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燃煤問題一度引發廣泛關注。我國是煤炭資源大國,煤炭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在今年,我國煤炭市場並不平靜,價格高企,煤炭資源出現短時緊缺。
為此,國家也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讓煤炭供需緊張的狀況得到了有效緩解,動力煤價開始從歷史最高點持續回落,那麼眼下煤炭供應最新情況究竟如何?
精準保供 煤炭供應已回穩當記者來到中煤平朔集團的一座露天礦時,這裏正在全力增產保供。記者看到,一個原本負責拉石頭的車隊,現在也加入了採煤作業的隊伍。
中煤平朔集團安太堡露天礦生產礦長 張永華:年初定的產量任務是1800萬噸,後來根據保供的需要,計劃年底產量是2060萬噸。
通過增加採掘隊伍、壓縮交接班時間等手段,這家煤炭企業已安排所屬7座生產礦井在年初計劃的基礎上增產700萬噸。按照要求,四季度起,全國所有煤礦要滿負荷生產,力爭煤炭日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那麼煤炭企業增產出來的煤炭能否及時運送出去呢?
當記者抵達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一場由鐵路、港口、煤炭企業、電廠多方組成的協調會,正在進行。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貨運部主任 李書:每天上午9時,瞭解一下煤礦生產、裝車設備、氣候變化和對鐵路的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港口的要求。我們通過三級對話、三級聯動實現了精準掌握,精準保供。
截至12月13日,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7195萬噸,較9月底增加4213萬噸,增長141.3%,平均可耗天數達25.5天,較9月底增長11.5天,全國所有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已達15天以上。
緊急求助 10月電煤需求集中告急
目前煤炭供應已經趨穩,那麼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到底經歷了什麼?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煤炭短缺,究竟是哪些因素引發的?“請求支援電煤供應!”……這是山西蘆子溝煤業公司收到的一封傳真。從落款上可以看到,發出這封公函的是河北一家發電企業,日期是今年10月初。根據公函的內容,這家電廠用來發電的煤炭已經所剩無幾,只夠兩天的用量,因此緊急發出了這封求助信,希望煤炭企業儘快給他們供煤。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在我國為了保障電力供應安全,明確要求電廠的存煤量不得低於7天,各大電廠都需守住這條安全底線。如此大規模的電廠存煤告急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煤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被動局面要從今年3月説起,從那時起,不少電廠就在維持着低庫存,可當時的情況並不是因為缺煤補不上庫,而是電廠不想補庫。
山西懷仁中能蘆子溝煤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元軍:一般3月底,正常的北方供暖期一停,各電廠就開始補庫存了。該補庫存的這個月份,沒補庫存,就促使了煤炭市場的緊張。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 谷天野:你不能是每天“吃”多少進多少,有些電廠庫存不實不真,本身就較低。
按照慣例,每年三四月份,下游電廠應該趁着淡季買煤補庫,可今年的情況卻是“該補的月份沒有補”“吃多少進多少”,這讓這家煤炭企業有煤卻賣不掉。而更讓人想不通的是,今年三四月份,是全年煤價的最低點,為何電廠不趁着便宜多買點兒煤補充庫存呢?
存煤量不達標 電廠為哪般?
煤炭企業認為,在三四月份許多電廠都預判,今年的煤炭價格還會降低,因此都在等待一個更低的價格,所以才沒有及時補足煤炭庫存,造成煤炭短時期緊缺。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這間電廠的儲煤場最高庫存8萬噸,當庫存達到5萬噸,就能滿足自己的7天的發電需求,也就是國家規定的電廠最低存煤量。
華電朔州熱電公司總經理 李寧:因為在供熱期快結束的一個情況下,按照以往的規律,這個階段應該是一個煤價下降的一個趨勢,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庫存的策略是保持一個相對較低庫存,希望是控制進煤的成本,在更低的一個點來補庫存。
而記者走訪的另一家電廠,情況也十分相似。在負責人向記者出示的圖表上,粗線是每月煤炭價格,細線是進煤量。可以看到,在今年三四月份煤價較低的時候,這家電廠的進煤量也處在低位。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 王茂盛:今年,電力企業對市場這個判斷可能也出現了一些偏差,一直説預計價格要下滑,但是實際上一直在增長,一直沒有補。
而整個行業的共識,也更加讓電廠對於煤價走低的趨勢深信不疑。這是一份記者找到的一家金融機構在去年年底發佈的“煤炭行業2021年策略報告”,其中明確提到“長期來看,碳中和政策可能導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產量與價格難以出現長期的大幅上漲”。
另一方面,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的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煤炭消費量佔比同比下降了0.9個百分點。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統計數據,都讓市場預期更偏向於煤炭量價雙雙走低。
用煤需求疊加 燃“煤”之急出現
正當觀望之中遲遲沒有補庫的電廠還在盤算着何時買進低價煤炭的時候,夏季用電高峯和冬季供暖前的集中儲煤,讓市場上的煤一下子成了香餑餑。9月份,山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主產區再現排長隊運煤的車隊,各路資本開始紛紛湧入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煤價開始快速上漲。
電力調度系統顯示,電廠在夏季迎來了發電高峯。可此時,日常發電所需的4500大卡動力煤卻幾乎一煤難求,如何找煤讓電廠負責人犯了難。
華電朔州熱電公司副總經理 王夙:通過市場化採購,供應商基本上不報價,他也找不到量。比如提十萬噸的需求量,採購下來能有五六萬噸,但是這個時候價格也上升了。
與此同時,一些人乘機開始了囤積居奇、倒買倒賣的把戲。晉陝蒙等煤炭主產地一些煤礦周邊存在大量未辦理相關手續的無證照存煤場所,為不法貿易商囤積煤炭提供便利,嚴重擾亂煤炭市場正常經營秩序。煤炭價格在各路資本的推波助瀾之下越抬越高。而此時,正值各大電廠的冬儲煤補庫期,本就低庫存的電廠愈發束手無策。
接連經歷了迎峯度夏和冬儲煤兩個需求旺季,讓各環節的煤炭庫存明顯下滑。2021年9月末,全國煤炭企業存煤4800萬噸,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5.0%;全國火電廠存煤約0.8億噸,環比下降18.4%、同比下降44.5%,存煤可用約13天。煤價高企、供應不足,有的供電企業竟然出現無煤可燒的尷尬局面,少數地區拉閘限電,嚴重影響生產和生活。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 王茂盛:到四季度的時候,我們發現好多電廠庫存不足,最後導致供應緊張,大家又遇到這種冬季供暖,市場上也要搶煤,所以10月初就出現了煤炭供不應求。
立足基本國情 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就在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能源問題有着這樣一段論述:“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那麼在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下,煤炭產業該往哪兒走?如何在轉型過渡期保障能源安全?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專家 周大地:碳達峯碳中和是一個長期努力的結果,不要畢其功於一役,我們目前能源還是一個沒有完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所以我們現在看來能源消費在短期內還是會總量有所增加。從化石能源為主,向非化石能源轉換方面,要持續地、長期地做努力。
今年出台的“雙碳”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制定出了能源轉型的時間表。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0年,達到25%左右;到2060年,這一數值達到80%以上。並要求“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
當前,中國的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佔比重下降0.2個百分點。
傳統能源逐漸退出,新能源加快發展,是大勢所趨。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6.8%。
眼下,新能源的替代水平仍待提高。光伏風電等都有連續性較差、存在地理限制、容易出現短期內過剩或短缺的問題,穩定性不足,實際發電小時較少。針對這一現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出的藥方是“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專家 周大地:新能源現在主要的問題還是要加快發展,第二個新能源也要及時技術進步,要加強儲能各方面的這種適應能力,能夠使我們電力穩定性能夠得到保障。火電要進行所謂清潔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以後可能還要脱碳。碳捕捉碳封存技術,各方面還需要更多的探索,技術的創新。
(總枱央視記者 張藝瑾 董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