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紫建電子:產能未釋放又擬募資大擴產 增資時間間隔1月估值相差1倍

財聯社(成都,記者 蘇啓桃)訊,最近兩年,隨着TWS耳機等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銷量暴增,產業鏈上公司逐漸來到台前,8月10日上會的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即是其中之一。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受益於行業快速發展,主營小型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紫建電子業績快速增長。但在高增長背後,多問題值得關注,包括2018年公司兩次增資時間相差1月,定價卻懸殊1倍;在新增產能利用不足的背景下,公司又擬募資大幅擴產等。

增資時間相差1月價格懸殊1倍

公開資料顯示,紫建電子成立於2011年,在過往十年中,歷史沿革十分豐富。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在2018年的幾次增資和股權轉讓中,時間接近,卻價格懸殊。

2018年7月,紫建有限(紫建電子前身)股東朱傳欽將其持有1%的股權(22.47萬元出資額)以36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夏周煜,價格為16.24元/註冊資本。

同年8月,紫建有限第三次增資,新增的註冊資本67.05萬元由領慧投資和匯力銘以貨幣資金出資(分別出資1000萬元和74.15萬元),增資定價為16.02元/註冊資本。公司在回覆交易所的問詢函中稱,該次定增商定的公司投前估值為3.6億元,定價公允。

又過了一個月,紫建有限第四次增資,新增的註冊資本185.14萬元由無錫雲暉、上海琳喆以及貴州瑞富以貨幣資金出資,分別出資5000萬元、500萬元和500萬元,增資定價為32.41元/註冊資本。公司在回覆交易所的問詢函中稱,該次定增商定的公司投前估值為7.5億元,定價公允。

2018年12月,紫電有限第五次增資,新增的註冊資本 35.79萬元由富翔盛瑞和富翔興悦以貨幣資金出資(分別出資360萬元和240萬元),本次增資的定價為16.76元/註冊資本。

很明顯,時間接近,2018年的4次股權轉讓及增資價格卻十分懸殊,前後相差1倍。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夏周煜、領慧投資、匯力銘、無錫雲暉、上海琳喆以及貴州瑞富等外部投資者均出於看好公司發展前景而投資公司,富翔盛瑞和富翔興悦則為公司員工持股平台,但並未解釋為何時間相差一個月,公司估值就增加了一倍。

擬募資再擴70%產能

紫建電子生產的鋰電池產品主要應用於藍牙耳機、可穿戴設備、智能音箱等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2017年,公司營收僅1.43億元,淨利潤1380.01萬元。

隨着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的快速釋放,紫建電子業績也快速發展。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36億元、4.21億元、6.39億元,淨利潤4032.07萬元、6376.54萬元、11776.27萬元。

但增長後的體量與同行相較,仍是小巫見大巫。數據顯示,2020年,億緯鋰能(300014.SZ)、鵬輝能源(300438.SZ)、國光電器(002045.SZ)、欣旺達(300207.SZ)、贛鋒鋰業(002460.SZ)的營收分別為81.62億元、36.42億元、42.54億元、296.92億元和55.24億元。

享受到行業發展紅利後,紫建電子持續擴產,2018年底新設立萬州工廠(重慶維都利),並在2019年進行了大幅擴大產能。2018年,公司電池產能為4319.31萬隻,2019年產能幾乎翻倍,達到8254.88萬隻。到2020年,進一步增加至12536.38萬隻。

具體而言,除了圓柱電池產能在下降(從2018年的1644.23萬隻降至2020年的1374.54萬隻)外,其餘產品產能均逐年遞增。2018年、2019年、2020年,方形電池的產能分別為2176.69萬隻、4574.25萬隻、7102.91萬隻,扣式電池產能為493.18萬隻、2288.69萬隻、3867.53萬隻,針型電池的產能為5.22萬隻、69.60萬隻和191.39萬隻。

但快速的擴產下,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18年-2020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4.75%、73.36%、79.74%,尤其針型電池分別僅5.27%、43.45%、31.22%。

IPO觀察|紫建電子:產能未釋放又擬募資大擴產 增資時間間隔1月估值相差1倍
(紫建電子產能利用情況,招股書截圖)

就在新增產能還未釋放的背景下,此次IPO公司又擬投資3.18億元建設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該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各型電池產品8586萬隻,也即在2020年產能基礎上再增近70%的產能。

公司表示,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快速增長帶來的廣闊的市場空間將為公司的新增產能提供消化空間。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的行業分析人士也表示看好該領域發展,認為未來幾年消費類鋰電池市場需求量巨大。GGII數據顯示,我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將由2018年的31.4GWh提升至2023年的51.5GWh,增長率為64%。

人均產值僅為同行1/4

紫建電子產能不斷提升,人均產值卻在行業內墊底。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人均產值分別為18.28萬元/人、17.07萬元/人、17.34萬元/人,而同行業可比公司人均產值平均值分別為80.36萬元/人、86.56萬元/人、83.63萬元/人。其中,國光電器、欣旺達、贛鋒鋰業人均產值最高,均在100萬元以上。即便是人均產值較低的新三板公司豐江電池(837375.NQ),近三年的人均產值也有28.59萬元/人、30.05萬元/人和17.03萬元/人。

對此,公司解釋稱,“發行人產品為小型鋰電池,用料少而工序不少,導致單位人工對應的單位收入少;另外就是發行人的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具有定製化特點,因而難以實現大規模自動化,規模效應不突出。”

上述行業分析人士則告訴記者,定製化生產是消費類鋰電池行業獨特的經營模式之一,因為電子產品為吸引客户持續購買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不同型號和種類的產品對鋰電池的要求也會有差異。但是若客户訂單量大,標準化、智能化程度也會很高,只是前期生產線建設等各項投入巨大,對企業資金需求量大。

值得一提的是,紫建電子研發人員學歷還偏低。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0年,其研發人員從138人增加至240人再到362人,但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一直僅佔1/4,且佔比還在下降。

IPO觀察|紫建電子:產能未釋放又擬募資大擴產 增資時間間隔1月估值相差1倍
(紫建電子研發人員學歷結構,招股書截圖)

學歷偏低,研發人員薪酬也不及同行。2018年-2020年,公司研發人員人均薪酬為6.36萬元、8.22萬元、8.95萬元,而同行業均值為8.22萬元、10.05萬元和11.49萬元。

公司表示,隨着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及盈利能力的增強,研發人員工資水平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差距不斷縮小,符合創業型企業特點。財聯社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公司,但截止發稿,仍未獲回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49 字。

轉載請註明: IPO觀察|紫建電子:產能未釋放又擬募資大擴產 增資時間間隔1月估值相差1倍 - 楠木軒