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三家險企曬助力實體經濟“成績單”,下一步如何再發力

體量大、期限長的保險資金持續流向實體經濟。10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近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三家頭部險企相繼發佈服務實體經濟等相關數據。截至9月末,三家險企投入實體經濟的規模均破萬億元,如中國人壽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規模超過3.3萬億元。縱觀行業,十年來,險資規模不僅穩步增長,險資運用渠道持續拓寬,投資形式也更為多樣。

大手筆!三家險企曬助力實體經濟“成績單”,下一步如何再發力

對於保險資金而言,規避資產錯配的風險,意味着選對項目尤為重要。未來險資應如何持續鉚勁發展,以更好支持資本市場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險資投資領域、投資品種“多點開花”

保險資金“澆灌”實體經濟有多火熱?透過三家頭部險企近日發佈的數據可窺知一二。

中國人壽10月16日發佈的公告顯示,截至9月末,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規模超過3.3萬億元。10月17日,中國平安發佈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綜合運用保險資金等金融資源,累計投入逾5.9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日,中國人保發布公告顯示,截至9月30日,公司投資服務國家戰略合計超過1萬億元。

險資流向了哪裏?中國人壽公告顯示,今年以來,公司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重點區域投資力度。中國平安保險資金等金融資源覆蓋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建項目,護航“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從行業來看,“險資入黔”“險資入贛”“險資入浙”....險資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

基礎設施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等重大項目的投資具有規模大和時間週期長等特點,而這正與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相吻合。“保險業的保險資金有着期限較長、資金流較為穩定等特點。”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保險資金的長期性和資金流穩定的特點使得其在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提供長期股權或債券融資、穩定資本市場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優勢。

從險資參與實體經濟融資的方式來看,有債券投資、公募REITs等方式,被視為“另類投資”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保險資管產品也開始“遍地開花”。

楊澤雲表示:“具體而言,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主要途徑,一是通過銀行存款轉化為銀行貸款對實體經濟的間接融資。二是通過購買債券、股票、基金等有價證券對實體經濟直接融資。三是通過股權、債權、私募基金等方式對實體經濟項目融資。”

近年來,保險資金的“另類投資”品種和領域相較以往在不斷豐富。9月23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資管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共登記(註冊)2693只,登記(註冊)規模59679.02億元。

“隨着投資範圍和品種逐步拓寬,險資配置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及保險資管產品等另類資產佔比逐漸上升,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資產配置結構。”保險資管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此前表示。

立足主業是險資發展第一要義

“十年來,險資規模穩步增長,保險業總資產和保險資金運用餘額分別從2012年的7.35萬億元和6.85萬億元,發展到2022年8月末的26.63萬億元和24.47萬億元。”曹德雲表示。

保險資金運用餘額不斷壯大的背後,監管機構不斷放寬保險資金對外投資的限制,也在加大保險資金對各類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推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放寬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限制,一系列改革措施接連出台。

除了政策引導提供投資環境外,監管也在不斷釋放信號。“由於保險資金投資範圍廣泛,很容易涉足不熟悉領域,也容易使一些公司產生無所不能的幻覺,這也是保險公司發生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保險公司認為多元擴張能產生範圍經濟,這種認識也是非常片面的。”9月,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在2022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

對於保險資金而言,特別是壽險資金屬於長期負債資金,規避資產錯配的風險,也就是選對項目尤為重要。楊澤雲表示,當前保險投資面臨負債成本的相對剛性與資產收益下行的壓力。如果資產配置出現期限錯配的問題,則出現利差損的潛在風險加大。具體來説,在期限方面,隱含着長債短配的再投資風險。

保險業的規模在不斷增大,保險資金投資實體經濟的好戲也將不斷亮相。當前各地、各險企已經繪出下一步藍圖,積極探索險資“輸血”的新路徑。未來險資應如何發展,以更好支持資本市場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伴隨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化,保險資管機構要強化資源投入和投資能力建設、優化業務結構,走好專業化發展道路。”華寶證券發佈的《2022年保險資產管理年度報告》提到。

展望未來,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和機構應重點關注立足主業,履行保險資金的責任與擔當。佈局拓展新業務領域,持續強化投資能力建設。

對於行業而言,保險資金“鉚足勁”的同時,把控風險、量力而行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肖遠企指出,實踐證明,範圍經濟並不完全適合保險行業。偏離主業,甚至反客為主都是很危險的,主業的向上和向下延伸都應該只侷限於增強和鞏固主業的業務領域。保險公司要對經濟負責任,將大體量、長久期的保險資金投向關鍵領域,服務好實體經濟。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胡永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3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手筆!三家險企曬助力實體經濟“成績單”,下一步如何再發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