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金融市場早自習:信號密集釋放貨幣政策仍“穩”字當頭;網紅期權笑到最後;首批公募REITs平均有效認購倍數超7倍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財經

宏觀要聞

【信號密集釋放貨幣政策仍“穩”字當頭 結構性工具將進一步發力】近期,政治局會議、國務院金融委會議以及最新發布的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等密集釋放有關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信號。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國內外的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一定變化,不過關於貨幣政策的提法與去年下半年以來一脈相承,整體而言,貨幣政策仍是“穩”字當頭,不會超預期收緊,同時也更為強調對重點領域加大定向支持力度,結構性工具或將是貨幣政策下一步發力點之一。在處理好發達經濟體刺激政策退出預期的外溢效應上,我國貨幣政策各項操作仍將“以我為主”。(經濟參考報)

【人民幣升破6.4,刷新近三年新高】5月26日,在岸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雙雙升破6.4關口,為2018年6月以來首次。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16:30收盤報6.3930,較上一交易日漲148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099,調升184個基點,亦創近三年高點。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進一步走高,但不會改變雙向波動的總體運行格局。(第一財經)

【股權分置改革成功破除制度瓶頸,奠定股市健康發展堅實基礎】新世紀初期,步入第二個10年的中國股市進一步走向成熟,一些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其中以股權分置這一宿疾最為緊要。正因如此,2005年落地實施的股權分置改革,被業內認為是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影響最深遠的一場“大手術”。股改破除了阻礙市場發展的重要制度瓶頸,中國股市的肌體得以迅速發育。(上海證券報)

證券要聞

【科創板年報問詢“科”味濃 研發投入變化成“熱門題”】上市公司年報事後審核問詢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科創板年報事後審核問詢以多元化、個性化的視角審核科創公司“含金量”,其中與研發投入相關的各種指標變動,小到研發費用增減,大到研發項目進展,無不成為關注的焦點。(上海證券報)

【常態化退市之“退” 銜接的是A股高質量發展之“進”】良性發展的資本市場,需要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看似隔空喊話的“進”“出”之間,其實銜接着A股市場穩步推進的註冊制改革和日漸顯效的常態化退市機制,銜接着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現在和未來,銜接着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和財富獲得感。可以説,常態化退市之“退”,銜接的是A股高質量發展之“進”。(證券日報)

【年內券商IPO承銷收入90.6億元同比增87%】近年來,隨着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市場融資規模進一步提升。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1年前5個月(截至5月26日)全市場IPO融資淨額達到1269.73億元,同比增長20%。伴隨着市場融資規模擴大,券商投行業務的發展迎來新機遇。年內全行業合計實現首發承銷保薦收入90.6億元,同比驟增87%。而在行業保持高集中度的前提下,年內至少有47家券商的首發承銷保薦收入“顆粒無收”。(證券日報)

基金要聞

【首批公募REITs平均有效認購倍數超7倍】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產品發行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重頭戲。截至記者發稿,首批9只產品有7只產品公告完成網下投資者詢價,確認最終認購價格,將於5月31日正式對公眾投資者發售。(證券時報)

【部分基金淨值已收復失地 “回本”基民靈魂拷問:該不該止盈】今年以來A股市場陰晴不定,讓許多基民被基金“傷透了心”。近日,市場悄然升温,持續飄紅的基金重回公眾關注焦點。然而,基金回本之後,部分基民卻打起了退堂鼓,他們很猶豫: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有?(中國證券報)

【三年期將至 首批6只戰略配售基金折價漸收斂】三年封閉期將至,首批6只CDR戰略配售基金成色幾何?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6只CDR戰略配售基金成立以來的淨值平均增長率為18.44%,平均年化收益率為5.98%。就折溢價來看,6只產品的折價空間正快速收斂。(上海證券報)

期市焦點

【網紅期權笑到最後,上證50東山再起】5月26日,北向資金繼續大幅流入,兩市成交逼近萬億元;上證50指數衝高回落,期、現貨指數最高均達3680點附近,這吸引投資者在虛值期權50ETF購5月3700合約25日大漲32倍之後繼續加大籌碼押注力度。遺憾的是,該期權合約未能變成實值,最終成為廢紙。不過,25日最高漲78倍的網紅期權合約50ETF購5月3600笑到最後,在26日繼續擴大戰果,收盤漲逾20%。(中國證券報)

【錯峯限電開工不足,部分產品價格激漲】近期,雲南等南方地區出現錯峯限電的消息受到市場關注。在生產受限供給收縮影響下,包括黃磷等部分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行。(證券時報)

【商品“盛宴”背後存隱憂 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旺盛】去年11月開始,以銅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啓動強勁上漲行情,順週期行業多頭盛宴隨之開啓。在5月11日盤中,滬銅期貨2107合約最高漲至78470元/噸,較去年9月的低點50800元/噸上漲近55%。大宗商品的持續上漲,不僅令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頭疼,也引發了相關部門的關注。(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