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豆製品第一股”亮相A股,一塊豆腐如何一年賣出12億?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財經

今年1月6日,祖名股份在深交所敲鐘,登陸中小板塊。祖明股份以每股15.18元共發行3120萬股,上市當日,收穫兩個漲停,股價上浮44%,成交額達416萬元,總市值達27.28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豆製品第一股"。

走了7年的上市路

董事長蔡祖明的祖輩一直都從事豆製品行業,然而經歷了做木匠、開出租,1994年蔡祖明才回歸老行當,湊了40萬,在杭州蕭山創辦了華源豆製品廠。為了不斷做大做強,開設專賣店、入駐各大商超、建立現代化封閉式廠房,讓祖名豆腐產能越來越高、名氣越做越大。

2013年,祖名就開始衝擊IPO,卻鎩羽而歸;2016年,登陸新三板卻於2019年3月終止掛牌;2019年7月轉戰A股。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實控人為蔡祖明、王茶英、蔡水埼,後二人為蔡祖名妻子、兒子,三人掌握有54.94%的公司股權,並任職公司重要管理崗位。

據瞭解,佔據祖名股份最大份額的產品為生鮮豆製品,另外為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目前共計擁有400餘種產品。其中,由於臭豆腐作為重要的細分產品,20106年還被戲稱為"臭豆腐第一股"。2017年、2018年、2019年,豆腐、豆腐乾、豆奶、千張素雞這四類產品佔據公司的主營收比重為70.78%、68.70%和66.49%。

把小豆腐做成大生意

據顯示,2017年—2019年祖名股份總營收分別實現了8.6億元、9.39億元、10.48億元,實現10.20%的年均複合增長;淨利潤分別為4149萬元、6394萬元、9016.5萬元。2020年1—9月,實現總營收8.9億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8.87%;另外,實現7715.32萬元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上浮26.75%。預計2020年全年,公司總營收能達到12億元,實現約9900萬元淨利潤。

伴隨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祖名一直以來的高毛利。

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主營板塊的毛利率為33.98%、37.32%、39.53%,逐年增長明顯。其中,生鮮豆製品毛利率優勢更為明顯,2017年—2019年三年裏分別實現毛利率為35.43%、40.10%和43.44%。

穩定的業績與各大商超、餐飲的長期合作密不可分。其中,火鍋巨頭海底撈旗下的上海海雁貿易便是祖名餐飲合作的第一大客户,2017年採購金額達268.28萬元,2019年便成數倍翻滾至3119.59萬元。此外,大潤發、聯華、永輝、歐尚等知名連鎖超市也一直青睞於祖名。除了線下,祖名也與緊跟生鮮電商的發展,與叮咚、盒馬等生鮮電商合作,穩步提升營業額。

未來持續爆發的擔憂

1、 優勢品牌的滑落

有行業業分析師曾表示,植物蛋白飲品已步入"夕陽",很難有大的增長。而做為祖名第二大業務,2017年該板塊的銷量為7033.99萬升,2019年下滑至5933.68萬升;產量同樣下跌,2017年生產7099.36萬升,2019年則為5955.97萬升。由此可知,祖名正面臨着產品結構的大調整。

2、 債償能力堪憂

據顯示,,2017年-2019年,同行業上市公司分別為2.80倍、3.19倍、3.85倍的流動比率;祖名股份則為0.88倍、0.62倍、0.89倍。此外,同行業上市公司速動比率分別為2.37倍、2.84倍、3.29倍;祖名股份則為0.74倍、0.48倍、0.70倍。

兩項數據均明顯低於同行業平均。另外,上述時間內,祖名的短期借款分別為2.45億元、2.38億元和1.75億元,到2019年底,短期借款額高於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資金金額。

3、 擴大市場份額難

據瞭解,公司的主要銷售地區為江浙滬一帶,來源於此的銷售佔比均達96%以上。儘管為上市企業,但祖名在整個市場的營業規模也僅佔全國行業規模的0.86%,在銷量較高的江浙滬地區為5.26%的市場佔比。

由於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影響,菜市場千萬個小攤販分流了行業大部分客流,可以説,市場份額擴大不只是擺在祖名一家公司面前的難題。

此外,到2019年末,我國具有資質的豆製品生產商已達五千多家。而面對即將飽和的公司產能,祖名欲投資8萬噸生鮮豆製品生產線技改項目,這也是公司入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公司還將重點投資產品研發以及檢測項目,欲持續提升產品品質,不斷鞏固市場地位,凸顯行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