成多,同為“通達系”的韻達,同期毛利率僅為10.2%。中通也是業內最會賺錢的快遞企業,2019年全年淨利潤56.71億元,大於通達系其他所有企業的利潤總和。
中通毛利率
“一枝獨秀”的高利潤背後,是單票成本的嚴格管控。
快遞公司的單票成本由幹線運輸、分揀中心、物料銷售及其它成本構成,其中前兩者佔比達八成。
過去三年,受益自動化程度提升等原因,中通的單票平均運輸成本、分揀成本分別降低0.15元和0.05元,幾分錢的降幅看似不大,但快遞業本就錙銖必較、分毫必爭,基於巨大的業務規模,給公司擠出相當大的利潤。
2019年,中通單票成本為1.18元,為行業最低水平,為其低價策略提供操作空間。
在招股書中,中通承認,公司可能面臨毛利率下降的風險,“若我們必須補貼網絡合作夥伴以提高競爭力,則毛利率可能會下降”。
依賴電商,面臨大考
中通並非高枕無憂。
艾瑞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前五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上升到76.76%,頭部公司集中度明顯提升,尤其韻達,價格策略更激進,2020年1-8月市場份額已超17%,奮力追趕中通。
一位義烏的快遞員告訴《21CBR》記者,對於量大的電商件,韻達的出價通常比中通低一毛,就為吸引對服務質量有一定要求、又無法接受中通價格的客户。
同行在營收規模上也大過一頭。2020年上半年,順豐、韻達、百世、圓通的營收均高於中通,韻達比其高出約40億元。
營收結構上,中通約9成收入來自快遞服務,極為依賴電商件。中通的第二大股東是阿里,在後者生態受益良多。不過,阿里先後投資百世、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併發力菜鳥網絡。
中通警示投資人,阿里巴巴已向並可能會在未來向競爭對手投資,或出於商業原因鼓勵其平台上的商家選擇若干其他投資對象,或建立內部派送網絡為其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服務,“無論何種情況,將會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今年以來,眾郵快遞、極兔快遞也強勢入局,順豐旗下的順豐捷達採用了加盟制,增速迅猛,定位與中通相近,也威脅其市場地位。
在第二季度業績發佈會上,中通管理層提到,目前公司重點放在三個方面:數量、服務質量和生產力,數量排在第一位,以擴大領先優勢,年內目標占25%的市場份額。
“現在幾大快遞公司的市場份額都在10%-20%,未來會有快遞公司佔有超過30%的市場份額。”中通快遞董事長兼CEO賴梅松公開表示,顯然,30%以上的份額正是其志向。
中通為此需要加大產能儲備,二次上市募集的120億港幣,約50%計劃用於基礎建設和擴容,包括購買土地使用權、建立分貨港、建立現代物流設備、購買車輛等;剩下的50%,用於加強物流網絡合作夥伴和物流網絡穩定性,投資物流生態系統等。
除了傳統的快件服務,中通在試圖尋找新增量。
9月中旬,賴梅松首次對外公佈兩大業務板塊:星聯與冷鏈,前者指“星聯航空”服務品牌,面向高端時效產品,提供包括同城即配、全國航空即日件、當日達等在內的配送服務,後者則主要服務於生鮮產品的配送。
兩大新業務,順豐、圓通、韻達、京東物流等均早已佈局,實現趕超不容易,中通謀求擴張的主賽道,依然只能是快件,這會是一場硬仗。
(題圖來源: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