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奈雪,怎麼又虧了?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財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開菠蘿財經(kaiboluocaijing),作者 | 金璵璠,編輯 | 艾小佳

2022年開年最動盪的行業之一——新茶飲,唯一的上市公司奈雪的茶(以下簡稱奈雪),交出了上市後首份年報。

3月29日晚間,奈雪的茶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以下簡稱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奈雪收入42.97億元,同比增加41%,淨虧損45.25億元,是上一年的二十多倍。

公允價值變動,是奈雪虧損金額飆升的主因。其中有43.29億的虧損,是因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按照香港會計準則,優先股會被計為負債,產生的公允值變動則會被記為虧損。

不過,就算剔除“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還是挽救不了奈雪虧損的局面。2021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調整後虧損金額1.45億,同比由盈轉虧。

奈雪和這個指標頗有淵源。2021年除夕夜,它在港交所遞交了第一版招股書,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淨虧損2750萬元,在上市前夕更新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全年經調整淨利潤6217萬元。於是有了奈雪“4個月時間扭虧為盈”的説法。

外界對奈雪這家公司的評價不一,普通消費者有的在意其去年下半年被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有的則樂見其降價,最便宜9元一杯,而二級市場投資者對它的評價是,上市破發,現在股價只剩五塊錢。

身為“茶飲第一股”,奈雪的營收增長和開店速度如何?短暫的盈利後,2021年的業績為何再現虧損?當二級市場的評判標準從成長性變為實實在在的賺錢能力,它的前景怎樣?本文試圖從這幾個維度拆解奈雪的最新年報。

店多了,更虧了

作為新消費、新茶飲行業中的新秀,市場最初給奈雪的估值並不低,很大部分是為它的成長性買單。

消費領域投資人陳喬給開菠蘿財經算了筆賬,奈雪上市之初(2021年6月30日),按發行價19.8港元計算,估值約289億港元,和當時市值359億港元的食品飲料巨頭統一,幾乎同屬於一個梯隊。而論2020年的收入規模,統一227.61億元,奈雪30.57億元,奈雪只是統一的零頭。

最能反映奈雪成長性的指標是,收入增長和擴張速度。

先看收入。熬過艱難的2020年,奈雪的營收增速在2021年有所恢復。年報顯示,它2021年的收入增速回升到41%,整體收入規模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突破了40億。

數據來源 / 奈雪招股書、2021年年報製圖 / 開菠蘿財經

把時間線拉長,奈雪在招股書中體現的情況是,2019年增速迅猛,2020年大幅放緩。因為2018年的收入基數小,只有10億元,第二年的收入增速直接拉到了134%,而2020年,線下業務在疫情期間受到大幅影響,最終的增速降為22%。

再來看看開店情況。作為線下業態,收入規模潛力大小,開店規模是關鍵指標,它直接決定覆蓋人羣、潛在用户到店消費的概率。

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有一家奈雪新店落地。到2021年末,奈雪共有817家門店,其中326家是新店。

很長一段時間內,奈雪的開店速度始終被喜茶壓一頭,搶到“茶飲第一股”、拿到更多錢的它,今年一洗“門店增速下降”的頹勢,開店速度終於贏過喜茶。根據喜茶的年度報告,2019年-2021年,喜茶每年的開店數量都是200+店起,其中2020年更是開店305家。

但根據多個門店情況監測平台收錄的數據,論總門店數,奈雪還落後於喜茶。喜茶在2021年年度報告中,未披露具體的門店數量,只是模糊的説,門店總數800+。根據窄門餐眼,喜茶截至2021年末在營門店數量為865家。後來者奈雪要展示成長性,還需要拿出更快的開店節奏。

數據來源 / 奈雪招股書、2021年年報 製圖 / 開菠蘿財經

奈雪的總門店數在年初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運營報告中已披露。最新的年報,折射出一些更關鍵的指標。比如,開店數量之外,把店開在哪兒,同樣值得關注。

關於門店佈局,奈雪在招股書中的規劃是,計劃2021年、2022年主要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300家、350家門店。

“這是符合市場期待的,因為現製茶飲的高客單價,決定了行業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在一二線城市。而且在這些區域加大門店密度,更能卡位優質位置、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還可以提高品牌影響力。”陳喬表示。

一份國金證券的調研顯示,截至到一年前,在北上廣市場,奈雪的茶的門店數量明顯落後於喜茶,大概是喜茶的半數左右。

CIC灼識諮詢總監張辰愷以星巴克舉例稱,奈雪的門店,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商場滲透率是20%、11%,還有巨大空間,星巴克對應的滲透率是97%、74%。

當奈雪在一線城市的飽和度不及對手,在新一線城市也還有許多空白區域,市場期待它上市後加足馬力的時候,奈雪的年報顯示,過去一年,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淨增222家,開店進展慢於規劃

當然,奈雪在“核心戰區”相對保守的擴張策略,或是疫情背景下的無奈之舉。

為什麼又虧了?

資本市場審視奈雪的標準,也因為大環境在發生變化。結合多位受訪者的觀點,資本市場對奈雪上市後的關注點,從高增速轉變為盈利增長。

可在經歷了短暫的盈利後,奈雪在2021年的業績還是迴歸虧損了。年報顯示,剔除掉“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奈雪2021年的業績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調整後,虧損金額為1.45億,而上一年為盈利6217萬。

導致虧損的原因是,收入在增長,但遠遠扛不住門店擴張帶來的經營成本上漲壓力。年報顯示,33%的錢是員工成本,32.6%的錢是原材料成本,9.8%的錢是固定資產折舊成本,6.0%的錢花在配送服務費上,5.0%的錢用於房租。其中員工成本相比上一年增幅最大。

按照招股書中“約70%的門店將規劃為PRO店”的計劃,奈雪2021年新開的257家店,全部是PRO店,關停的35家店全部為標準店(包括奈雪夢工廠、奈雪的禮物店及奈雪Bla Bla Bar)。PRO店是奈雪2020年推出的新店型,店面更小(80平起),去掉了烘焙廚房,主要鋪在商務辦公區、高密度社區。標準店門店面積更大(180平起),多定位在高端商圈。

理論上,PRO店比標準店更省錢,包括員工成本在內。但實際情況或許並非如此。

此前一份國盛證券的調研結果顯示,對比同樣位於購物中心的喜茶Go(類似於奈雪的PRO店,門店面積更小)、奈雪Pro店,喜茶Go店的人員節省明顯。喜茶Go店裏的員工數量是標準店的一半,而奈雪PRO比標準店設置的製茶員工更多,總員工數都是10人左右。

近日,在茶飲全天平均點單的高端時段下午14時左右,開菠蘿財經走訪了北京地區的部分奈雪和喜茶門店發現,員工數量大致也是這樣。

話説回來,奈雪虧損背後的問題是,門店數在持續增加,但經過近一年的店型優化,門店的盈利能力沒有改善。從門店經營利潤率看,奈雪目前還沒摸到門道。

和深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比,奈雪門店經營利潤率(不包括子品牌台蓋)有所改觀,從12.2%同比提升到了2021年的14.5%。不過,這一數據還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另外,放眼2021年,第一季度時,奈雪的這一數據為16.8%,到年末,還降了兩個百分點。

對比2021年全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會發現,不論是看重點城市,還是分店型看,奈雪的門店經營利潤率都降了。

奈雪在年報中披露了一些重點城市的門店經營利潤率。這些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北京,全部是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但這些城市的門店,2021年全年經營利潤率和2021年上半年相比,集體下滑。

分店型看,標準店和PRO店的這一數據,也在2021年底有所下降。其中,PRO店拉胯比較嚴重,兩類PRO店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分別從上半年的21.7%、15.3%,滑落到年末的9.8%、6.2%。

奈雪標準店和兩類PRO的門店經營利潤率變化圖源 / 奈雪2021年年報、半年報

離盈利還有多遠?

在茶飲店裏賣咖啡,佈局線上數字化搶更多線上用户,切供應鏈、建果園茶園……在上市前後這段時間,奈雪已經朝着盈利方向做了一些努力。

眼看消費者手中的“錢袋子”更緊了,奈雪今年3月初的最新動作是,產品大幅降價,主力價格帶降到14-25元,最低9元,全面告別30元時代,不過這些舉措對單量和銷售額的影響,還未反映在財報中。

要説最大的動作,還是奈雪加速用更小的PRO店,進駐商業辦公區和社區。但大規模調整店型後的商業模型如何,還需要更長時間驗證。

因為部分關停門店是標準茶飲店轉為PRO茶飲店,導致無法判斷奈雪真實的關店情況和選址成功率。不過從現有的數據,我們可以根據單店日銷售額判斷奈雪的盈利前景。

奈雪此前的單店日銷售額已經開始下滑。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其單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3.07萬、2.77萬和2.02萬元,同比下滑10%、30%。

2021年,下滑的趨勢還在繼續。

在最新的年報中,奈雪沒有公佈整體門店的單店日銷售額,而是把標準店和PRO店的數據分開披露,其中標準店的平均單店日均銷售額為2.03萬,另外,第一類PRO店、第二類PRO的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分別是1.42萬、1.10萬。

考慮到奈雪在2020年底時,只有6家PRO店,99%都是標準店,所以對比來看,奈雪的單店日銷售額沒有明顯上漲趨勢

奈雪認為問題出在門店密度上。年報中稱,在門店密度達到合理水準之前,由於門店相對稀鬆,難以培養客户的消費習慣,導致單店日銷售額將逐步下降。

“可能被門店密度更高的對手搶了訂單。”陳喬分析,這一年,奈雪砍掉的標準店,一定是經營狀況不好的。“經過一年的優化,整體門店和標準店的單店銷售都沒有提升,是個不太好的消息。”

考慮到奈雪在擴張期,不斷開新店,我們把範圍縮小,區域選取奈雪重點經營的城市,數據選取“同店”的單店情況,再來看看它的盈利前景。同店,指的是營業時間不少於60天的門店。

奈雪在半年報和年報中,都披露了上述六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同店的平均單店日銷售額。

奈雪部分城市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對比圖源 / 奈雪2021年年報、半年報

但在重點城市,加上這些前提條件,奈雪的數據照樣不太好。相比2021年年中,奈雪2021年年底在這些城市的同店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均在下滑。以深圳為例,同店的單店日銷售額從2.75萬(截至2021年6月)下降至2.59萬(截至2021年底)。深圳還是奈雪最早進入的城市,屬於它的強勢地盤。

擺在奈雪面前的難題是,現階段,持續出現單店經營效率下降的情況,又會反過來限制開店的速度和節奏。“盈利兩面受阻。”陳喬形容。

不賺錢,資本市場還有耐心嗎?

種種因素,讓奈雪今年以來在二級市場麻煩纏身。

搶到“茶飲第一股”的奈雪,從去年6月上市破發後,股價一直在走下坡路。如今,九個月時間過去,市值相比發行價對應的320億港元市值,已經蒸發七成以上。截至3月30日收盤,奈雪的股價為5港元,市值86億港元。

這其中有外部因素。一位投資經理對開菠蘿財經分析,港股恆生指數從去年年中到現在回調了20%左右,其中,奈雪所在的餐飲行業,因為增長放緩、虧損擴大,整體震盪幅度比較大,龍頭企業海底撈就是一個例子,在這期間市值蒸發了近七成。

更有奈雪自己的原因。上述投資經理認為,從奈雪上市招股時的受歡迎程度來看,市場沒有預料到,它上市會破發,而且當時的港股市況還可以,遠遠沒有到現在一些新股增發都無人文問津的程度。

他分析,主要原因在於,港股市場的投資邏輯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去年初擁抱夢想、擁抱增長,到去年年中以來各種因素的疊加下,導致如今的市場只擁抱確定性,無論一家公司描述的未來有多美好,也不會再受追捧

關注餐飲領域的投資人宋九琪對奈雪的觀察是,這家公司總是“跟隨策略”,他猜測原因或是管理層的決策不夠果斷。今年一季度喜茶和奈雪相繼降價一事就是例子。

據一位區域性茶飲品牌創業者分析,兩家把單杯做到30元天花板的頭部新茶飲,相繼宣佈闖入了10元時代,原因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在上游獲得了一定的供應鏈優勢,能相應地讓價給消費者,但這種可能性很低。另一種原因的可能性很大,即刺激消費、提升營業額,來滾動現金流。

宋九琪認為,兩家先後降價,足以説明高客單價的新式茶飲被衝擊得不得不降價了,這一點兩家都有感知,但奈雪的反應慢一步。當喜茶先降,同商圈同區位的奈雪如果不降,肯定會陷入一段時間的被動。

最新消息是,奈雪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宋九琪稱,如果奈雪開始做投資,那這一步又是晚於對手喜茶的。公開資料顯示,喜茶從2021年7月以來,密集出手了6個和喝相關的新品牌,包括精品咖啡Seesaw、檸檬茶品牌王檸等。

新茶飲第一梯隊中,儘管喜茶連續否認上市,但市場佔有率一直領先,一年半內估值從160億元翻到600億元。另一邊,“茶飲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正在A股IPO輔導備案中。對於奈雪來説,搶到“茶飲第一股”的下一步,是怎麼和對手拉開競爭身位,怎麼轉向追求更現實的利潤。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喬、宋九琪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