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羅逸姝)《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8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會不斷加大。下一步,將繼續推出更多務實的開放舉措,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外資機構加速搶灘中國市場。高盛高華證券另類投資業務近日獲批,花旗銀行成功向證監會申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設立證券公司的審批材料日前也獲證監會接收。與此同時,北向資金年內持續流入,展現出外資對於中國資產的積極態度。
20家外資資產管理公司所有基金的中國投資總額的佔比 數據來源:Factset、彭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外資金融機構密集佈局
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基金託管領域再落下一子。7月29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功向證監會申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將正式為中國境內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提供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服務,花旗也是我國第一家獲准提供該託管服務的全球主要託管行。
在證券行業,外資機構同樣加速推進深度業務佈局。證監會官網顯示,近日,證監會依法核准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收購北京高華盛澤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另類投資業務(限於參與科創板、創業板跟投)。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高華曾於今年7月獲批四張業務牌照。7月6日,北京證監局正式核准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業務範圍,增加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代銷金融產品業務。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外資控股金融機構正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繼大和證券、野村控股後,日資企業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近日向證監會提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材料已被接收。如果進展順利,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有望成為第三家日資控股券商。此外,還有美國華平投資等三家外資券商正在等待審批中。
原有的合資券商則加速拓展。7月13日,摩根士丹利競購原摩根華鑫證券39%的股權,持股比例升至90%,同時宣佈將其中國證券合資公司——原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更名為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此舉被視為這家外資控股券商在內地進一步開拓佈局的新標誌;瑞信也於6月底宣佈,將控股子公司瑞信方正證券更名為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7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共批准設立10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證券、支付清算等機構。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我國取消期貨公司、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越來越多的海外金融機構積極入場中國,加速對證券、基金和期貨牌照的申請,同時國內金融機構也不斷佈局海外業務,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正在走向縱深。
監管層頻頻釋放持續開放信號
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的頻繁落子,與我國金融體系改革開放的推進關係重大。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頻頻釋放持續開放信號,而相應開放舉措也在加速落地。
8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再度重申,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會不斷加大。下一步,將繼續推出更多務實的開放舉措,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7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完善境外機構境內發行股票、債券資金管理,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產業和實業投資,擴大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和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
不少機構指出,長期來看,隨着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海外投資者可能會持續增加中國資產配置。北向資金的市場表現便是佐證之一。隨着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結束,北向資金在經歷了近一週的大幅波動後,當月總體仍保持淨流入態勢。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北向資金逆市淨買入107.62億元。自去年10月開始,北向資金已連續10個交易月保持淨買入態勢。中信證券指出,按月來看,外資累計淨買入規模再度創出歷史新高。可以説,外資在用真金白銀表明對A股一如既往地看好。
在基金市場方面,據穆迪統計,外國投資者通過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約1.2萬億美元的中國資產,但與中國經濟的重要性相比,投資者配置的資產規模仍過低。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一大批優秀企業蓬勃發展,資本市場的優質投資標的不斷增多。只要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是好的,質量是高的,生態是不斷改善的,自然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穆迪預計,隨着中國市場的持續開放,外國投資者將增加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配置。首先,外國投資者配置的中國資產比例較低;其次,中國市場提供多樣化的資產和強勁的回報;第三,市場對被動和主動投資的需求將會增加;第四,側重中國市場,有經驗、風險管理能力成熟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將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