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進博會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周睿(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江蘇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環節。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當前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應以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契機,讓國外客商體驗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並通過了解他們對營商環境的訴求進一步優化我國營商環境。

  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現營商環境的窗口。自2015年首次提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後,通過國家的頂層設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我國圍繞“放管服”紮實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積極進展。經過5年努力,我國營商環境明顯優化。據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位列第31位,較2015年的第84位提升了53個位次。從世界銀行評估營商環境的十項指標來看,中國在執行合同、獲得電力、開辦企業、登記財產、保護少數投資者等單項指標方面的排名都進入了全球前30位,其中,執行合同的排名位列全球第5位。

  進博會常常是國外參展商接觸中國營商環境的首站,國外參展商的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營商環境的水平。首屆進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到27萬平方米;第二屆進博會吸引了150多個國家的3000餘家企業參展,展廳面積達到了33萬平方米,且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數量增加;第三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過上屆,世界500強參展企業數量達往年規模。可見,國外客商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認可持續增強。

  進博會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應用場景。我國對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營造,是通過自我改革、自我優化來實現的。前期更多地依託對照國際慣例、借鑑國際經驗、積累自身經驗來實施優化,隨着工作不斷深入,需以改革試點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的路徑和舉措,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中國思路。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我國實施出口導向型戰略,進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服務出口,這就使得我國營商環境的優化偏向於出口環節,如何利用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來擴大進口成為未來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方向。進口博覽會作為擴大進口的重要平台,參展商在商品進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相關營商環境問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有效地推進營商環境優化。例如,在進口博覽會中,試點了“驗放分離”、進口新藥特藥的快速審批、展品轉保税貨物等20多項優化營商環境的便利化措施,經過試點後,這些措施可進一步在各大自貿區進行試點,形成可複製經驗向全國推廣。此外,進口博覽會還可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議》提供試點場景。我國自從2007年就啓動了《政府採購協議》談判,目前仍在推進過程中。當前,可以按照《政府採購協議》相關條款要求,利用進口博覽會進行試點,為後續談判提供支持。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將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新發展格局中,營商環境是暢通雙循環的催化劑和加速器。首先,優化營商環境能夠降低居民消費品或者服務的准入門檻,加快這些商品和服務進入我國市場,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要,我國相關企業通過和同類國外產品的競爭,能夠在競爭中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國內消費市場需要;其次,優化營商環境可以加快關鍵中間產品和重要儀器設備的進口,促進國內產業升級,提升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供應能力和競爭力,達到以進口促進出口、以出口拉動進口的目的;最後,優化營商環境可以增強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吸引海外投資者將產業鏈、供應鏈等繼續留在中國,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更好發揮進口博覽會在助力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營造中的作用,就要圍繞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總要求,一方面讓中國一流的營商環境通過參展客商傳遍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加強進口博覽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協同聯動,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的體制機制優勢,努力改善營商環境。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02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3 字。

轉載請註明: 辦好進博會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