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訪美國科技股捕手:抓住IPO翻倍股,大方向對就可以了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來源:鋭問 Record

記者連線湯立的時候,是美國西海岸早上時間6點多。一般來説,他的工作狀態如下:早上6點與交易員電話會議,家裏工作到早上七八點,再去公司。

湯立被稱為“科技股捕手”。早年其曾任電信工程師和通訊項目經理,2003年UCLA商學院畢業後在英特爾擔任高級財務分析師。2005年加入Pacific Crest Securities ( 科技投行),此後又在MAZAMA Capital管理科技股板塊投資。

2013年,他加入Radnorwood Capital,成為合夥人及高級基金經理,並於2017年初推出耕耘地共同基金,規模6000萬美元;這支基金從2017年初到2020年11月底上漲174%,跑贏標普500指數同期上漲75%。

美國科技股佔美股權重近一半,是一條備受矚目的投資賽道。受《鋭問》邀請,湯立分享了其科技股投資的經驗。

談具體賽道:SaaS、芯片和重倉股

1、最近是怎麼發現投資標的?

最近IPO挺多的。有幾家新的IPO,比如Palantir、SDGR。拿SDGR(薛定諤)來説,這家公司已經存在二十多年了,它是用計算機和程序來模擬藥物的開發。

它所有的收入都是來自於軟件,客户都是各大藥廠,相關科研部門會買它的軟件,來做藥物前期的研發,主要是通過蛋白質、分子,來模擬人體的一些反應。就不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開發到到臨牀才發現,藥可能對治病不錯,但人吃下去就吐。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賽道。我做了不少調研,業內風評很高;跟疫情也沒關係,不會説疫情沒了就受影響。所以現在,這家公司已經是我的第一大重倉股了。

Palantir的話,一半收入來自政府,另外在金融領域用的也很多。最近,又拿到了美國FDA、英國政府的合同。能拿到這些大訂單,説明數據分析能力是強的。我認為它非常獨特,沒什麼競爭對手,比較容易能達到自然壟斷。

所以,上市當天我就買了,當時是10塊錢不到,現在是27塊錢。但到30塊錢,我肯定不會追的。現在股價比較動盪,可能還會從波動性裏賺點錢。

篩選過程的話,首先是看到IPO信息感興趣,再讀幾百頁的招股書。對基金經理來説,最大的門檻是時間,因為有太多股票要follow,你得自己先篩選一遍。比如,某些公司商業模式意義不大,還有很多其他硬性篩選,包括成長率、利潤率、現金流等。

2、SDGR是你第一大持倉。排名第二是一家名為GDDY的域名註冊公司,第三是“中東小騰訊”YALA。關於後兩者,你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GDDY是美國做網站基礎建設的公司,比如你想開個網站,不用自己從頭做起,用它的模板,一兩天內就能把網站建起來,包括網絡安全、付款這些,一起解決。在這方面,它是美國絕對的第一,歐洲的份額也很高。但現在也面臨很多競爭,比如很多新媒體慢慢滲透到這個領域等。

總體來説,是比較穩健的公司。發展很多年,還能保持15%左右的成長,現金流也很好。因為我重倉股不可能都是新的IPO公司,那風險太高了。

YALA這個公司,挺有意思的。中國人的團隊,但目標市場是中東地區。做的事情有點像騰訊,有遊戲、有交友,商業模式是賣虛擬物品。

成長非常快,而且賺錢。比如Paid subscriber(付費用户)就同比增長了九倍。當然以後不可能成長這麼快,但現在才500多萬付費用户。用户覆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孟加拉,沙特阿拉伯,也門、伊朗、埃及等地區,算是一個藍海。

在這種emerging market(新興市場)做這個主題不錯,它前面也有類似幾個成功的公司,比如Sea Limited,被稱為東南亞的“騰訊”;MercadoLibre,被稱為南美洲的亞馬遜。當投資人對它們使用這類label(標籤)的話,再配合高成長,一般來説,股票會大幅成長。

我覺得這隻股票成長空間非常大,是比較大膽的投資。現在漲了3倍左右。

3、對近期SaaS股的普遍漲勢怎麼看?2017年,你把SaaS股ServiceNow作為重倉股,買的時候是70塊,現在已經500多塊。

ServiceNow2012年上市,每年都能保持百分之四五十的成長,而且那時候現金流已經轉正了。

現在回頭看它,12年上市股價二十多塊錢到17年初70塊錢,漲了三倍;17年初到現在,漲了七八倍了。絕大部分季度業績都達到了分析師預期,穩定性非常好,符合我的投資理念。

SAAS股這兩年表現靚麗主要是得益於行業性的multiple expansion(估值擴張)。過去幾年,成長股的溢價增長很快,比如歷史上成長股對價值股的溢價是百分之二三十,過去這一兩年達到一倍;在疫情情況下,能不受影響的公司也比較少。這些SaaS股是其中之一,又是輕資產、沒什麼負債。

但高估值多少有些高處不勝寒。比如巴菲特打新的Snowflake,打個比方,如果軟件股都是愛馬仕包包,那Snowflake應該就是愛馬仕中的喜馬拉雅鱷魚皮。它即使每年double增長,也需要好多年才能把股價消耗掉。

目前來講,SaaS股中市值最大的是微軟,超過1.5trillion美元。再下面是Adobe,只有200-300billion。一二名差距非常大。剩下的Salesforce、ServiceNow、甲骨文,都是100-200billion,在第三梯隊。這些公司出現下一個微軟的可能性不大。大的機會已經過去了。

4、最近國內市場比較關注芯片產業,美國芯片股也漲得非常好,關於這部分,你有哪些投資建議?

這部分關注的比較少了。

我覺得芯片行業的增長已經比較接近全球的經濟增長數據,加上全球的經濟的消費能力在下降,不是特別看好。雖然美國芯片公司是漲得不錯,但很多情況下也是由於整體估值的上升。加上美國對中國芯片的打壓,在美國投資人來看,美國芯片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但這種事情會有反作用。比如,英偉達要收購ARM,我覺得英國、中國都不會批准。ARM的主要員工都在英國,美國公司向來名聲不好,咔咔把技術都拿走,然後把人砍掉。英國政府沒這必要,它也不是大股東,賣了還讓軟銀賺錢;另外,本來中國在芯片領域本身被封鎖,好不容易有個ARM開放式芯片架構,怎麼可能都給美國人控制了?

有人説5G、自動駕駛能帶動芯片股增長,但這些技術都不成熟。所以,好公司很多,但現在這種估值情況下,好股票不多。當然芯片股跌下來肯定會買,但很難做到重倉。你給我找出一隻過去兩個月翻一番的芯片股?沒有。

談投資策略:願意投自然壟斷的公司

1、長期投資科技股的理由是什麼?

投資總是願意投自然壟斷的公司。這類公司大部分存在於TMT行業中,其他一些高資產、低利潤的,銀行也好,製造業也好,不太可能賺到大錢。

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獨步全球的地方也在於這些行業。作為中國投資人而言,沒有必要去投資美國的礦山、石油、銀行,因為這些中國也做的不錯。美國做的好而中國沒有的,就是這些TMT公司。

SP500,TMT佔整個權重接近50%;滬深300,10%都不到。當然原因也包括滬深300中不包括阿里巴巴、騰訊這類公司。總的來説,國內投資人要投科技股的話,最好的選擇可能還是美國。

2、投資的時候,更看重哪些數據指標?

我投資有三個指標。

第一是成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亞馬遜。二十多年來幾乎沒賺過什麼錢,但都能保持到百分之三十、四十的增長。

第二是自由現金流。公司沒成長,總得有點什麼,那就是自由現金流。比如甲骨文,雖然不成長了,也還是值得投的。當然現在是因為錢不值錢,這種類型的公司,大家就沒有去追,但歷史上也有過輝煌的日子。

第三是未來可預見性。你可以考慮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美國國庫券,十年收益率連2%都不到,但大家還是去買。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完美的可預見性。引申到股票上來説,對比兩家公司,投資人肯定更願意投資穩定性更高的公司。

這三個因素,我把它量化了之後用來選股(主要是橫向比較,沒有絕對數值),比如幾千只股票中動態篩選50家公司,做些調研,相對來説,準確度非常高。

關於基金的倉位控制,一般前五名持倉,我的倉位比例都差不多,7%左右,可能漲到翻番後才會調整。我希望都拿滿至少1年,因為我的客户都是有錢人,交短期税,税率更高。

3、你對IPO特別關注嗎?關於大型科技股,包括中概股這些,怎麼看?

投資一支股票,一定都是因為這支股票有很大潛力,但還沒有被人發現。剛開始IPO的時候,大家可能對它有懷疑,這時候就比較容易找到便宜的股票。

比如前幾年,我們重倉的Roku,是一家流媒體設備商,買的時候連20塊錢都不到,這三年下來,已經300 塊錢以上了。類似這種機會就比較多。一些大公司,過去三四年能漲一倍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翻十倍還是很少見的。

而且,你要去整天買亞馬遜、Facebook,客户就會覺得他們自己也會投,閉着眼睛買就完了。我的工作主要是去買一些他們不知道的,這是我的value。

對中概股,也會投一些。但總的來説,我對中概股的信任度不高。實話實説,中概股造假實在太多了。我以前就是中概股的賣方分析師,接觸過很多公司,也知道內部是怎麼操作的,從那時候就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做投資時間長了,對世界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因為見過太多的忽悠了。所以,我們的信條就是,everybody lies。每個人都説謊。只不過這個謊,是有關痛癢,還是無關痛癢而已。

4、其實你過去的經歷比較多元。在科技公司、投行、基金都待過。這些對你投資生涯的影響是什麼?

你懂的東西越多,相對來説,會越謹慎。

可能對芯片、通訊這些我特別熟悉的東西,我就會挑三揀四,不太痛快。但每個公司都有問題,問題知道多了,你就可能開始多想了。後來發現,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什麼問題。

比較痛快的,都是我以前相對沒有做過的行業,比如互聯網。這也是近幾年的趨勢。機會或者説大的賽道更重要。

有些行業你沒那麼熟,但你對它的成長非常瞭解,大方向是對的,然後有一定風控就可以了。通過各種調研精準賺到了增長5%的錢,但miss掉了IPO裏能讓你賺增長100%的機會,何苦呢?

5、今年的投資收益怎麼樣?談談當下對未來宏觀經濟的預期?

今年的收益是正常偏好。基金從年初到現在,漲了40%多。今年的分歧比較大,所以有些基金經理是負的。有些也能做到70-80%。

作為一個基金經理,我的目的就是漲的時候比市場快,跌的時候跟市場差不多就行了。因為長期來説,美股是牛長熊短,世界經濟也是這樣,沒必要強調熊牛市都要賺錢。兩邊錢都讓你賺了,哪有這麼好的事。

宏觀經濟上,我們現在是處於牛市尾部。怎麼看都不可能是一個新牛市的開始。無論是政府負債,企業負債還是個人負債來説,現在負債率都非常高。美國的總債務對GDP的比例,達到近幾十年的歷史新高,可能得追溯到大蕭條之前。只不過由於聯儲會的一堆“騷操作”,這個尾部可能會相當長,而且可能還很肥。現在的股市,是撐死膽大的。

但不可能一直這樣。現在市場投機性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風向變化很快。能做的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選股上。符合我投資風格的,成長股的機會,儘量都抓到,再做一些風險的控制。

當然,當其他人都樂觀,股價都往上走的時候,也沒必要那麼悲觀。畢竟是有人真金白銀把它買上去的。這不是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