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是我一直關注和跟蹤的一隻消費大藍籌,而到目前為止卻沒有持有一股。今天再次發表一下我對伊利股份的分析結果。
説實話伊利股份目前階段算是大消費板塊真正被低估的一隻股票了,連續10年淨資產收益率大於25%,同時當前的市盈率倍數僅為30倍。
淨資產收益率領跑大消費板塊,而市盈率倍數卻是遠遠低於大消費板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伊利股份市盈率倍數如此的低,但是股價卻常年不漲呢?是市場先生的錯呢,還是企業本身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呢?
説實話當下的伊利股份和格力電器一樣,都是有着領跑行業的淨資產收益率,有着遠遠低於行業的市盈率倍數,然而目前的結果是市場並不領情低市盈率倍數。那麼到底是市場先生的錯呢?還是企業本身出現了一些不能夠吸引市場先生瘋狂買入伊利股份的衝動呢?
姑且不下結論,我們先來看看伊利股份的基本經營數據吧,這樣我們就會清楚是市場先生的錯,還是企業本身不能夠吸引市場先生瘋狂買入。
基本經營數據
伊利股份2019年營業收入900億元,歸屬淨利潤69.3億元,相對於去年同比增長7%。同時企業2020年的營業收入計劃是970億元,也是同比7%左右的樣子。
那麼從這一項數據來看,伊利股份目前處於穩定發展階段,而這一穩定發展階段正好契合了國內乳製品市場目前處於穩定發展階段的特徵。
那麼面對營業收入如此穩定增長的伊利股份市場先生為什麼不買賬呢?再加上如此高的淨資產收益率和如此低的市盈率倍數。從這裏來看,顯然是市場先生大錯特錯了。
其實不然,如果你看了後面幾組數據的話,就會明白,導致伊利股份股價常年不漲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市場先生錯了,而是企業目前的狀況確實不能夠吸引市場線上瘋狂買入。而企業目前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點是高額的資本支出:伊利股份每年通過營業收入能夠創造900億的收入,同時這900億元的收入中有60億元的淨利潤,看起來非常的不錯,但是面對企業的高額資本支出會顯得小巫見大巫了。
就拿2019年來説吧,企業通過購買資產和兼併的方式資本支出為110億元左右,很明顯這一數據企業產生的淨利潤是無法來償還的。那麼在面對如此高的資本支出的前期下,同時企業手裏的貨幣資金加上各種金融資產僅為138億元左右的情況下,借款成了企業唯一的辦法。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企業在有大量的金融資產的同時,而這些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為3%的情況下,賬户上面仍然有45億元左右的短期借款。
二點是收購的企業使用得較為激進的財務手段:伊利股份總體的財務手段是借短投長的相對激進的財務手段。而這樣的財務手段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企業賬户上面幾乎沒有長期借款,但是短期借款和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主要是償還債務和理性流出。
所以,我們在伊利股份的財務報表中會看到企業籌資活動現金流每年是大幅流出,並且主要是以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方式流出。但是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出主要是購買固定資產和企業合併流出。
那麼,結果就是企業一直在堅持“借短投長”的投資手段,而這一手段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財務手段,很容易導致企業短期流動性風險。
那麼前面的結論就顯得非常的清楚,伊利股份目前其實並不是低估,也不是市場先生錯了,而是企業每年賺的錢扣除股東分紅之後,投資資金缺口嚴重不足,再加上企業使用的較為激進的財務手段,導致市場資金偏好較低。
通過前面對於伊利股份的描述之後,很多人也許會説,按照你這樣説,伊利股份是不是不值得投資呢?
我的答案是現在確實不值得去投資,因為企業目前還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而作為散户投資者真的算不清企業未來還需要支出多少錢,這些錢從何而來。這些問題我們都算不清楚,唯一能算清楚的是伊利股份每年的營業收入增長一定不夠自己的資本支出。
當然伊利作為乳製品龍頭企業,在目前國內乳製品行業處於發展階段,高額的資本支出是必然的,因為企業要通過高額的資本資產搶佔市場份額。
在加上到現在為止,企業在整個營運端,並沒有出現流動性問題,並且在營運端的資本需求幾乎全通過佔用產業鏈資金來實現,也許這正是伊利股份敢使用借短投長的財務手段的原因吧!
所以,最後的分析結果正如前文我所説的那樣,對於伊利股份我一直在關注,而沒有持有一股。那麼什麼時候該去參與伊利股份成長的紅利呢?我的答案是等待企業不再進行大額的資本資產,經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能穩定在企業的賬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