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質資產稀缺,高收益產品難覓的情況下,集合信託產品“秒殺”“哄搶”現象再次出現。1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信託銷售人員處獲悉,當前信託理財市場供不應求,又開啓了新一輪的“秒殺”模式,優質項目難覓蹤影,更有不少信託銷售人員直言,信託行業“資產荒”來了。在分析人士看來,本輪“資產荒”是在疫情衝擊、“資管新規”實施、疊加限制房地產業務和壓減非標融資業務多重共同因素影響下的結果,這種狀態預計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秒殺”、“預約” 優質項目供不應求
早在今年6月,信託產品就曾出現過“秒殺”,遭哄搶的情況,如今更有愈演愈烈之勢。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信託行業優質項目遭到瘋搶,“預約排隊”供不應求。
“額度速搶,手慢無,市場稀缺存量高收益政信信託,且買且珍惜。”一位信託銷售人員在推薦產品時向記者説道。“現在額度沒有了,只有300萬元起購,小額資產已經搶完了。”另一位銷售人員説道。
據瞭解,信託產品每款項目的募集額度都不一樣,有的為1億元,有的為10億元,額度放開,金額募集完畢後就關閉不再開啓。“有的項目今天開放就約滿了,我們主要做小額‘秒殺’,基本都是額度剛放出來就搶完了,大額度項目一般上線三週都是售空的狀態。”一位信託銷售人員説道。
除了銷售火爆、哄搶一空外,預約排隊也成為常態,從一位信託銷售人員的描述中,記者瞭解到,購買信託產品需要提前預約已成為常態。“已經沒有額度了,需要預約,還不一定能預約到,項目發的少了,優質的項目也會更少,很多項目基本都是賣得很快。先預約搶佔額度,只需要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信息、預約額度即可。”上述信託銷售人員稱。
信託產品頻現“預約”“秒殺”背後,意味着什麼?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優質資產一直是市場追逐的對象,資產荒本質上是優質“資產荒”,本輪政策因素疊加疫情影響加重了“資產荒”的狀態。而利率下行的情況下,更是強化了優質信託項目遭搶購的情況。
信託行業“資產荒”來襲
“錢多了,好的項目卻越來越少,信託行業‘資產荒’真的來了!”多位信託銷售人員向記者感慨道。“資產荒”並不是指沒有資產可投,而是高收益的優質資產越來越少,體現在信託產品上就表現為,投資者雖然有資金但找不到好項目;有了好的項目,又出現了收益較低的情況。
一位信託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資產荒”從春節後就開始了,因為疫情的原因盡調也很少,再加上疫情反覆,有的項目自然會推遲,不能準時完成。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資產荒”下,優質項目的收益率也處於較低行情,普遍在7%-7.8%左右,較年初下降了0.5-1個百分點,收益率在8%的信託產品更是難覓。
“‘資產荒’之下,明年信託項目收益率可能還會走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了,投資者的收益就降了,地產項目期限會短一些,收益率相對高一些,但也普遍在7.5%左右,年初很多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能達到8.5%左右,如今已經下跌很多了。”一位信託行業銷售人員説道。
另一家信託公司銷售人員向記者直言,資產分為好資產和壞資產,信託公司肯定要選擇好資產來投資才能賺到收益。今年疫情影響下,為保障實體經濟,監管機構提高貨幣供應量,通過讓利實體經濟等一系列政策,促進信貸投放,原來需要信託方式進行融資的企業,如今能在銀行渠道借到利率成本更低的貸款,而不再需要信託做短期融資,自然而然信託項目就會減少。
為了預防無項目可售,已經有部分信託銷售人員開始進行項目儲備,一位信託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沒有備案好的項目,也沒有合適的融資方,不過現在有提前的儲備,新項目只能等明年再做了”。
“‘資產荒’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一位信託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帶有隱性剛性兑付“烙
印”的產品隨着資管新規的實施會更逐步退出市場,客户需要適應這個新常態。在廖鶴凱看來,本輪“資產荒”是在疫情衝擊、資管新規實施、疊加限制房地產業務和壓減非標融資業務多重共同因素影響下的結果,這種狀態預計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募集火爆具備較大偶然性
儘管部分信託項目出現收益率下跌情況,但從機構監測數據來看,上週(10月26日-11月01日)集合信託市場行情風向轉暖,募集規模大幅飈升。據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上週共有203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減少1.46%;募集資金311.48億元,環比大增67.39%。集合信託發行市場大幅回暖,發行規模超過500億元。
上週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集合信託資金規模暴漲,投向金融領域的產品規模保持領先。據統計,金融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138.09億元,環比增加49.87%;房地產類信託的募集規模31.88億元,環比減少25.13%;工商企業類信託募集資金119.85億元,環比增加19.14倍。
需要關注的是,上週募集火爆具備較大偶然性。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認為,上週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暴增,增長集中在金融類產品和工商企業類產品,但具備較大的偶然性。
“募集火爆的表現,原因還是市場處於轉換時期,新舊資產定價差異較大,預期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投資者投出意願強烈。實際預期收益率預計會在未來3個月小幅回升,資產供給也會逐步提升,募集火爆行情屆時也就會恢復到常態情況。隨着預期的改變和供求關係的平衡,秒殺的情況也會隨之減少。”廖鶴凱説道。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