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又到了美股的“財報季”,各大科技企業陸續公佈的財報已經在告訴大家,互聯網行業的寒冬儼然是冰冷徹骨了。其中,蘋果告別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已是難得的高光表現,而亞馬遜營收遠遜預期、微軟淨利潤創下兩年多以來最大降幅,以及谷歌自2013年以來最低收入增幅,則儼然上演了“黯然失色”。但Meta此次的財報則告訴大家,什麼才叫“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當地時間本週三,Meta方面發佈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在這份被外界形容為“災難性”的財報中,Meta給出了這樣的數據,營收277億美元、同比下滑4%,淨利潤44億美元、同比下滑52%,攤薄後每股收益1.64美元、同比下滑49%,總成本和支出220.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86億美元相比增長19%。
幾乎所有關鍵指標都表現糟糕所帶來的結果,就是Meta的股價在當地時間本週四開盤前暴跌近25%,市值蒸發了800多億美元,股價更是自2016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100美元。事實上,Meta此次的財報難看幾乎是必然,支撐其營收的廣告業務不僅受到了全球數字廣告大盤下滑的負面影響,更有來自蘋果iOS限制廣告追蹤的“DEBUFF”。
更別提被Meta寄予厚望的元宇宙業務Reality Labs,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無底洞”。這一吞金怪獸在耗費了上百億美元的投入後,2022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2.85億美元、同比下降近49%,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2.63億美元擴大至37億美元。以至於有海外媒體表示,扎克伯格“與現實的脱節”對股東和投資者來説是一個風險,但扎克伯格給外界傳遞的態度,則是“他不在乎外界的批評”。
為什麼“All in元宇宙”在被外界一致看衰的情況下,扎克伯格還要繼續“死鴨子嘴硬”呢?其實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解釋為什麼Meta會在2021年改名,並將元宇宙視為“下一個重大的計算平台”。
在這一輪的元宇宙熱潮中,Meta無疑是全球科技巨頭中最上心、熱情最為高漲的一家。但其實原因無它,因為在一眾科技巨頭中,Meta的護城河可以説是最淺的。
作為全球性的社交霸主,Meta本身更是“社交網絡”一詞的代表。按常理來説,在所有的互聯網行業賽道中,社交應該是最難以被撼動的,並且這個領域的先發優勢和馬太效應都表現得極為強大,其中典型例子就是國內市場的騰訊以及日本的Line。然而Meta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它的問題是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選錯了路。
Meta儘管名為社交巨頭,但是對於社交的理解與騰訊可謂是雲泥之別,更準確的説,騰訊或許才是社交巨頭的標準模板。
那麼什麼是社交?社交其實就是人與人的交互。它可以分為兩大步驟,第一步是人和人建立聯繫,第二步是建立聯繫的個體更進一步的交流、互動。換句話來説,就是通信是社交的骨骼、娛樂是社交的血肉。
換而言之,合格的社交巨頭要做的是試圖壟斷全網用户的通信,同時持續為用户提供豐富的娛樂方式。騰訊的社交帝國之所以難以撼動,QQ與微信在即時通訊領域的表現確保幾乎每一位國內網民想要聯繫彼此,騰訊的產品都是最優解。與此同時,騰訊還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廠商,以及國內視頻流媒體、音樂流媒體的一線大廠,幾乎能想到的所有娛樂他都有。
反過來,Meta卻忽視了即時通訊,儘管收購Whatsapp,卻僅僅只是亡羊補牢之舉,也掩蓋不了蘋果的iMessage、閲後即焚(snapchat)已經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同時Meta對於娛樂的關注也不夠,Facebook當初對於網頁遊戲的資源投入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到來無疾而終,結果就是TikTok憑藉着強刺激的娛樂,直接挖斷了Meta的根基。
TikTok如同旋風般席捲海外市場所導致的結果,無疑Meta最受影響。當年沉迷Facebook的年輕用户在已為人父母后,就像國內的00後不願與父輩共用微信、而轉向“老古董”QQ一樣,美國的青少年也不喜歡與家長待在同一個社交平台上。根據路透社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TikTok的月活為2650萬,其中約60%是16至24歲的年輕人。
儘管2012年收購的Instagram解決了一次危機,但7年時間過去後,Instagram如今也“老了”。所以Meta已經迫切的需要新鮮血液(用户),結果環顧四周,新鮮血液都跑到TikTok上了。並且遺憾的是,Meta推出的短視頻應用Lasso,完全就不是TikTok的一合之敵。
在四面楚歌之際,Meta顯然意識到問題真實存在,只可惜給自己開錯了藥方。如今只能説元宇宙描繪的宏大前景,不僅能解決即時通訊、社交、娛樂,甚至於還可以包羅萬象,但可惜的是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元宇宙還只是鏡花水月。
Meta的困局其實是有解的,而破局的方式一位姓馬的大咖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剛剛成為推特老闆的馬斯克,毫無疑問,複製微信可能是Meta當下最好的“解藥”。不過已經在元宇宙業務中投入瞭如此巨大的沉沒成本後,Meta真的還能大象轉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