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總保費增0.64% 年內保險指數已跌近三成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財經

儘管相較去年同期,疫情的影響已大幅減弱,但保險行業卻並未迎來明顯的復甦,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總保費收入為1.53萬億元,同比僅增長0.64%,低於上半年5.2%的行業原保費收入增速。

旗下5家壽險公司中,新華保險保費增速最快,達3.85%,中國人壽、太保壽險增速分別達3.41%及2.19%。平安壽險、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則分別下降3.72%及4.61%。

3家財險公司中,僅平安產險保費收入下降7.5%,太保產險、人保財險保費分別增長6.34%、2.52%。

保費收入表現不佳直接影響了保險股的股價,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收盤,今年以來保險指數已跌去28.82%。保險龍頭股中國平安股價年內跌幅已達30.49%,不少投資者甚至開始喊話公司回購。

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僅增0.64% 壽險保費現分化

去年上半年,疫情衝擊經濟,但當時五大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增速仍達6.5%。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已逐漸消退,但上市險企的保費表現卻不如去年同期,僅實現0.64%的增速,也不及全保險行業5.2%的原保費收入增速。

具體來看,兩家健康險公司——平安健康、人保健康保費收入增速較快,分別達22.92%、15.32%,這延續了疫情後人們對健康險有更高需求的趨勢。

壽險和財險保費收入均有所分化,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壽險、平安產險表現不佳,上半年保費同比均有所下滑,此外,人保壽險保費收入也下降了4.61%,其餘險企保費則僅有一位數的小幅增長。

國泰君安研報觀點稱,上半年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增速逐月下滑,核心原因是在互聯網互助類產品、惠民保等教育的影響下,客户對保險保障認知水平不斷提升,而保險公司延續粗放式人力發展的模式下,代理人銷售能力不足以滿足客户提升的保險需求,從而導致供需錯配,代理人銷售難度加大。

開源證券研報則分析稱,6月壽險保費收入數據同比略有分化,主要受產品投放策略及推動力度不同帶來差異,行業整體仍面臨保障需求復甦進展慢、負債端供給結構性問題無明顯改善等挑戰。3 季度看,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受低基數影響保費增長壓力相對較小,其餘險企仍面臨一定增長壓力。

高質量轉型或許是大型險企的主要出路,一方面,保險代理人隊伍要轉型,提高展業質量;另一方面,業務、服務也要轉型,比如將業務服務外延拓展至醫療、養老等領域,上市險企上半年在這些方面均有一些佈局,但效果仍未顯現。

年內保險指數已跌近三成 拐點出現之前行業估值難以修復

保費收入表現不佳直接影響了保險股的股價,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收盤,今年以來保險指數已跌去28.82%。

保險龍頭股中國平安股價年內跌幅已達30.49%,跌入50多元區間,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中國平安成為90天內訪問數最多的公司,且大多數投資者關注公司的股價波動。對此,中國平安方面回應稱,股價波動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但公司一如既往穩健經營、持續提升盈利能力。還有投資者建議公司回購股票,中國平安方面則表示,將視市場情況及公司的資本情況等因素,適時決定是否回購。

其他保險股股價也不容樂觀,截至7月19日收盤,年內中國人壽跌17%、中國人保跌11.72%、新華保險跌22.82%、中國太保跌23.38%。

華創證券研報觀點認為,在人力和業績拐點出現之前,行業估值暫時還難以修復。

國泰君安研報則仍維持“增持”的投資建議,稱保險行業已充分認知粗放式渠道發展不具可持續性,積極通過清虛、優增等舉措加快渠道向高質量轉型,短期主要通過多元化產品策略及健養服務提升獲客能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潘亦純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