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見港股滿屏“綠油油”,恆生科技指數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騰訊、騰訊、京東、快手等走過困難期?

財聯社(深圳,記者 成孟琦)訊,8月24日收市,港股主要指數集體大漲,許久沒有見到滿屏的“綠油油”終迴歸。其中,恆生指數收漲2.46%;恆生科技指數大漲7.06%,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大型科網股集體反彈,快手漲超15%,京東、京東健康漲超14%,美團漲超13%,嗶哩嗶哩漲超10%,阿里巴巴漲超9%,百度、騰訊控股漲超8%。

許久不見港股滿屏“綠油油”,恆生科技指數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騰訊、騰訊、京東、快手等走過困難期?

港股“市值王”騰訊,股價從今年2月773.4港元高位,下跌到8月20日的425.4港元,跌幅達到45%,股價創52周新低,隨之市盈率跌至17倍,位於歷史低點。8月18日,台積電以5380億美元市值超過騰訊和阿里巴巴,當日騰訊市值536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則排在第三位,市值約為4720億美元。

經過本週兩日連漲,截至8月24日收市,騰訊市值4.53萬億港元,而台積電美股盤前市值為5754.47億美元,以今日港元與美元匯率中間價計算,騰訊市值已經超過台積電,重回亞洲第一的“王者”寶座。

重回市值“亞洲第一”,“小企鵝”靠的是什麼?

騰訊能重回亞洲市值第一,除了政策風險釋放期已到一定階段外,也離不開“小馬哥”一系列果斷的操作。

面對大幅回撤,騰訊控股在8月19日與20日兩日斥資近1.8億港元回購公司股票,共計回購32萬股。8月23日,騰訊再次出手回購自家股票,耗資1.01億港元回購23萬股。

這並不是騰訊的第一次回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04年上市至今,騰訊超過2萬億港元以上的大型回購約有八次,最近一次回購發生在2019年8月29日至10月11日期間,當時騰訊合共在31個交易日回購,斥資約11.61億港元,回購過後的故事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其股價重回上升軌道,一路上揚至今年年初。

隨着大手筆回購一起進行的,是騰訊近期發佈的2021年二季度業績報告,根據季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騰訊營收1382.59億元,同比增長20%;淨利潤為426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29%。

另外,騰訊對於政策的相應非常迅速,8月3日早上官媒批評《王者榮耀》是“精神鴉片”,騰訊公眾號《鵝廠黑板報》下午便刊發公告,公佈騰訊以《王者榮耀》為試點,推出遊戲“雙減、雙打、三提倡”的七條新舉措。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表示,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先富帶後富、幫後富。8月18日晚上,騰訊宣佈啓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投入500億元,在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羣增收等領域提供持續助力。而今年4月,騰訊才在公益數字化等領域投入500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回購初期的8月20日,恆生指數發佈變動公告,騰訊在恆生指數成分股、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等相關權重均獲得上調。

互聯網科技股的“底”,到底在哪裏?

今年七月以來,受監管政策影響,港股主要指數一路下挫,引發市場憂慮。恆生科技指數更是在連續5周下跌中迎來了自己的一週歲“生日”,被稱為“世界最慘科技指數”。上週五,恆生科指見5769低位,創推出以來最低。

許久不見港股滿屏“綠油油”,恆生科技指數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騰訊、騰訊、京東、快手等走過困難期?

隨着最近監管政策釋放期的過渡與互聯網股票的反彈,投資者擔憂或有所減少。恆生科技指數8月23日反彈2%,24日繼續大漲7%,見此景象,有股民大喊着“抄底”,跑步進場。投資大佬段永平,也曾在8月4日與8月18日表示加倉騰訊,8月18日更是“買了點騰訊和阿里”。

8月23日港股通騰訊淨流入20.95億港元,8月24日,港股通騰訊淨流入19.36億港元。騰訊收盤報472港元,大漲8.81%,總市值達4.53萬億港元,較昨日市值4.165萬億港元增3667億港元,單日成交額達227.18億港元。

騰訊股價回暖給了互聯網科技股一劑強心劑,恆生科技股指數相關成分股漲勢喜人,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美團、小米等互聯網科技股票全線走高。

截至8月24日收盤,阿里巴巴報166.5港元,漲9.47%,總市值達3.62萬億港元;京東報280港元,漲超14.94%,市值8730億港元;美團報221港元,漲13.51%,市值1.36萬億港元;網易漲7.73%,市值超4720億港元;小米報25.25港元,漲超3%,市值達6331億港元。

散户素來有追漲殺跌的習慣,漲起來追着買,跌起來搶着賣,卻無法判斷自己所抄的底,到底是在半山腰還是在山底。即便是久經沙場的機構與基金經理,對於互聯網科技股的“底”,到底在哪,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關於政策釋放期與“抄底”,看看機構怎麼説

中金髮表研報表示,港股佈局窗口已現,長期看好電動車產業鏈、新能源等核心板塊。依然認為恐慌性拋售為投資者重新逐步佈局港股市場提供了窗口。短期來看,由於近期過度拋售,估值定價明顯具有吸引力的板塊將出現逢低買進機會,投資者有望從中受益。科技板塊部分龍頭個股估值已經降至歷史區間的底部。

隨着互聯網科技股季報的公佈,也為估值修復提供了進一步動力。京東昨日公佈季度業績,收入和新用户增長均超出市場預期,顯示公司對於內地監管行動的影響可控。Cathie Wood旗下的Ark Investment基金在京東業績公佈後重新買入。根據捷利交易寶數據,8月23日ARKQ買入16.49萬股美股京東股票。旗下的ARKF還持有近54萬股騰訊ADR,總值逾3000萬美元,持倉比例0.85%,在持倉股中排名第九。

興業證券也在騰訊公佈季報後表示,短期波動並不影響騰訊生態的長期價值,目前市值對應1年遠期市盈率為17x,為近十年低位。由於公司新遊戲上線慢於預期,且廣告短期受監管影響,下調公司21/22 年收入預測至5,917/7,316億元,下調目標價至630港元,對應21/22年的盈利預測為32.4/25.9 倍PE,維持“買入”評級。

西澤投資基金經理楊豔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大家對於互聯網政策的預期見底,進而反彈。但這樣的反彈多為空頭回補,不太具有持續性。在她看來基本面還未觸底,持有現金觀望在目前看來會是更的策略。對於政策風向她則表示,政策是不會掉頭只會在未來適時修正,而未來的一年都是政策的執行期,基本面會持續受到影響。

MSCI主席Henry Fernandez則不認為中國股票在內地政府監管打壓下變得不能投資。他在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中國市場每三至五年會受監管合規問題困擾,股市每次都出現沽售,但市場很快便恢復並再創新高。Fernandez還指出,全球所有新興市場都面對同類批評,印度及墨西哥市場亦曾因政府行動被視為不能投資。他認為要比對過去10年狀況及其他市場,以檢視今次中國監管行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0 字。

轉載請註明: 許久不見港股滿屏“綠油油”,恆生科技指數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騰訊、騰訊、京東、快手等走過困難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