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經濟數據發佈!餐飲收入首次回“正”四季度怎麼走?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消費等關鍵指標持續復甦,工業方面,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持平,1~10月份,這一指標同比增長1.8%,較前三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10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9月份上升2.0個百分點。前10個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10月份,社零總額約為3.86萬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今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些數據的變化體現出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也有良好的修復能力。

“但也要看到,目前的國際形勢仍然比較複雜,全球疫情還在蔓延,歐美一些國家疫情二次衝擊的風險在上升,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蒙上了一層陰影。從國內來看,經濟還處在恢復進程中,一些行業和企業還比較困難。” 付凌暉表示。

社零總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餐飲收入首次回“正”

10月份,我國經濟持續復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仍保持6.9%的增速,從行業面來看,41個大類行業中就有34個行業實現了增長。

服務業增速也明顯加快,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上年同期還快0.8個百分點,構成服務業生產指數的8個大類行業中,就有7個實現了增長。

消費的恢復更為明顯,10月份,社零總額同比增長4.3%,是今年以來最快的增速,且已連續3個月保持增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10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0.8%,終於實現今年以來的首次正增長。

付凌暉分析稱,消費之所以能恢復,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包括國內的疫情防控成果明顯,大家外出消費信心在增強,這為消費的恢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次,隨着經濟恢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在增長,這有利於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此外,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出促進汽車消費、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對於相關的行業、消費帶動作用是增強的。

一個佐證是在海南離島免税政策的作用下,10月份海南免税店零售額同比增長2倍以上。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趨勢來看,由於國內疫情持續受控,相關抒困扶持內需政策持續發力,國內商場、餐飲、酒店住宿、旅遊交通等行業復工復產進度逐步加快,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居民外出信心不斷增強,內需持續回暖;企業信心持續改善,促進國內經濟復甦朝更加均衡、可持續方向發展。

外貿增4.6% RCEP利好幾何?

與消費一樣,10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數據也比較亮眼,同比增長4.6%約達2.84萬億元,其中,出口增長7.6%;進口增長0.9%,總體看,前10個月,外貿總額約為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

國開證券研報分析稱,推動出口短期較好增長的邏輯持續發生作用,如外需復甦、抗疫物資需求尚存、仍有生產替代效應等,短期而言,出口較好邏輯不改,海外需求階段性加速恢復,防疫物資持續較快增長以及 2019 年 11 月和今年前 3 個月的低基數效應等因素或共同推動出口增速保持較高水平。

不過,該研報觀點認為,10月份進口同比增速低於市場預期,包括傳統基建、房地產(開工)、新基建、舊改、棚改在內的廣義投資對週期品的需求尚存,終端消費亦日趨恢復,進口增速尚能保持較好增長水平。不過,國內部分工業品庫存仍然處於高位,未來是否能良好去化再回補,是影響進口增速的重要方面。

付凌暉則表示,中國的進出口情況整體上好於預期,和今年外貿的形勢有比較大的關係。像口罩、醫療設備等防疫物資的需求明顯增加;其次,居家辦公、居家生活的需求在增加;此外,疫情對供給也產生了一些重要影響,給一些國家的生產供應環節造成了不利影響。在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中國企業積極調整,面對防疫物資的需求,中國和全球積極配合,支持全球共同防疫,口罩、醫療設備方面的出口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前10個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的出口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在30%以上,同時,在“宅經濟”的帶動下,相關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移動辦公的設備出口明顯增加。

不過,目前我國面對的外貿形勢比較複雜,既有歐美一些國家面臨疫情二次衝擊等不確定性因素,也有RCEP協定正式簽署等重大利好,在此情況下,外貿後市怎麼走?

付凌暉認為,從後期來看,儘管歐美一些國家面臨疫情二次衝擊的影響在上升,外貿的增長可能面臨不確定性,但總的來看,中國疫情防控成果是比較明顯的,企業復工復產、生產運行恢復保持較好狀況,即便國際形勢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仍然會好於全球的整體狀況。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對記者分析稱,對中國而言,RCEP的正式簽署意味着中國擴大了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空間,差不多20年前,“入世”給中國經濟帶來強勁動力,現在,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湧起,世界貿易發展遭遇嚴重障礙,而中國是貿易大國,又在走向貿易強國,如果説沒有足夠的外部空間作為保障,那麼這一系列的想法都難以實現。

四季度經濟怎麼走?增速可能比二三季度快

展望四季度,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10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延續回升趨勢,預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繼續加快。

從生產端來看,工業生產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進一步加快的空間有限;而服務業生產有望繼續加快,成為拉動四季度經濟增長加快的重要動力。從需求端來看,投資和消費都有增長的空間。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拉動整體投資增速回升,線下消費復甦帶動消費增長逐漸加快。美國大選漸趨明晰,外部風險有所減小。疫情的反覆存在不確定性,將會影響未來經濟恢復程度。不過,即便疫情階段性反彈,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

付凌暉也認為,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的態勢是在持續的,從下階段來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和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四季度增長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還會有進一步的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上海證券、銀河證券等機構此前對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也都在6%及以上。

周茂華則認為,國內經濟處於復甦軌道,但尚需要政策支持。首先,國內經濟需求端仍滯後於供給端,由於全球疫情持續蔓延,1-10月社零總額仍同比下降,不同行業復甦不平衡問題仍存在;其次,由於歐美等經濟體疫情出現反彈,歐洲多地重啓封鎖措施,經濟明顯放緩,因此,我國外需仍面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封鎖也意味着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短期可能再度面臨阻滯;此外,國內零星本土新增確診仍對國內服務行業、居民外出等方面有所影響。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91 字。

轉載請註明: 10月經濟數據發佈!餐飲收入首次回“正”四季度怎麼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